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直销”这个词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暗示着跳过中间环节,可以直接从生产者那里购买,从而获得更低的价格,也就是所谓的“出厂价”或“地板价”。然而,这种看似实惠的模式是否靠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方面:
"可能靠谱的情况(真的能省钱):"
1. "品牌授权的官方直销渠道:"
"线上商城/官网:" 很多品牌会开设自己的官方线上商城或直销网站,直接销售产品。这种方式确实省去了零售商的利润,价格通常有竞争力。
"品牌专卖店/折扣店:" 有些品牌会设立专门的折扣店或奥特莱斯,销售过季、库存或专门为直销渠道生产的款式,价格也相对优惠。
"工厂内设的游客商店:" 在一些旅游景点附近的工厂,可能会设有商店直接向游客销售产品,有时价格会很有吸引力。
这些官方渠道 通常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它们是品牌方直接运营或授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
"可能不太靠谱或存在陷阱的情况:"
1. "非官方的“工厂店”:"
"地摊、小商品市场、临时摊位:" 很多打着“工厂直销”旗号的摊位或小商店,其实只是普通零售商或经销商,他们从工厂进货,再转售赚取差价。他们
相关内容:
“用手机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家带货的直播间,说是厂家直销电动自行车,价格特别实惠。”市民张先生日前向记者反映,他最近恰好打算买辆电动车,看到厂家直销,而且还赠送很多礼品,觉得挺划算。但是下单前,张先生到其他电商平台查询发现,同款电动车的价格并不比“工厂直销”的直播间贵,而且直播间里各种“亏本赠送”的车筐、车锁等,也同样都赠送。张先生说,看来直播间里所谓的“工厂直销”只是一个噱头,并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市民吴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她前些天也刷到一家“工厂直销”的直播间,里面售卖的服装全都是“工厂价”,主播说厂家是给知名品牌代工的,这次是库存积压集中处理,所以价格绝对合适。“有一件长款羽绒服,才卖一百多块钱,我没多想就下单了。”吴女士告诉记者说,几天后收到货才发现,羽绒服的做工很粗糙,填充的羽绒也远没有直播间里宣传的那样“蓬松”“柔软”,反而有些异味。“这么差的质量,明显不可能是知名品牌的代工厂生产的。”吴女士说,“这样的工厂直销,毫无可取之处,太不靠谱。”
“主播直接在工厂库房里开直播带货,看上去确实是工厂直销的样子。”消费者宋先生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关注了几款潮牌运动鞋,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一直没有下单。这次刷到了“工厂直销”的直播间,感觉运气还不错。“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领取了直播间的好几种福利券。”宋先生说,最后下单的话,只要200多元就能买到“原价”千元左右的新款运动鞋。这个大幅的差价让宋先生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他通过购物中心专卖店、换季折扣店、电商旗舰店等渠道多方咨询,均被告知正品的话不太可能有这么低的价格,而且品牌正品也没有“工厂直销”这样的销售模式。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确实有个别商家抓住消费者对“工厂直销”这个概念的普遍认同,利用直播间里搭建的一些场景,通过提前设计好的话术和套路,博取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兜售一些低价的,甚至是仿冒伪劣的商品。事实上,工厂直销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销售模式,也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更高性价比的需求。但要把“工厂直销”这件好事办好,确实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
来源: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