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很有道理,南极人(Chilly brand)的成功,确实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心智和用户粘性,这比单纯的贴牌授权更为深层和持久。这种“躺赢”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和市场的深刻洞察上。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南极人是如何做到“品牌深入人心,粘性强”的:
1. "精准定位与国民认知:"
"抓住了“家”的概念:" 南极人很早就将品牌与“家”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在保暖服饰领域。它成为了许多中国家庭冬季御寒的“基础”选择,这种基础性需求使得品牌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性价比的象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极人被视为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它用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了满足基本需求的品质,满足了大众消费者,尤其是普通家庭和工薪阶层的需求。这种“够用”、“实惠”的形象深入人心。
2. "成功的营销策略:"
"“北极熊”吉祥物:" 可爱、憨厚的北极熊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品牌的视觉符号,易于记忆和传播,尤其对儿童有吸引力。
"重复性广告轰炸:" 长期以来,南极人的广告在电视、广播、甚至网络上频繁出现,尤其是经典的广告语“南极人,冷不冷?不冷不冷,穿上它就不冷!”,
相关内容:
说起南极人这个牌子,全中国的老百姓,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深入人心的程度堪比茅台,是中国三大国民品牌之一。
南极人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知名度,得益于其创始人张玉祥对自身品牌的定位,坚持走国民路线,它签约的代言人都是国民代表。
1)"国民偶像"刘德华

南极人形象大使一刘德华
2)"国民媳妇"海清、"国民老公"黄海波。

就连南极人的广告,也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你说这样的广告能不深入国民内心吗?
南极人广告语:
1、穿南极人,不怕冷。
2、想家了,愿有人陪,不孤独。
3、厂家直销,保证正品,放心购买。
4、感情深,南极人。
南极人的发展历程
1997年张玉祥首创"保暖内衣"概念,开创中国保暖内衣新时代,仅用4个月,销售收入1亿。
1998年创办南极人品牌。

2001年南极人进军都市羽绒服,因为其款式设计的时尚性,获得了行业第二的排名。
2004年,累计销售收入达10亿,同年,南极人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315标志认证、国家免检认证、中国质量万里行保障单位等多项荣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关闭工厂,开启“品牌授权”之路,躺赢至今。
2015年借壳新民科技上市,而后更名南极电商。

南极人品牌授权之路与电商之路
南极人当时“卖吊牌”生意发展方向与当时国内电商平台的崛起有很大关系。
因为电商不用承担厂房、设备、仓库和存货,且电商平台带来的流量红利加上南极人品牌的高“溢价”形成的马太效应,让其发展一路向好。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南极人也未能幸免,面临着业绩下滑、订单减少,产品体系单一等诸多问题。
这时,创始人张玉祥做出一个关乎公司生死的大胆决定:砍掉工厂生产端,也舍弃了销售端的自营环节,开启品牌授权之路。
2015年借壳上市后,更名南极电商、市值一路突破,最高达到580亿元,成为毛利率堪比贵州茅台的明星股。
2020年7月10日,南极电商股价盘中创出历史新高24.16元,之后就一路向下,连跌两年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南极电商股价月k线
从2016年到2020年,南极人的营收增长了八倍。它的品牌授权和相关服务增长了三倍,一年十几亿的软饭躺着吃。
2016年至2020年,是电商平台发展快速积累和变现的黄金时期。
南极电商股价跌跌不休的原因
1、近两年来电商运营也就变得很难了。增速放缓,行业的竞争加剧。电商平台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运营成本增大,产品利润变低。
2、业界认为:公司运营的"授权经营″模式竞争壁垒不强,其模式无法持续,商标价值会随着授权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3、因授权的生产商太多,分身无术,品控不严、产品质量不过关,被消费者投诉、被监管部门查处成了家常便饭。
4、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南极人由盛转衰,也是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
5、市场上的资本嗅觉灵敏,看明白了行业的规律和南极电商股价的过渡透支,可以说,用两年多的时间下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回归,没有大资金介入的话股价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陷入困境的南极人路在何方?
南极人吃了十几年软饭,全靠它的品牌价值,主打的国民路线,让它每年有超过1亿单的成交量。

这样庞大的流量,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而且具有强大的沾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其多年的国民形象广告和电商结合引起的马太效应。
这样的品牌价值并不会随着股价的价值回归而减弱太多。
只有把供应商整合好,把产品出厂价定好、产品质量把关好,获取整个链条的合理利润,通过薄利多销和总资产周转率,才可以提升公司效益。
当然,还要做一个类似小米的生态供应链,把好货不贵的理念贯彻入人心,这才是目前陷入困境的南极电商的最终出路。
写在最后:
期待国民品牌南极人早日实现"万物皆可南极人"的目标,成为国人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