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妆巨头排名巨变,雅诗兰黛跌至第四,榜首半年营收超1800亿创纪录

根据最新的全球美妆公司收入排名,雅诗兰黛集团(Estée Lauder Companies)已经掉到了第四位。榜首的是欧莱雅集团(L'Oréal),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800亿元人民币,约合260亿美元,继续巩固其在全球美妆市场的领先地位。
紧随欧莱雅之后的是:
"第三名:安赛乐集团(L'Oréal SA)",其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537亿元人民币。 "第四名:雅诗兰黛集团(Estée Lauder Companies)",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423亿元人民币。
这个排名反映了全球美妆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各公司的经营业绩。欧莱雅集团凭借其强大的品牌组合和全球分销网络,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雅诗兰黛集团虽然排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美妆公司,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依然稳固。
以下是根据2023年上半年收入排名前五的美妆公司及其收入(单位:亿元人民币):
| 排名 | 公司名称 | 2023年上半年收入 | | :---: | :--------------------- | :-------------: | | 1 | 欧莱雅集团(L'Oréal) | 1800 | | 2 | 丝芙兰(Sephora) | 625 | | 3 | 安

相关内容:

2025年上半年,全球美妆格局悄然生变。剥离非化妆品业务后,十大美妆公司的销售额总体量约为5581亿元。法国、美国各有3家,英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各有1家。

有6家企业出现下滑,跌幅最大的是雅诗兰黛(-10.7%),排名也被宝洁超过,下滑至第四。2025财年(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这家美国企业出现营利双降,由盈转亏,出现11.33亿美元的净亏损。旗下护肤、彩妆、护发三大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降幅分别为12%、8%、10%。香水是唯一没有下滑的业务,同比微增0.16%。

中国是雅诗兰黛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2026财年Q1(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集团对区域架构进行调整,中国将作为单独市场进行业绩发布。2025财年净销售额27.41亿美元,同比下滑5.6%,其中,第四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6%至7.33亿美元。

不过雅诗兰黛对未来充满信心,预计2026财年(2025年7月至2026年6月)有望回归中个位数增长。旗下高端品牌海蓝之谜(La Mer)推出专为油性肌肤定制的平衡精萃水,推动品牌连续两个财季实现双位数有机销售额的增长。功效护肤品牌“研度公式”通过丝芙兰渠道进入中国市场,香氛品牌“勒莱柏”在北京新开体验中心。

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幅最高的是PUIG,实现净收入22.9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1.88亿元),同比增长7.6%。这家西班牙美妆时尚巨头有着110年历史,旗下拥有17个品牌,包括香氛品牌Byredo(柏芮朵)、Penhaligon's(潘海利根)、Parfumeu(阿蒂仙之香),护肤品牌Apivita(艾密塔)、Uriage(依泉),时尚与美妆品牌Carolina Herrera(赫芮亚)、Charlotte Tilbury(夏洛特蒂铂丽)、Dries Van Noten(德赖斯-范诺顿)等,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水与时尚是集团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上半年净收入16.85亿欧元,同比增长8.6%,占集团总收入的73%。另外两大业务彩妆、皮肤护理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PUIG的最大市场,上半年实现11.99亿欧元的净收入,贡献占比52%。而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APAC(亚太地区)增速领跑,收入同比增长16.5%至2.34亿欧元。

欧莱雅稳居第一,上半年录得销售额224.73亿欧元,营业利润47.4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3%和3.1%。分地区来看,欧洲地区75.34亿欧元,北美市场58.24亿欧元,SAPMENA-SSA市场(南亚太、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58亿欧元,拉丁美洲16.64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3.4%、2%、10.4%、10.3%。

中国所在的北亚地区仍是唯一负增长的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1%至53.93亿欧元。不过中国大陆业务从第一季度的轻微下滑逆转至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所有业务部门均实现正增长。

在3月31日举行的欧莱雅中国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多次强调:“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集团表示,将挖掘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等消费群体的增长潜力,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触达1.5亿消费者;进一步强化品牌矩阵,新引入Miu Miu、Dr.G等品牌,并为32个品牌打造独一无二的定位等。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