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履历辅助公司 Kickresume 的全球调查,高达 85% 的上班族都曾遇过恼人同事。其中,被评选为最令人愤怒的行为。但心理学研究却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解释:研究指出,人们在重複听到某个想法时,会出现(unconscious plagiarism)现象,让人误以为那是自己想出来的点子,而非抄袭他人。
那么,遇到这种,我们该怎么做?专家建议两个方向:让自己的贡献可见,以及寻求信任的盟友在关键时刻为你发声,这样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创意,也能减少职场中的误会与摩擦。
最令人愤怒的职场行为:抢功
除了Kickresume的调查,研究机构Perspectus Global同样将评为最令人气愤的同事行为。研究显示,当创意被盗用时,不仅伤害个人感受,更会导致团队信任受损、创新减少,最终影响整体工作表现。
对的重视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家发现,即使是年仅5岁的儿童也能识别并反对抄袭行为,这种对的敏感度有着深层的社会意义:在现代职场,功劳归属直接关係到晋升、加薪等实质利益。
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坏
不过,在你愤怒指责同事之前,心理学家提醒有两件事值得认识:
抢功劳可能并非恶意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种称为(cryptomnesia)的现象,即人们会在无意识状态下抄袭他人想法。实验中,参与者在小组讨论后被要求只回忆自己的想法,但许多人会无意识地将他人的想法当作自己的。
创新很少凭空出现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中心主任里夫斯(Martin Reeves)和硅谷创业家古德森(Bob Goodson)在其着作《Like》中指出,即使是看似革命性的创新,如Facebook的按钮,其实也有多个前身。在同一工作环境中,面对相同问题,不同人很可能独立得出相似结论。
抢功劳如何适得其反
研究发现,在职场中最有效的自我推销方式,是巧妙结合个人成就与对他人贡献的认可,而非全盘自夸。过度炫耀成就可能适得其反。当两位拥有相同工作成果的人,谦逊的那位往往被视为更有能力,因为他看起来还有未发挥的潜力,而自夸者似乎已达到能力天花板。
如何应对
《哈佛商业评论》提供了两种应对功劳被盗用的方法:
01. 是让你的贡献可见,例如在回应上级要求时抄送其他人,建立清晰的工作纪录02. 是寻求盟友为你发声,在关键时刻透过面对面互动展示你的专业和贡献。关键是平衡自我主张与职场和谐,记录你的想法,培养可以为你作证的专业网络,同时学会在适当时机优雅地捍卫自己的功劳。职场上总有各种功劳争夺的小戏码,理解背后的心理机制,或许能让我们少些烦恼,多些正面解方!
原文出处于此
延伸阅读:
不只是加分,而是职场必备竞争力!究竟是什么?调查170位主管,发现他们最容易被下属惹恼扭曲你的话,害你像麻烦人物?7种举动辨识,你正被问题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