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息很有价值!看来今年8月是博物馆和展览馆的“重头戏”月份,特别是跟随着刚结束的奥赛展(很可能是巴黎奥赛博物馆相关展览),会有几场备受关注的巡回展览集中亮相。
这通常意味着:
1. "主题多元":可能会有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展览。
2. "明星展品":“西太后”相关的展览往往涉及清代宫廷历史、文物、服饰、生活等,非常吸引观众。
3. "观众热潮":巡回展通常在原址展出反响热烈,换个地方展出往往会吸引更多本地观众和新的兴趣群体。
4. "时间集中":在8月集中推出,方便观众安排行程。
"为了更方便地为您或他人提供信息,您能稍微具体一点吗?比如:"
您是指特定的城市或博物馆吗?(例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哪个场馆?)
“西太后”展览是指关于她的生平、文物,还是特定的专题展览?
"不过,根据您的描述,可以预测8月将会有以下特点的展览:"
"紧随奥赛展热潮":奥赛展(或其相关主题)的热度可能会延续,后续的展览会承接这种关注。
"“西太后”展览成为亮点":这类展览通常制作精良,内容丰富,会吸引大量对历史、
相关内容:
八月,艺术的浪潮汹涌袭来,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一场接一场的视觉盛宴。刚落幕不久的奥赛展,让我们沉浸在经典艺术的魅力中,意犹未尽。如今,更多巡回大展扎堆而至,从时尚教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珠宝巡回展,到余德耀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当代摄影先驱托比永・罗兰德(Torbjern Redland)的中国首次个展 “致太阳”(Songs for the Sun),每一场展览都独具特色,承载着不同的艺术表达与文化内涵,带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继续畅游。

图片来源: Vivienne Westwood官方微博
英国时装品牌 Vivienne Westwood《她和她的珠宝展》日前在上海前滩太古里正式开幕,标志着亚洲巡展的首站启动。此次展览以"珠宝"为核心叙事线索,致敬珠宝在品牌创作演进中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重要角色,展示珠宝如何成为 Vivienne Westwood 表达设计理念与风格语言的有力媒介。据了解,展览通过八大主题展厅呈现,涵盖罕见藏品、经典设计、秀场造型、动态影像、档带领观众踏上一段走进 Vivienne Westwood 创意世界的多重感官旅程。在展览期间,品牌还于前滩太古里开设了限时咖啡厅与限时商店,推出展览特别系列产品,包括限量版配饰、珠宝,以及独家发售的丝巾与T恤。观众还可以在星球徽标拍照亭打卡留影,沉浸于 Vivienne Westwood 的多重感官旅程。观众可通过"她和她的珠宝展"微信小程序预约购票,规划参观行程,并借助数字导览深入了解展览背后的创作故事与展品细节全面探索,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官方微博
同期,余德耀美术馆正为观众呈现当代摄影先驱托比永・罗兰德(Torbjern Redland)的中国首次个展 ——“致太阳”(Songs for the Sun)。此次展览精心汇聚了罗兰德在 2005 年至 2023 年期间创作的 20 多件作品。他凭借冷静且极具张力的视觉手法,把日常场景打造成富有存在主义思考的诗意表达,从中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情绪氛围,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侧面。此次展览以 “致太阳”命名,凸显了罗兰德的作品与自然和光之间的紧密关联。他的摄影创作,最终指向的是一场对平庸的拒绝与叛逆,是一场没有答案的游戏,更是一首永不停歇的长歌。
托比永・罗兰德于 1970 年出生在挪威斯塔万格,他的摄影作品直面观众,能够引发人们在情感与智识层面的多种共鸣。好奇、幽默、批判、巧思、对自然的敬畏以及浪漫主义等元素,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并且常常在同一幅图像里相互交织。

图片来源: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官方
此外,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平面设计组织——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近日携手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首次将“一天世界:Graphic Design in Japan”中国巡展带入上海外滩区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日本平面设计展览,以1200平方米的展厅,聚集超过300件原作,涵盖五大展览单元,呈现原研哉、北川一成等殿堂级人物及百余位日本创意人的代表作品。且本次展览试图打破传统设计展的边界,以多元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设计如何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技术挑战。
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成立于1978年,是亚洲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之一,而“JAGDA赏”作为日本平面设计界的至高荣誉,代表着日本视觉创作的年度风向标。本单元精选了十位代表性设计师的获奖作品,包括原研哉的《MakeThe Future Better Than Today》、北川一成的《KAMIZU》、植原亮辅的《LIVVERA》等。
在二层的本单元中,展品横跨海报、包装、数字媒体、标志、空间展示,既观照设计在社会变化中的演进,也见证语言与媒介的边界拓展。同期呈现过往三十年《Graphic Design in Japan》年鉴,现场观众可全景式一览日本视觉语言随社会变迁所经历的演变。诚如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会长、公益社团法人佐藤卓所言,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的平面设计师或艺术指导,又该如何生存、持续创造价值?”这或许就是此年鉴展出试图带给人们的思考。

