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全球美妆公司收入排名,雅诗兰黛集团(Estée Lauder Companies)掉到了第四位,而榜单榜首在半年内收入超过了1800亿元人民币。榜单前列的美妆公司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其中法国欧莱雅集团(L'Oréal)连续多年稳居榜首,其半年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803.9亿元人民币。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美妆巨头国际美妆集团(INTO Group),半年收入为1592.3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二。第三名则是荷兰的阿玛尼集团(Armani Group),半年收入为1295.5亿元人民币。这份数据不仅反映了全球美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揭示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相关内容:
“雅诗兰黛居然掉出前三?”——刷到这条消息的人,第一反应大多是:真的假的?毕竟专柜里那瓶小棕瓶还在涨价,怎么财报就突然亏钱了?
数字摆在这儿:半年少卖了十几亿美元,护肤、彩妆、护发全线往下掉,只有香水勉强打了个平手。更扎心的是,中国市场也跟着一起缩,连第四季度都没刹住车。以前柜姐那句“再不买就断货”突然变得没底气。

欧莱雅那边却稳得像个老干部。半年干到1800亿人民币,光利润就进账三百多亿。秘诀?把中国市场当VIP包厢,32个品牌轮番上新,连MiuMiu的彩妆都搬来了。Z世代、熟龄肌、男士护肤,一个都不放过。北亚区虽然第一季度掉了1.1%,但第二季度立马回正3%,像极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却真抱对了重点的学霸。

最惊喜的是西班牙来的PUIG。名字听着陌生,钱包却很诚实:半年进账192亿人民币,香水卖得比衣服还快。亚太区直接涨16.5%,中国贡献最大。小众香、设计师联名、快闪店,一套组合拳打得年轻人心甘情愿排队买单。

看完只想说一句:美妆江湖早就不是“谁贵谁赢”。以前是拼广告,现在是拼谁更懂细分人群。欧莱雅把男士精华摆到电竞馆门口,PUIG把香水装进艺术展,雅诗兰黛还在专柜讲“修护DNA”,年轻人已经刷着小红书找“油皮亲妈”。

所以别急着骂雅诗兰黛“不行了”。人家把中国区单独拎出来当一级战区,海蓝之谜出了油皮版,新品牌“研度公式”直接塞进丝芙兰最显眼的位置。动作慢半拍是真,但家底厚也是真。2026财年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些新招能不能把年轻人重新拉回柜台。
说到底,美妆这行没有永远的C位。今天掉下去的,明天可能靠一瓶“油皮亲妈”杀回来;今天风光的,明天也可能被更懂Z世代的小众品牌掀翻。唯一不变的,是消费者永远用脚投票——谁更懂我,谁就能留在化妆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