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羽绒服品牌奇绩,单月销量超越去年全年,逆势突围揭秘!

单月销售超越去年全年,对于任何羽绒服品牌来说,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都是一个极其亮眼的成就。这背后一定有其独特的策略和运营亮点。虽然具体到是河南的哪家品牌,信息有限,但我们可以基于一般商业逻辑和羽绒服行业的特性,分析一下这类品牌可能采取的“逆势突围”策略:
"可能的核心策略分析:"
1.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客群深耕:" "锁定细分市场:" 该品牌可能精准地锁定了某一细分市场或特定人群,例如年轻潮流群体、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对品牌和设计有要求的群体等。通过深入了解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提供高度匹配的产品。 "河南本地化策略:" 针对河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消费习惯、文化背景等,进行产品和营销的本地化调整。例如,推出更适合河南气候的厚度和款式,或与河南本地有影响力的媒体、KOL合作。
2.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款式与设计引领:" 在羽绒服款式、设计上做出差异化,紧跟甚至引领潮流。可能采用了更时尚、更轻薄、更具设计感的元素,满足了消费者对“保暖不臃肿”、“时尚保暖”的需求。 "材质与科技突破:" 在保暖材料、填充物(如高绒含量、负离子科技)、

相关内容:

危机与机遇永远都是并存的。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羽山蘭羽绒服品牌创始人、85后尹起用十六个字总结这一年的“闯关”心境。

2020年,面对疫情这起“黑天鹅”事件,尹起复工后干了两件事儿:第一,火速甩货,清理库存;第二,瞄准机会,适时扩张。

于是,我们看到,短短9个月,羽山蘭新开直营店6家,单月销售赶超去年整年,如非一定的掌控力,很难做到如今的局面。

羽山蘭羽绒服品牌创始人 尹起


//转危为安,单月销售赶超去年整年//


年初疫情席卷羽绒服行业时,尹起愁得彻夜难眠。

大量的客户退货,未及拆封的成包羽绒服,在仓库里堆成山,溢得大厅、过道上无处下脚。尹起粗略估计有200多万元。

他知道自己有一场“硬仗”要打。

于是,市场解封后,尹起迅速组织团队往外甩货。六个人两两组合,兵分三路前往地市和周边省份,寻找合适的客户做大型返季促销活动。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掉所有库存,为秋冬季销售争取时间及流动资金。

羽山蘭世贸展厅 B2631

为此,他还主动厂方前来协助。为了不失信于他们,尹起还承诺:现场消化多少产品,厂方就拿走多少本金,自己只留部分利润用来周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0月份,当尹起团队奔赴了70多个地市县、合作了26个客户后,库里的羽绒服总算全部清仓,他彻底还清了上游厂家的200多万元欠款。

当然,牺牲很大——连轴转了6个月,尹起的体重由190斤直降到142斤。反季最忙的那两个多月,他开车跑了两万多公里,整个人每天都处于“懵掉”状态。

可是,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尹起还没缓过神来,上半年以清库存为主基调的羽绒服行情进入10月份以后陡然翻转——羽绒服开始热销起来,甚至不够卖了。

尹起透露,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他们品牌一个月的销量超过了去年整年,旗下长治直营店更是创造了4天狂销35万元的业绩。

而因为践行诺言,在10月份紧俏的行情下,尹起获得了厂家的格外支持和关注,这使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旺季的销售中。


//抓住机遇,新开直营店6家//


疫情是催化剂,它加速了行业提前进入洗牌期。

在甩货的同时,尹起注意到,很多店铺不堪重负,开始陆续闭店撤场。这对于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尹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抄底”机会。

于是,但凡看见合适的店铺,他就“拿下”,9个月的时间,共计在山西、河北等地新增直营店6家,累计拥有直营店铺8家。

这算是今年疫情后尹起最大的一笔投资。

当问及他的投资心得时,他直言投资成本并未减少,只是刚好遇见适合的店铺,也符合品牌未来的发展战略。

在他看来,危机与机遇永远都是并存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这是他创业多年来形成的决策习惯。

相比于创业初期的生涩,在服装行业摸打滚爬7年之久的尹起,更熟悉这个行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则,也更懂得在何时给自己的事业加码。

他谈到一个例子,安徽一家女装品牌商,花了10年时间精心打磨出6家形象店,每家店年纯利润在200万元-300万元,借此,他一举带动引来了上百家加盟商。

做深度,已然成为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这个层面考虑,羽山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试错机会。

尹起透露,明年除了加码直营店运营,还会加速线上线下的双线融合。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撰文/编辑:花边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