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过度竞争、内部消耗)日益加剧的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性价比、耐用性和特定功能的需求变得更为突出。对于乒乓球底板而言,这意味着:
1. "性价比为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在性能和价格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的产品。
2. "经典型号生命力强":一些经过市场长期检验、口碑良好的经典型号,即使面临众多新品竞争,依然能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较高的认知度维持销量。
3. "细分市场有亮点":针对特定打法(如快攻、弧圈、削球)或特定人群(如业余爱好者、初学者)的专用底板,如果研发得当,也能获得稳定的市场。
结合这些特点,以下几款国产品牌乒乓球底板,即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内卷)下,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市场韧性,销量一直保持得相当不错:
1. "红双喜 (DHS) - 狂飚系列 (Hurricane Series)"
"代表型号":狂飚3C (Hurricane 3C)、狂飚5 (Hurricane 5)、狂飚11 (Hurricane 11) 等。
"销量稳定性原因":
"经典设计":狂飚系列作为红双喜的中坚力量,设计思路成熟,性能均衡,适应性强,覆盖了从入门到高手的
相关内容:
现在这世道,啥都讲究个内卷,卖东西好像也难了。可偏偏有几样东西,像是没听见外边的风风雨雨,该怎么卖还怎么卖,甚至更好。特别是国产的乒乓球底板,以前总觉得是便宜货,现在有些可真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些好东西,卖得一点不比国外的差。

要说国产板子里名气最大的,绕不开红双喜的W968。这块板子,可以说是弧圈爱好者的一个梦。它的特点就是,你得有劲儿,得拉开架势抡开了打,它才能给你无穷的力量。那种退到中远台以后,一板爆冲过去,弧线又长又顶,压迫感太强了。

这板子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中小力量下,它出球确实有点慢,感觉有点肉。它就是为那些基本功扎实、发力好的人准备的。要是买数字版的W968,那个细手柄加上长长的板面,重心都跑到拍头去了,甩起来更有劲道。
除了W968,还有一个S968,销量也挺好。但它俩感觉不一样,S968明显更硬实一些,反手位的支撑感很足,借力或者弹击的时候,球出去得快多了!也就是说,打S968不用每一板都使出吃奶的劲儿,中小力量下也挺好打。

可W968毕竟不便宜,也不是谁都打得动,那怎么办?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狂飚龙5。这块板子被叫做“穷人版的968”,真不是白叫的。它吃球的感觉、形变的能力,还有那种发力后的喷射感,都很有W968的影子。马龙当年换回纤维板,用的就是它,而且一用就是十几年,成绩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这块板子是内置纤维的。说白了就是,你轻轻打的时候,感觉不到纤维的存在,就像在打一块纯木板,手感柔和,好控制。可一旦你发力到一定程度,藏在里面的纤维层就开始工作了,整个板子跟着形变,然后“duang”一下把球甩出去,底劲就来了。
早期的龙5板面大,后来为了追求速度,2015年出了新款,板面变小了,字也取消了。新款的吃球感觉没老款那么深,但速度上去了,来回摆速也更灵活了。
那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呢?
当然有!比如银河的PRK-520X,这块板子出来后,很多人都说它是银河品牌里,内置纤维板的天花板了。它小力量下打起来,手感也像纯木,很柔和;可你一发力,就能感觉到纤维层给你的支撑,球一下子就弹出去了,很有劲!

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拿它和W968比。他们觉得,这块板子在中小力量下,出球速度比W968快,手上的感觉也更清楚。论制造旋转的能力,可能还是W968稍微强一点。

但它有个地方让很多人觉得舒服——反手。用它防守或者借力的时候,手感很扎实,球反弹得也快,比W968用着省力。甚至主动进攻的时候,都觉得比W968轻松点。所以不少人试过之后,都说这板子的反手真香!
上面说的,都是内置纤维的,手感偏柔和。那要是就喜欢外置那种脆生生的感觉呢?

这种感觉最出名的就是蝴蝶的Viscaria,但价格也摆在那儿。国产里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银河的PRO-01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它的结构和Viscaria差不多,都是寇头面材配上外置的蓝芳碳。虽然整体的力量比不上Vis,但价格是真的香,性能也不差。
它的出球感觉很轻快,吃球也稳,有人觉得它甚至有点像张继科ALC的手感。对于想体验一下最主流的外置芳碳结构,又不想花大价钱的人来说,选它基本不会后悔,毕竟银河的做工一直都挺让人放心的。

还有一块板子,也老被拿来和Vis比,就是锐科特的驭剑。这块板子的手柄握着就挺舒服,重心也合适。它的感觉很奇妙,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弹,而是有点“柔弹”。板子本身通透,弹性不错,借力防守时速度也可以,退台发力,也能打出很脆爽的高速球。
现在打塑料球了,对外置板子的要求也不一样了,不能光硬弹,还得能吃住球,好制造弧线。驭剑这方面就做得不错,容错率高,你不会觉得它是一块难以驾驭的钢板,反而很好控制。
雷神的周雨特注ALC,也是一块很有特点的外置芳碳板。它在保持外置结构一速快、手感通透的基础上,把吃球感和弧线能力做得很好。拉球打球都能行,而且不难上手。特别是它的弧线能力,很符合现在的打法趋势,同时爆发力又很足,打起来让人上瘾。
说到进步,就得提三维这个牌子了。
他们前两年出的75#外置,就挺好,爆发力强,打透了之后又脆又快,也能包住球。但总感觉还差了点意思,有点单薄,缺少那种一层一层传递力量的感觉。结果今年的75PAR,就把这个味道给做出来了。

简单说,就是多了一点“韧劲”。这一点“韧”,让你在持球的时候更稳定,能从容地去摩擦、去加力。这不仅提升了旋转,也让这块板子的绝对力量上了一个台阶。
这么看下来,现在的国产板子,花样真不少。高端的有标杆,亲民的有得选,想尝鲜的也不怕花错钱。打球这事儿,到头来还是得找个顺手的家伙什,现在选择多了,总归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