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ESG风险观察中市场乱象的文章草稿,重点讨论了山寨、贴牌和药品残留超标等问题:
---
"ESG风险观察:山寨、贴牌、药残超标……市场乱象频生敲响ESG警钟"
近年来,随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的深入人心,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关注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然而,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一些行业内部潜藏的乱象正通过具体的市场行为暴露出来,构成不容忽视的ESG风险。近期,药品、消费品等领域频发的“山寨”侵权、贴牌生产(代工)不规范以及药品残留超标等问题,正是这些风险的集中体现。
"一、 “山寨”侵权:知识产权的践踏与品牌价值的侵蚀"
“山寨”产品,无论是仿冒名牌还是抄袭创新设计,不仅是对知识产权的公然侵犯,更是对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破坏。
"ESG视角下的风险:"
"环境(E):" “山寨”产品往往为了追求极致低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采用落后工艺,能耗水耗较高,甚至使用不环保的材料,加剧环境污染。
"社会(S):" 消费者购买“山寨”产品,不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更面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同时,“山寨”行为挤压了原创企业的生存空间,损害了创新者的权益,
相关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牟静萍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7月14日-7月20日,本周有1529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992家,信息量增加的有1146家。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涉及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市场秩序、合规经营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近期,消费市场上几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暴露出山寨产品侵权、老牌药企贴牌直播乱象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多方面问题。
“东方爽茶” 山寨 “东方树叶”风波
据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在社交平台有消费者吐槽,本欲购买农夫山泉(09633.HK)旗下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收到的却是 “东方爽茶”。此“东方爽茶”包装外观与东方树叶高度相似,配料表显示其使用8种添加剂,且未采用茶叶萃取工艺。
农夫山泉全国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东方爽茶”并非公司产品,因其包装与东方树叶构成实质近似,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属于侵权行为,公司相关部门已介入处理。7月14日,农夫山泉表示,关注到山东菏泽市优佳食品厂生产的 “东方元甄”“东方爽” 等产品,外观包装与 “东方树叶” 高度相似,上述产品主要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销售,已对消费者造成混淆和困扰,严重损害 “东方树叶” 品质声誉。
据企查查APP显示,“东方爽茶”生产商菏泽市优佳食品厂成立于2010年12月,此前就因涉及商标侵权等问题,被光明乳业(600597.SH)、达利食品(03799.HK)等多家企业起诉。
据新京报报道,2024 年初,农夫山泉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起举报,并运用诉讼等司法手段维权。2025 年,山东及河南法院针对“东方元甄”和“东芳纯”两款产品作出判决,认定被诉产品与“东方树叶”在包装装潢上构成实质近似混淆,属违法侵权。
今年7月,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包括“东方元甄”“东芳纯”“东方爽”“东方甄选”“东方茶尚”等5款产品的生产经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生产厂家作出相应处罚。同时,农夫山泉也对抖音平台上出现的违法店铺向平台官方发起举报投诉。

截图源自界面新闻
据界面新闻报道,优佳食品厂近期因“涉嫌实施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包装装潢近似的标识的混淆行为”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18万。
修正葵花等老牌药企贴牌直播乱象丛生
据央广网报道,电商平台上一系列挂着 “修正”“葵花” 等老牌药企品牌名称的直播间,售卖产品五花八门,从美白淡斑精华、修护贴、凝胶到维生素、无蔗糖蛋白粉等。许多主播称直播间售卖产品有药监局备案、医疗器械注册证、检验报告,部分主播还称直播间是 “官方店”。

截图源自央广网
山东周智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少雷在采访中表示,贴牌业务是通过药品发行人将商标授权给生产方使用或者药品发行人委托生产方生产等方式,双方之间构成委托合同关系或者承揽合同关系,这一业务模式并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药企贴牌并非新鲜事,但直播带货将这一模式弊端放大。部分直播间所售产品虽冠以药企名号,实则由第三方生产,存在 “一证多套”、虚假宣传等问题。例如,某些产品宣称特殊功效却无备案,主播利用消费者对药企的信任夸大宣传,将普通食品渲染成 “治病神器”,涉嫌违规。此类乱象不仅透支消费者信任,也将药企推向违法边缘,一旦贴牌产品因质量问题被投诉,品牌方难辞其咎。
小学采购鸡蛋兽药残留超标
据云南易门县人民政府网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经云南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初检及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复检,易门县龙泉街道方屯小学食堂购进经营的鲜鸡蛋,检验项目根据 GB 31650.1 - 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 41 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该批兽药多西环素残留超标的鲜鸡蛋货值金额 44.40 元,获取违法所得 44.42 元。易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没收违法所得 44.42 元。

截图源自观察网
行政处罚决定文书显示,龙泉街道中心小学于 2025年3月31日购入3.87公斤共 60 个 “鲜鸡蛋”,购进价为0.74元/个。4月8日,该局执法人员抽样3.87公斤,当事人无库存。
这几起事件反映出消费市场在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及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山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正规企业利益;药企贴牌直播乱象影响行业信誉;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关乎师生健康。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强化自律,消费者也应提高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