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与服装双业联动,许村重塑区域品牌新颜

“家纺 服装”双业联动,许村塑区域品牌新貌
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许村镇以其深厚的家纺和服装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家纺服装”双业联动的发展模式,成功塑造了区域品牌新貌,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许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双业联动,协同发展"
许村深知家纺和服装产业在产业链上的紧密联系,因此,他们积极推动两大产业的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措施包括:
"产业链整合:" 通过建立家纺服装产业园区,将家纺和服装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资源共享:" 鼓励家纺和服装企业共享设计、研发、营销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家纺企业可以借助服装企业的设计力量,开发更具时尚感的家纺产品;服装企业可以利用家纺企业的面料优势,提升服装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品牌共建:" 推动家纺和服装企业联合打造区域品牌,提升许村家纺服装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通过举办联合展会、共同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等方式,扩大许村家纺服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创新驱动

相关内容:

在长三角的纺织版图上,浙江海宁许村镇的名字始终与“提花”紧密相连。作为全球最大的提花家纺面料展销基地,这里以沙发布、窗帘布闻名世界,更凭借“南服装、北家纺”的清晰格局,在千年织造技艺与现代产业思维的碰撞中,走出了一条“家纺+服装”双向融合的特色之路。从原纱创新到非遗活化,从功能升级到文化赋能,许村的纺织企业正用实践诠释着“好面料,许村造”的深层密码。


匠心织就多元可能


在许村,面料不仅是产品,更是产业实力的“通行证”。本土企业凭借科技与匠心,让“许村造”成为优质的代名词。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经理魏波道出了企业的突围路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功能性需求,我们从原纱端发力,同步提升产品功能性与环保性。”如今,企业的汽车内饰面料、运动休闲面料等产品,已成为跨领域应用的典范。


海宁市趣凡纺织有限公司则将目光投向了材质与设计的平衡。“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消费者打造更多兼具功能与环保的优质产品。”公司创意总监陈琳波介绍,公司的沙发布、软装面料大量采用天然纤维、粘胶等环保材料,同时融入意式极简设计,抗皱、耐磨、防水的实用特性让产品在市场中颇具竞争力。



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是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破题关键。“展品多采用桑蚕丝与金银丝交织,以丰富纹理和色彩提升面料时尚表现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冯丹透露,企业以云锦工艺为基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法结合,围绕中国传统纹样创作的墙布、屏风等特色面料,正成为国潮面料的新代表。


浙江欧丝迪纺织有限公司则深谙市场细分之道。“会根据区域需求差异针对性开发,如欧洲偏好植物花型,美国更青睐米色、灰色调。”业务经理周忠强表示,公司以涤纶、涤棉材质为核心,通过提花工艺织就的立体花型家纺产品,在国际市场收获了持续关注。


设计勾勒时尚新篇



家纺的底蕴为服装产业埋下伏笔,许村的服装品牌则在传承与创新中,诠释着“锦绣许村”的时尚内涵。


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中纺・璨锦”丝绸品牌,用新的设计理念唤醒了传统织锦的生命力。“以文化与设计改造传统产业,传承创新织锦非遗技艺,才能夯实中国织锦产业化与品牌根基。”品牌负责人的话语中,透着对非遗产业化的执着。


“一直”品牌的展厅里,真皮与非遗工艺结合的服饰让人驻足。品牌创始人坦言:“我们想‘用平常的方式,延续中国的美’。比如这件皮衣,边缘处用了苏绣针法,既保留真皮的质感,又添了几分雅致,这就是民族文化的现代表达。”


海宁邑铭歌服饰有限公司的实践同样亮眼。旗下“时尚伊然”女装以高档真丝面料打造轻奢风格,新品牌“雅色”则深挖非遗香云纱的潜力,让古典面料与现代设计碰撞出中国女性的典雅之美。“真丝的温润、香云纱的古韵,都是刻在面料里的东方基因。”公司设计师说。


敦奴品牌的展厅内,真丝、羊绒与非遗手工面料制成的成衣透着高级感。品牌总监魏文波感慨:“我们做了30年,始终想让中国女性穿出高级优雅。这些面料都是许村本地或周边的优质产品,既能保证品质,也算是为家乡产业出份力。”


朗安时装的负责人则更看重产业链的协同:“我们做了30年女装贴牌,从设计到生产全链条服务。这次展出的成衣,用的就是许村本地的优质面料,搭配现代裁剪工艺,既吸引了不少品牌客户,也想和更多面料供应商深度合作,一起把‘海宁时尚’推出去。”



此外,安正时尚集团以多品牌矩阵覆盖全品类,郁香菲以“知性美学”诠释质感时尚,谷邦融合法式新古典主义展现都市优雅,尚谷传棋深耕原创设计服务高端市场,上格时装的“IN SEE”“22 OCTOBRE”品牌精准覆盖多样生活场景……这些品牌共同构成许村服装产业的多元生态,让“海宁设计”“海宁时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抱团塑造区域品牌


许村纺织产业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生态构建。当家纺企业与服装企业打破边界、深度联动,形成的不仅是产业链的闭环,更是品牌价值的乘数效应。



对企业而言,这种联动是资源的高效整合:面料企业能直接对接服装品牌的设计需求,让创新面料快速转化为终端产品;服装企业则能依托本地优质面料,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形成“面料-设计-生产”的高效链路。


陈琳波对此深有感触:“区域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不仅能带来更广泛客户群体,其核心方向还与我们的品牌发展理念契合,为品牌化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朗安时装相关负责人郑重则看重合作的广度:“对接更多时尚品牌及轻奢电商平台,推动产品联合开发,才能让海宁时尚走向更广阔市场。”


魏波更是直言“抱团”的价值:“‘许村甄选’把优质企业聚到一起,大家交流趋势、共享资源,从‘各做各的’到‘联合推广’,这种合力能真正赋能企业。毕竟,‘好面料,许村造’这张名片,得靠大家一起擦亮。”


如今,“好面料,许村造”的口碑已在全球市场悄然扎根,而家纺与服装的双业融合,更让这张金名片增添了时尚底色。未来,随着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许村将不仅是优质面料的供应地,更会成为时尚创意的策源地。


撰文 / 本报记者 马瑞

编辑 / 马瑞 审核 / 王继征 终审 / 王冰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