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可以推断出以下内容要点和可能的新闻核心:
"核心事件:"
一位上汽高管(可能是上汽集团或其下属公司,如上汽乘用车的高管)在欧盟对华汽车加征关税(即“关税大棒”)之后,首次公开或内部透露了MG品牌未来的发展规划。
"背景:"
"欧盟关税:" 欧盟自2023年初起,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部分汽车零部件加征了10%的关税,这是在原有反补贴税基础上的“额外”关税。
"影响:" 这项关税显著增加了MG等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运营成本,对销量和盈利能力造成了直接冲击。
"高管透露的可能规划方向(基于普遍预期):"
1. "市场策略调整:"
"短期应对:" 可能包括优化定价策略、调整产品组合(例如,推广不受关税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车型)、加强成本控制等。
"长期布局:" 可能涉及加速产品本地化生产(例如,在欧盟内部国家如匈牙利建立或扩大MG工厂),以规避关税壁垒。这是许多中国车企应对欧盟关税的核心策略之一。
"市场重点:" 可能更侧重于尚未被关税严重影响或增长潜力大的细分市场或国家。
2. "产品规划:"
"推出新品:" 可能计划推出更多符合欧洲市场需求、
相关内容:
近日,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应对高额关税带来的影响,上汽MG电动车在欧洲的价格体系可能做一些调整,即不得不加价销售,这可能会影响MG电动车在欧洲的销量,但不会影响出口总量,因为MG出口的汽车还包括汽油以及混动车型。MG对今年和明年出口量增长的预期是不会出现同比负增长。
2023年,上汽集团在英、法、德等欧洲十三国的出口量约为24.28万辆,排在国内车企对欧出口量排行榜第一。根据欧盟10月4日投票通过的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上汽集团被加征的关税最高,高达35.3%,受到的相关不利影响也最大。吉利和比亚迪被加征的关税分别为18.8%和17%;特斯拉受到的影响最低,被加征7.8%。
“除了关税影响汽车出口,非关税壁垒对于企业出口而言则更难应对。”俞经民表示,虽然出海面临重重困难,但自主品牌走向全球市场也是必经之道,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最多占1/4,全球还有3/4的市场,很多全球品牌,在国内越来越艰难,但在海外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记者了解到,在欧盟加征关税后,上汽MG并没有放弃欧洲市场的打算,其近期在国内市场上市的纯电SUV ES5也将在欧洲上市。
除了稳住海外市场外,主要销量均在海外市场的上汽MG也开始在国内市场加大产品攻势。上汽MG总经理陆家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未来公司发展规划,未来,MG在10万~30万的价位段会布局不同的能源形式,并计划进行密集的产品发布。明年,MG将推出一款中大型新能源SUV,这也是一款全球车型;另外,明年还会有一款搭载固态电池的新款轿车上市。
总体而言,明年MG在产品规划上面向全球市场将推出四款车型,两款全新车型,两款大改款车型。在销量目标上,MG明年国内销量翻番,预计约为20万辆。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正在开打,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达到了4.6%,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3.4%。在车企盈利能力不断被削弱的当下,上汽MG加速发力国内市场的原因除了海外市场增长受限外,也是因为看到了国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俞经民称,全球汽车企业利润率通常不低于5%,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偏低;但另一方面,今年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比如“国三”报废补贴、拉动多地汽车消费的以旧换新政策,都对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有很大拉动作用。“今年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不低于2350万辆;明年还会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我们谨慎乐观地预估乘用车市场规模将在2350万辆以上,市场依然处于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整个行业在内卷的同时,汽车消费单价也在上涨。”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