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描述了一种新的投资或投机现象,特别是针对90后群体。具体来说,这种现象包括两个方面:
1. "炒盲盒 (Chǎo máng hé):" 指的是对盲盒进行买卖投机。盲盒是一种随机抽取的小玩具或商品,因其不确定性和收藏价值,吸引了部分人将其作为一种投资或投机的对象,而非单纯的消费。这种行为类似于二级市场的炒作。
2. "炒熊 (Chǎo xióng):" 这里的“熊”可能指的是“比特币熊”(Bitcoin bear market)或其他加密货币市场中的“熊市”概念,也可能被引申为与“比特币”(Bitcoin)发音相近的“币”。因此,“炒熊”可以理解为参与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市场的投机活动,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熊市)时试图低买高卖获利。
3. "一只能卖30万 (Yī zhī néng mài 30 wàn):" 这句话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某种资产(无论是被炒作的熊(比特币?)还是其他高价值物品)的价格被炒得很高,或者指某种昂贵的物品(如宠物、艺术品等,这里可能用词不当或指代不明)的价格。
4. "收割90后 (Shōu gē 90 hòu):" 指的是这些投机行为主要目标群体是90后,并且可能让这部分
相关内容:
炒鞋?炒盲盒?这些已经out了。90后又有了新玩法——“炒熊”。
近日,“90后炒熊一只最多赚数万元”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热衷于炒盲盒的90后又开辟了新领域,开始“炒熊”,一只限量版的“熊”甚至可以卖到30万元。

来源:微博
“炒熊”盛行
在90后中备受追捧的“熊”是由日本玩具公司MEDICOM TOY于2001年8月推出的一款玩具,叫作“Bearbrick”,大家喜欢叫它“积木熊”或者“暴力熊”。
积木熊一共有6个尺寸,仅在日本限量发售,中国的总代理在香港。MEDICOM TOY经常与全球不同领域的品牌推出不同款式的积木熊产品,有不少明星也是积木熊的粉丝。

来源:微博
积木熊玩家小怪兽告诉记者,正常一只1000%尺寸的积木熊的售价在4000元-5000元左右,但是限量版的价格可以达到数十万元。“我经手过一只30万的‘熊’,是全球唯一一只‘熊’。”
以2021年新推出的梵高博物馆联名的积木熊为例,一只1000%规格的积木熊在日本官网上的发售价格为48000日元,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但是国内的价格炒到近万元。

来源:微博
网友刘小姐就是从事积木熊交易生意的,她告诉记者,在梵高款积木熊刚出来时,她从日本积木熊商贩手中买了一批。“一般在离到货还有1-2个月的时候,开始在市场上预售,预售价格一般会涨两三千元左右,先卖一部分。到货后看看行情,再接着售卖,要是比较火,可以把价格再涨高点。”
小怪兽说:“如果没有人买的话,价格再高也是空的。这是大家赋予它的价值。3月21日在某交易平台App就有一个拍卖,是Anne Valerie Dupond艺术家款,保留价格是50万元,意味着低于50万是不卖的,而且这个保留价格按平台要求是要低于市场价格的80%。”

即将被拍卖的积木熊 图片由小怪兽提供
小怪兽表示,事实上“熊圈”一直比较火,但是他也反对“炒熊”的做法。“本来积木熊更多是社交意义,现在变成了‘炒’,变了味”。
小心被“割韭菜”
小怪兽表示,“炒熊”是有一定门槛的。“只有原价4000元以上的预订款‘熊’,才会被炒。”
“炒熊”的突然火爆,刘小姐认为和物流有关。“因为疫情,日本的物流已经停了,所以玩家想买到‘熊’,只能从有渠道的人手中购买,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另外,现在很多人买‘熊’,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觉得它贵、难买,所以一些非收藏玩家也开始加入买‘熊’行列,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因为“炒熊”的风靡,积木熊的价格也出现了虚高的情况。某网络平台显示,一只积木熊的价格已经从数千元涨到近四万元不等。
“如果有人跟你说,买了之后绝对涨价,那肯定是‘割韭菜’的。这个价格说不准的,有涨有跌,这样跟你说的人也是为了出掉自己手上的货”,刘小姐说。
长沙的蒋先生是一个90后,他曾经在长沙附近开了一家积木熊店,但是该店现在已经关门歇业了。蒋先生介绍,“其实这个积木熊的受众面很小,能接受高昂价格的人也不多。虽然那些稀有款价格比较高,但是稀有款收过来就很难了。而且销售渠道很有限,我之前收过来的积木熊在各个平台上发了信息,但是来问的很少,来买的就更少了,最后基本上砸手里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叶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