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辉煌历程,揭秘肇庆上市公司“实力密码”!”

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家位于肇庆的上市公司,在30年发展历程中可能蕴藏的“实力密码”。
虽然您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一家肇庆的上市公司(肇庆有广东宏图、德信股份、华力创通、广济药业等几家),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公司共同的行业背景、区域优势和普遍的成功要素出发,归纳出它们可能共有的“实力密码”。
一家上市公司能够生存并发展30年,绝非偶然,其“实力密码”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技术壁垒:" 在各自领域(如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医药研发、商业地产运营等)建立起难以模仿的技术优势或产品壁垒。 "研发投入:" 长期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知识产权:" 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这是技术实力的硬核证明。 例子: 广东宏图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华力创通的智能汽车核心部件等,都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来支撑。
2. "稳健的经营模式与市场地位:" "清晰的商业模式:" 拥有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清晰有效的商业模式。 "品牌影响力:" 在行业内或特定客户群体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忠诚度。 "市场占有率:

相关内容:

2025年8月30日,

是广东华锋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002806.SZ)

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

△广东华锋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图源 高要发布

三十年间,

这家从西江之滨成长起来的企业,

从一家专业从事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制造的工厂,

逐步发展为横跨高端电子材料、

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

新型储能材料三大战略板块的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潮中

一张亮眼的“肇庆名片”。


扎根:成就国内电极箔行业领军者

时间回到1995年8月,

在广东省肇庆市,

一家名为“肇庆华锋电子铝箔有限公司”的

企业正式成立。

创始之初,

企业一期生产线年产能仅80万平方米,

产品也较为单一——低压化成箔。

但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

“技术立企、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

九十年代末,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方兴未艾,但高端电极箔仍严重依赖进口。华锋股份抓住了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持续投入研发,稳步扩大产能:1998年二期项目投产,产能提升至180万平方米;2004年广西梧州子公司成立,年产能突破600万平方米;至2017年,年产能已达1000万平方米,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低压电极箔制造商。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产学研合作是

华锋早期发展的关键引擎。

2001年,公司与厦门大学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共建“厦大华锋电化学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开创了校企联合研发的先河。此后,又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陆续突破低压腐蚀、非正弦波变频腐蚀等关键技术。

其“HFCC”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出口海外,产品质量比肩日本头部企业,真正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

△图源 高要发布

与此同时,

华锋股份逐步建立起

完善的质量与管理体系:

1997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HFCC”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低压化成铝箔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公司多次入选“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奠定了行业领军者地位。

回顾这前二十年,

华锋立足肇庆、心无旁骛,

将一卷铝箔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正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谭帼英所说:

“我们相信专注的力量,

哪怕一个产品,也要做到世界水平。”


转型:并购理工华创,开辟新能源第二赛道

2016年7月26日,是华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806.SZ),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肇庆市制造业企业资本化的成功典范。

然而,

华锋并未止步于传统优势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变革浪潮涌起,

公司管理层敏锐捕捉到

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性机遇。

2018年,华锋股份完成

对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的

并购重组,

一举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

此次并购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运作,

更是一次技术与产业的优势互补

——华锋发挥制造与材料优势,

理工华创则贡献了整车控制、

电驱动与传动系统等核心技术。

△图源 广东华锋新能源

理工华创并非普通企业,

它源自北京理工大学,

是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其核心技术包括整车智能网联控制、

高压集成控制器、

电驱动系统一体化设计等,

曾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

新能源汽车保障工作。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通过此次并购,华锋股份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传统铝箔业务持续高端化,另一方面新能源业务带来全新增长空间。2019年,公司战略重组为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和铝箔事业部,正式形成“电子材料+新能源”双主业格局。

△图源 广东华锋新能源

2019年,理工华创承担的全气候电池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公司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华锋正式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同年,华锋荣获“肇庆市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称号,体现了地方对企业转型成功的认可。


拓新:布局新材料赛道,三驾马车驱动未来

进入2020年,

华锋股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在巩固传统电极箔和新能源动力系统优势的同时,

公司前瞻性地布局第三代增长曲线

——新材料领域。


2023年12月,

广东华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重点研发生产涂碳铝箔、涂碳铜箔、

刻蚀高比能铝箔等新型材料,

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这标志着华锋正式进入新能源储能赛道,

与现有业务形成战略协同。

△图源 肇庆+

与此同时,各业务板块捷报频传

铝箔事业部持续技术升级,“超高比容纳米复合阳极铝箔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获202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新能源事业部完成顺义新基地建设,配套车辆累计超10万台套;2022年搭载华创动力总成的北京冬奥会新能源保障车批量交付,再次彰显技术实力。

截至2024年,

华锋已拥有70多条腐蚀化成生产线,

铝箔年产能超1800万㎡,

新能源产品配套车型数百款,

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陈彦成 摄

三十年风雨兼程,

华锋股份从一家地方小厂

成长为国家级“小巨人”,

既是企业坚持创新驱动的结果,

也得益于肇庆这片制造业热土的培育。

华锋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

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它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

更是一座城市与产业同频共振、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 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高要发布

编 辑:李雪妍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