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纺织服装业,迈向转型升级新篇章

波兰纺织服装业正面临转型压力,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这一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波兰自身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转型的主要原因包括:"
"全球市场竞争加剧:" 低价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亚洲市场。波兰纺织服装业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转向更高品质、更具设计感的产品。 "消费者需求升级:"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环保和个性化。波兰纺织服装业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劳动力成本上升:" 相比亚洲国家,波兰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这促使波兰纺织服装业提高生产效率,转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欧盟政策的影响:" 欧盟对可持续发展和劳工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波兰纺织服装业进行相应的调整。 "疫情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冲击,也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这加速了波兰纺织服装业向数字化和线上销售转型。
"波兰纺织服装业转型的方向主要包括:"
"提升产品附加值:" 聚焦于设计、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 "发展可持续时尚:" 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需求。 "推动数字化转型:" 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优化

相关内容:

>波兰中央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波兰纺织和服装业出口额比10年前翻一番,占波兰年出口总额的8.5%。波兰曾是欧洲重要的纺织业大国,加入欧盟后,成为许多西欧国家的代工厂。如今,通过发挥本土特色和优势,波兰已成为欧洲时尚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19世纪时,波兰中部城市罗兹市曾是欧洲纺织中心之一。上世纪90年代,西欧服装品牌涌入后,波兰纺织服装业受到冲击,许多企业濒临倒闭,大批纺织工人失业。许多服装制造商只好承接订单,做起了来样加工生意。罗兹市副市长皮亚克夫斯基还记得当时的境况:“波兰很多老品牌都倒闭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花样慢慢消失。纺织业不再是罗兹的特色产业,甚至成了负担。”

转型从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开始。本世纪初,波兰有4万多家服装加工企业。经过激烈竞争,大批效率低下的作坊式服装加工厂被淘汰,一批现代化的服装企业逐渐成长起来。2010年,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拨出约6000万欧元,用于波兰纺织和服装业的现代化转型。

目前,波兰拥有近1.5万家纺织服装公司,建立了现代纺织工业体系,提供近20万个就业岗位。罗兹也不再仅仅是纺织工厂的集中地,而是一个集服装设计、会展与物流于一体的集群式服装基地,成为中东欧地区的时尚中心。

罗兹PTAK时尚城是当地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之一。它的前区是各大品牌的销售店面,后区可供批发交易。这样的服装交易市场在罗兹有好几家。PTAK时尚城集团主席妮娜·热亚兹卡说:“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波兰本土服装产品在质量、设计上都表现亮眼,可以和西欧国家的产品相提并论。”

为了推动波兰纺织和服装业由“产业集群”向“品牌集群”转变,波兰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和品牌的扶植力度,在税收及贷款等领域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还每年举办多场大型纺织和服装展会,对外推广波兰服装品牌,致力于成为中东欧地区的纺织和服装物流中心。去年,波兰企业与技术部联合波兰发展基金会建立了波兰时尚品牌加速器,以提升中小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口碑和影响力。近年来,一些具有浓郁波兰特色的民族品牌逐渐打开市场。例如,波兰高端内衣女袜品牌“加塔”将研发和设计作为企业发展重点,成功打入了欧美高端市场,为波兰服装业赢得了声誉。

波兰纺织服装协会主席瓦热兹尼亚克说:“波兰纺织服装业曾经以代工为主,忽视了国内市场和品牌建设。这些年来我们认识到,代工产业很重要,但找准产品市场定位、开发推广本土品牌更重要。在国内市场占据份额,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寻得一席之地。”

(本报华沙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1日 17 版)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