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解读一下这篇评论的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这篇评论的核心论点是,迪奥(Dior)近期发布的一些设计,特别是可能涉及“中国元素”的系列,被公众质疑其“标志性”(iconic)和“全新”(brand new)的定位是否名副其实。评论认为,迪奥需要正视并回应这些来自舆论的关切。
"解读分析:"
1. "“标志性”(Iconic)的质疑:"
迪奥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设计遗产的品牌,其“标志性”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度辨识度、历久弥新、成为时尚史里程碑的设计元素或风格(如经典的迪奥 Oblique 垂直线、大号 Logo、特定的剪裁和廓形等)。
评论暗示,迪奥当前的设计可能未能达到或维持这种“标志性”的高度。或许是设计上的模仿、创新不足,或者是对“标志性”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导致新设计缺乏足够的辨识度和影响力,无法与品牌深厚的历史积淀相匹配。
2. "“全新”(Brand New)的质疑:"
“全新”意味着创新、突破和与过去的显著区别。
评论认为,迪奥的新设计可能缺乏真正的“全新感”。这可以指设计语言上的重复、对过往元素的简单复刻或拼凑,而非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原创构想。在快速变化的
相关内容:
近日,涉及迪奥中长半身裙的相关话题引发舆论关注。由于这款服饰采用前后片交叠剪裁的设计理念,很多网友认为:这“抄袭”了中国的马面裙,却被称为“dior标志性廓形”,让人无法理解。截至目前,迪奥方面尚未回应。
查看迪奥公司网站,可以看到,在涉事服饰的产品说明中称:“这款半裙采用标志性的dior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仔细观察这款半裙的图片,所谓的dior廓形,确实与中国马面裙非常相似,很多细节都雷同,为何毫无愧色地称“全新设计”,还冠以“标志性的dior廓形”?网友的不解之处,甚至愤怒之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值得迪奥深思。
迪奥半裙风波已经引发舆情,受到网友一轮轮质疑,且持续发酵。对此,迪奥应该予以回应,在不危及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坦述涉事半裙设计的前后详情。这是回应舆论关切的需要,也是挽回自身形象的需要。
当前,国际社会都高度重视版权保护。迪奥此次风波是否涉及版权保护?也有人认为,时装设计就是“借鉴”来“借鉴”去,各品牌在不同元素之间互相“穿梭”、彼此“致敬”。但迪奥这种,好像又不是“致敬”。因此,这一事件应引发专业讨论。比如业内人士和版权专家都应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厘清抄袭与借鉴、借鉴与“致敬”的边界。像迪奥这种情况,究竟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合不合情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遗产。近些年来,中国风风靡全球,巴黎时装周也经常出现中国元素,很多使用中国元素的设计师都会坦言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中华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对于借鉴中华文化丰富人类美好生活是支持的。其实,没有谁跟迪奥过不去,更没有谁无事生非。
迪奥是大品牌,要爱惜羽毛,无论在服装设计上还是市场营销上,都应更严谨,不能做出有悖法理和情理的事。迪奥应尽快回应网民们的关切,这既是一个国际知名公司对自身企业文化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致敬。迪奥要明白,全球的消费者不仅都在看着,还会根据迪奥的表现投票。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