图片来源:Delvis官方
值得关注的还有瑀空间ASTRA ART携手意大利艺术家具品牌Delvis,联合呈现全新的展览《辽阔的低语》。此次展览将当代艺术作品置入Delvis上海旗舰店的真实家居场景之中,通过艺术的凝视,引发艺术与生活的共鸣。使居所不只是功能性的空间,而成为情感与记忆的载体。展览汇聚九位来自不同世代与语境的当代艺术家:陈梓骐、黄龙、林懋、楼烨、孟阳阳、于方、周圆、朱剑辰、兹德内克·康瓦利纳,以绘画、装置、雕塑等多元媒介,在意式生活空间中,共同探讨“家”作为精神场域与情感容器的当代表达。展期将持续至10月25日。
《辽阔的低语》是一首关于家与记忆的抒情诗,通过艺术的凝视,把居所转化为承载记忆的容器,让时间的重量与情感的轻盈在此交汇。作为一家新锐画廊,瑀空间自2023年成立以来,始终关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在当代艺术与不同语境之间搭建对话的平台。瑀空间不断发掘具备独特语言与长期潜力的当代艺术家,推动艺术与日常、个体与社会之间更紧密的连接,打造一个开放多元且富有温度的艺术生态。Delvis,作为意大利艺术家具品牌,一直致力于将生活美学与艺术实践融合。品牌植根于“空间即叙事”的哲学,认为居住空间是一段不断演进的故事,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篇章,讲述一段感受、印象或旅程的回忆。每一件产品通过材质、色彩与肌理,打造出具有文化厚度与精神温度的生活环境。
此次双方的合作,让艺术自然地栖居于生活之中,共同打造“家”的精神场域。艺术从传统的“白盒子”展陈延伸至真实的“家”中,拓展了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与展示边界——在家的低语中,聆听艺术的辽阔回响。而当我们站在生活与艺术的临界点上,或许会听见那些被文明驯化的器物、材质、甚至是光线,正在用另一种语言复述着:所有崇高的诗意,终将栖息于人间烟火最精致的纹路里。

图片来源:金鹰美术馆官方
而金鹰美术馆所年度首展《爱的新知识》也值得关注,展览由沈奇岚博士策展,汇集来自国内外29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16组金鹰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览将展至10月8日。本次展览围绕“情感社会学”展开,探讨爱作为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多重可能性,并通过艺术的力量重新定义爱的表现与体验。展览通过29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呈现绘画、影像、声音艺术、混合媒介装置等多元媒介的作品,还原爱的具体性与韧度。《爱的新知识》观众重新感受和理解“爱”。
展览现场被塑造为两套不同的街区公寓和一个散步与休憩的广场,为观众提供三条不同的动线和路径,观众共同探讨爱的可能性。爱发生在熟悉的三室一厅之内,也发生在日常街道上。爱的新知识,将还原爱的具体性。在复杂丰富的生活纹理中,爱纵横交错,一言难尽。在不同的房间(展厅)穿梭,倾听不同的关于爱的故事。有关于命运的喟叹(严培明《头》、张晓刚《天堂》),有对挚爱之人的思念和对话(宋冬《父子照镜子》、马良《请坐,我给你讲个故事》)等。爱不止一种表达方式,爱是多重奏,爱是无法言说却可以触摸,有关于生命之舞的歌唱(刘毅《无需经营的清晨与黄昏》、杨圆圆《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有对生命稳定性的诗意质疑(露西亚·布鲁《(立方)》),有对人与宇宙关系的终极探索(乌苏拉·比尔曼《声海》、陈哲《偏善幻中来:降临》),也有面对理想主义的辩证思索(陈可《眩晕》)等。不同代际的人有不同的表达,亲密关系是本次展览的重点所在。展览细腻地提炼出不同代际艺术家各具特性的情感表达方式,以亲密关系为贯穿行动的线索,并观众在作品聚集形成的场域中,感受爱的细微与复杂,重新思考爱的本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