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李宁在运动鞋服市场周期性挑战下,其“攻守道”战略的内涵、表现与未来。
"背景:运动鞋服市场的周期性挑战"
运动鞋服市场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宏观经济、消费趋势、技术革新、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1. "宏观经济影响消费力:" 经济上行期,消费者更愿意为品牌和功能性买单;经济下行期,则更注重性价比和基础需求。
2. "潮流趋势快速更迭:" “上潮”与“下潮”并存,消费者兴趣点频繁转移,对品牌捕捉和引领潮流的能力提出考验。
3. "技术革新驱动需求:" 新材料、新功能(如缓震、透气、抗病毒等)不断涌现,推动产品迭代,要求品牌持续投入研发。
4. "激烈的市场竞争:"Nike、Adidas等国际巨头持续发力,安踏、特步等国内竞争对手也各具特色,市场份额争夺异常激烈。
5. "线上线下渠道变革:" 线上渠道崛起,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兴起,对传统线下渠道和品牌运营提出新挑战。
"李宁的“攻守道”战略解析"
“攻守道”是李宁在近年来的市场竞争和转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核心在于平衡发展与风险,
相关内容:
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李宁仍然展现了稳健的经营韧性与清晰的战略定力。上半年,李宁实现收入1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毛利率稳定在50%,毛利总额达74.1亿元;净利润录得17.4亿元,净利率为11.7%。公司在运营质量方面表现健康:库存周转天数61天,全渠道库销比稳定于4个月,处于行业领先的健康水平;现金流充裕,库存结构健康可控,整体运营稳健扎实。这份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也印证了李宁应对挑战的能力。当前运动鞋服行业逆风已成常态,真正的分化在于企业能否在不利环境中保持战略身位,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正如管理层多次强调的——“稳健不等于保守,是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李宁的这一“攻守道”在本期财报中得到充分体现:以健康运营为“盾”,抵御外部波动;以科技与资源为“矛”,强化核心实力;凭借多品类布局与精细化运营,精准捕捉新消费趋势。这种战略层面的定力与智慧,使李宁得以在外部环境调整期专注蓄力、稳健经营、前瞻投资,旨在下一轮增长周期中释放更大能量。01 “守得住”
二季度,运动鞋服行业仍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整体环境难言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为1275亿元,同比仅增长1.9%,增速较5月的4%及上半年的3.1%明显放缓。野村证券预计,主要运动品牌销售疲软的态势或将持续至2025年第二或第三季度。该机构指出,低线城市服装销售动力不足及市场竞争加剧,是导致复苏延后的主要因素。在逆周期与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单纯追求表面增长已失去实质意义。李宁已转向以系统化精细运营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在流水增长、库存控制及折扣管理三者间建立审慎而可持续的动态平衡。这种务实稳健的经营策略,在财务与运营多项指标中得以清晰体现。库存水平是衡量鞋服品牌健康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观察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窗口。上半年,李宁全渠道库销比稳定在4个月,库存周转天数仅61天,不仅依然保持全行业最低,还同比缩短1天,库龄结构持续优化;新品当季售罄率保持在70%至80%的高水平。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在业绩会上表示:“库存管理是我们的运营重点。”据介绍,李宁建立了以周为单位的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库存始终处于健康、可控状态。同时为应对线下客流下滑带来的普遍经营压力,李宁持续推进渠道结构优化。截至6月30日,李宁销售点(包含李宁品牌及李宁YOUNG)数量为7534家,较比去年末净减少51家;特许经销商数量4821家,基本持平。目前,李宁在高层级市场表现稳固,贡献约60%流水,核心商业体入驻率达到90%;同时推动超级奥莱和奥莱大店布局,强化与头部商业体协同。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下沉市场,优化渠道结构以提升覆盖率,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专属营销IP打造与大促节点精准运营,持续提升全渠道运营效能。上半年,线上直营流水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柔性供应体系已成功拓展至电商专供产品线,结合滚动补货与跨渠道协同机制,显著提升市场响应与供需匹配效率。物流体系围绕全渠道整合、数字化与自动化持续升级,实现效能提升与成本精准管控。随着南宁中心仓投运,李宁已完成全国化仓储网络布局。渠道优化、供应链提效与库存健康管理,共同构成了李宁的精细化运营体系,为其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4.1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总额118亿元,净现金水平接近192亿元。在行业挑战加剧的当下,这种稳健比短期的高增长更具含金量。它为企业积蓄了长期发展的耐心资本,也为其参与未来愈发激烈的竞争提供了坚实底气。02 “攻得准”
稳健不等于保守,其核心要义在于——该控则控、该调则调、该攻则攻。采取“攻守兼备”的战略姿态的李宁,在严格管控成本与库存的同时,坚定投入顶级运动资源与科技创新,持续强化品牌、产品与技术的协同竞争力。对专业运动品牌而言,顶级稀缺的赛事资源是其专业实力的关键认证。这类资源壁垒高、不可替代性强,一旦占据即形成持续优势,成为品牌占领用户心智的战略支点。2025年,李宁完成一项标志性战略签约——重返中国奥运顶级资源舞台,再度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周期官方合作伙伴。

03 “拓得开”
凭借单品牌运作,李宁得以集中资源塑造统一而强大的品牌形象。与中国奥委会的合作及多项国际赛事的持续曝光,不断强化其作为专业运动品牌的用户认知。多品类布局则使李宁能够广泛覆盖篮球、跑步、训练、运动生活等不同场景,有效提升市场渗透与增长潜力。在此战略框架下,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积累,将消费者对特定品类的专业信任逐步转化为对李宁品牌整体的价值认同,进而反哺各品类业务,实现协同增长。上半年,跑步品类作为李宁的核心优势领域延续强劲表现,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5%。全渠道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其中以“超轻”、“赤兔”、“飞电”三大系列为核心的跑鞋矩阵展现出显著竞争力,半年销量合计突破526万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