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笑称世博之后,可能连『Bar Nayuta』都进不去了,但我们做的就是专注在当下的事情,每一杯酒都是为了眼前的客人。
不同于梅田周围环绕新落成的高楼大厦,邻近心斋桥的美国村,是自成一格的存在。即便这么多年再访,它还是如印象中的那般有戏,你看得到潮流、庞克族、街舞少年与世界游客,这里有逛不尽的二手古着、潮流品牌以及多元的娱乐场所,全都带有一点恶趣味与地下感。白天是年轻人寻宝的天堂,夜晚则混乱、自由、带点危险的氛围,但又让人忍不住一再地靠近。
为了拜访再次回到这里,推开那扇看似平凡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黑暗,转头才能看见小小的通道,每个人都必须弯着腰才能穿过来到主要空间。像是穿越结界般走入另一个世界,背后隐藏着日本茶室传统的巧思,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主理人中山宽康就站在以大理石块拼接的弧形吧台中迎接我们的到来,他看起来惬意又随性,一如大家对大阪人的印象。
没有公式,只有量身打造
的名字源自梵语,意指。或许这不只是数学上的极大值,更像是一种对可计量日常的反动。同时也暗喻了在这里,不仅时间失序、逻辑暂停,留下的,是无限想像与沉入未知的空间。
与一般酒吧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固定酒单,一切都从与顾客的对话开始。外场人员会透过短暂而精準的交流,了解顾客偏好的酒感、风味,甚至是喜爱的基酒,才由调酒师开始即兴创作。这样的互动,让每一杯酒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被问到最独特之处,主理人中山宽康回答得乾脆:这些使用自然气味的语彙,让调酒跳脱既定印象,添上一层鲜明却温柔的深度。像是一杯让人印象深刻的 Gimlet,原本只是琴酒与莱姆汁的经典搭配,却因为加入莳萝,整体酒体添了一抹清新草本,口感像春日薄雾般轻盈。
也不追求华丽设备,反而回归更原始的手法。取用最简单的烟燻技巧,在燃烧木片后,以杯子覆盖烟雾,让酒液吸附木头香气,不靠机器,也能为熟悉的经典风味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奏,展现了对材料与执着的精神。
所以,就算听到他们自製了调酒苦精,也不会太意外。这款产品诞生于疫情期间,由中山宽康一边自学考取甜酒执照再潜心研发。一杯完美的调酒,应该在甜、酸、苦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而苦精正是那道的重要元素。他以肉桂、丁香与荳蔻为主轴,揉合如檀香般温润的木质调性,再添一丝乳香的烟燻辛香,只需一两滴,就能为整杯酒带来不同的变化,也注入了的灵魂。
话题会过去,风味会留下
随着名气渐增,客人数量逐年增加,近期中山宽康也与两位业界朋友一起开设了更宽敞的新空间。在採访告一段落后,他领着我们穿过美国村的巷弄,也说起的由来:加上本来就空间有限,举办大型活动相当困难,便顺应而生。
集结了现下最流行的元素,放进了混泥土墙、粗犷的管线、原木吧台的元素,除了精心安排的座椅灯饰,最吸睛的是吧台中央罕见的手动义式咖啡机。整个场域融合了经典鸡尾酒酒吧、日式喫茶店,还有专注于花草风味调味酒的三间店的特色,因此在,客人不必跑三家店,就能一次体验三种不同风格。中山宽康解释道:就像走进一道任意门,能自由穿梭专属大阪的三种风格店家。
对于即将到来的世博,中山宽康只是淡然一笑:在他看来,短暂的盛事远不如日常的积累重要,
在美国村这个永远躁动的街角,是迷人而矛盾、极大又极小的存在。隐身闹区,却被调酒世界所熟知;不靠花俏技法,成品却精緻複杂。同样也合理的不追赶什么热潮,因为它始终知道,真正值得留下的,从来都不是话题,而是味道本身。
Bar Nayuta
大阪市中央区西心斋桥一丁目6番17号 Mario 大楼5楼
週一至週日 17:00~03:00
bar-nayuta.com
|未满十八岁禁止饮酒・饮酒过量,害人害己|
延伸阅读:
2025大阪特辑|三得利世博专案负责人前波美由纪:2025大阪特辑|Asahi 吹田工厂,厂长川口美佳:2025大阪特辑|世博女性馆,设计师永山祐子:Hori Benny:2025大阪特辑|堺市国宝级製刀师,平川康弘:2025大阪特辑|吉本兴业,座长アキ(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