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观察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个信息:
1. "歌力思增持IRO股份的具体意义:"
"战略意图明确:" 这表明歌力思(Geili)对法国奢侈品牌IRO(艾洛依)有明确的长期战略布局。增持股份通常意味着更深入的控制权、话语权,以及对IRO未来发展的信心。
"协同效应潜力:" 歌力思和IRO可能在品牌定位、目标客群、渠道策略等方面存在协同空间。歌力思可能希望通过引入IRO,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
"风险与控制:" 增持股份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合作风险,确保双方的战略协同能够有效落地,避免潜在的冲突。
2. "“中国品牌的收购征途进入下半程”的解读:"
"上半程特征:" 可能更侧重于“走出去”,即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设立店铺、进行品牌推广,或者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初步进入国际市场。目标是建立品牌认知度和初步的市场份额。
"下半程特征:" “下半程”可能意味着:
"深化整合:" 不再满足于浅层合作,而是通过收购等方式实现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技术引进、渠道共享和管理经验融合。
"战略性并购:" 收购
相关内容:
记者丨楼婍沁
近几年,中国服装企业收购海外时尚品牌的新闻不断。而歌力思绝对是其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主角之一。这两天,歌力思再次成为焦点。
7月8日晚,歌力思发布公告,称其将以2.42亿元的价格收购复星系投资公司——深圳前海上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上林”)35%的股权。收购前,歌力思持有前海上林65%股权。该笔交易完成后,前海上林将成为歌力思的全资子公司。
前海上林为境内股权投资平台,其旗下目前拥有法国轻奢品牌IRO全资控股母公司ADON WORLD 57%的股权。此次随着歌力思持有前海上林股份额度的提升,歌力思对于IRO的控股比例间接地得到提高。

歌力思方面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选择此时增持IRO股份与其突出的业绩表现有关。
“IRO目前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迅猛,海外发展也持续向好,通过收购前海上林增持IRO股权有助于扩大IRO发展带来的红利。”
2018年,IRO运营主体公司IROSAS实现全球营业收入5.75亿元,营业利润9234.40万元。2019年一季度,歌力思首次披露IRO中国区业务情况。一季度,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680.81万元,同比大涨270.74%。目前,IRO已在中国大陆开设18家店铺。
在前述采访中,歌力思方面还提到,随着持有IRO的份额加大,“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IRO在全球的布局”。根据相关公开媒体资料的说法,歌力思将借由这次的契机,加速IRO在中大陆市场的发展。

IRO由法国设计师Laurent与Arik Bitton兄弟于2005年创立,定位轻奢,风格复古、休闲,夹克、牛仔等元素运用广泛,在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巴黎春天百货,精品百货Le Bon Marche,英国百货Harrods、Selfridges、美国纽约高档报货Barney’s New York等地均开有专卖店。
它于2016年6月被歌力思以控股前海上林的形式间接收购,并在2017年4月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店。在此之前,该品牌以通过与本地集团合作的形式,在美国及韩国市场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对于歌力思来说,除了IRO,在过去几年,它已先后收购了Laurèl 、ED HARDY、百秋电商、VIVIENNE TAM、JEAN PAUL KNOTT等品牌。如何经营好这些品牌是其面对的最实际和直接的挑战,也是其成为多元化国际时尚品牌集团的必经考验。
歌力思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蓝地曾向界面时尚介绍了歌力思集团的投资思路,表示集团会选择创始团队值得信赖且有独立经营能力,在特定领域有特殊性并有潜力做到头部位置,以及与已有品牌存在协同性的标的。这样的投资思路所对应的投后运营理念是最大程度地将日常经营权留给品牌自己的运营团队。

而以IRO的例子看,目前歌力思选择进一步增持该品牌股份,加大集团对其的控制权显然是有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打算。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日,山东如意集团也宣布了增持Sandro、Maje母公司SMCP股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