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馆摄影展集结杉本博司、森山大道、石内都等作 看见当代影像的可能性

过去可以记录现实的摄影,在数位影像时代的现在,展现出哪些面貌?摄影家改变或放慢先前报导摄影的拍摄节奏,不再强调捕捉决定性瞬间与冲突时刻,而以风格化的手法呈现其主观世界。

近期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以为题,由馆内策展人余思颖策划,展出17位台湾与国际艺术家的当代纪实影像,可以一次从国内外摄影师作品,看见拍摄者、影像内涵与生成过程的多种面向。展出艺术家包含(依英文姓氏排列):张乾琦、周庆辉、全明远、何经泰、谢三泰、石内都(日本)、刘振祥、罗晟文、森山大道(日本)、西野壮平(日本)、卢纯泽(韩国)、凯萨琳.欧佩(美国)、安娜.里德勒(英国)、沈昭良、杉本博司(日本)、黄海昌(马来西亚)、徐冰(中国)。

时代剧场:当代影像的複数演绎

是什么意思?:摄影可以找到隐藏的历史与记忆:渐渐从纪录变为叙事的影像:反映摄影者的内省与感知

延伸阅读:

将世界变成一座模型!融合纸雕与摄影 北美馆 展览5大看点通过金马 凝视故事的光影|认识5位值得关注的国际电影摄影师


延伸三大主题:隐形的主角、转变与重生、视觉风景

展览以杉本博司《剧场》与《废墟剧场》系列为开端并呼应主题。此作以长时间曝光捕捉影剧院放映电影的全程,泛白的萤幕对比幽暗的舞台与座席,折射出影像中关于时间、存在与消逝、虚实影像交会的向度,引领观众思考影像与观看的本质。

杉本博司,《废墟剧场:法国巴黎东京宫 37 号厅》,2013,银盐相纸,42公分×54公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典藏。图像由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提供。

展览名称隐喻着影像的时空如同剧场般,包含创作者、照相机功能、摄影与时间、影像生产之间的关係。延伸三个主题为:、及,探究纪实影像之于社会的观点、影响及意义。

北美馆展场入口照,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摄影可以探寻隐藏的历史与记忆

开场邀请观者透过凝视穿越时空的褶皱,重新想像遭受历史事件迫害者的身影,或是探问隐匿其中的政治权力或文化传承。

今年(2025年)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八十周年,石内都《ひろしま / 广岛》系列拍摄原爆受难者遗物,以温润的光影捕捉这些承载逝者记忆之物的时光痕迹,其色彩与纹理映照生命曾经闪耀的存在,亦揭示战争的残酷与无常。

石内都摄影作品展出现场,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石内都,《ひろしま/广岛》(#105 捐赠者:Nakajima, E.),2013,C-print,74公分×108 公分。图像由艺术家及日本The Third Gallery Aya提供。

何经泰《百年不断的人神之约:排湾族五年祭》以湿版摄影,纪录台东排湾族土坂部落跨越世代的祭典及人物,传统仪式如同无法重现的手工显影过程,不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深刻的文化延续与回声。

何经泰,《百年不断的人神之约:排湾族五年祭》,2018,湿版摄影、基底材料铝板,30 公分×36.4公分。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曾採访白色恐怖倖存者的谢三泰,深刻理解此段历史的影像缺席,《火烧岛:流麻沟十五号》透过,侧写同名电影于镜头外的场景,试图想像未曾被见证的故事,藉此追溯过往政治犯监禁的遭遇。

谢三泰,《火烧岛:流麻沟十五号》,2018,影片,10分45秒,尺寸依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影像渐渐从单纯纪录变为叙事

摄影者对特定议题的关注,从纪录到叙事的变革,既是观看方式的重塑,也是社会意识的演进。

周庆辉《应许之地:天使星》,聚焦身心障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命经验,艺术家深入访谈个别故事,并以编导式摄影构思摄影叙事,运用三联屏影像重构现实与想像融合的景象,开启与大众的对话和理解。

周庆辉,《应许之地:天使星之一》,2023,喷墨输出、物件、访谈,235公分×308.4公分;164.6公分×124.6公分×2件。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沈昭良《台湾综艺团》纪录全台庙会庆典、婚丧场合中的特有的表演团体,将台前幕后的黑白影像与霓虹舞台车空景并置,梳理表演与习俗的交融脉络,映现台湾庶民文化的特殊景况。

沈昭良,《台湾综艺团》,2005-2023,艺术微喷、影片,尺寸依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刘振祥《暂时.风景》以空拍机高空视角,捕捉庙会酬神建醮的过程与场景,祭典中的人群、供品与队伍形构成神秘的几何地景,这些仪式场合承载着人们对神圣的集体想像,在短暂的现实瞬间凝聚深刻的信仰叙事。

刘振祥,《暂时.风景》,2024,艺术微喷,176公分×136公分。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作为马格兰摄影通讯社成员的张乾琦,以《马格兰人》记录在新闻与纪实摄影史的重要前辈,他们身穿关于数位警语的T 恤,象徵纪实摄影在技术变迁与世代交替中的挑战;本次亦展出北美馆典藏其作品《在路上》,以影像结合声音叙事,引领观者回望其摄影之旅。

张乾琦,《马格兰人》,2007,银盐相纸,126公分×167公分。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凯萨琳.欧佩《现代主义者》,以852张静态影像组成的影片,由欧佩的旧金山艺术家朋友扮演一位社会边缘人,藉由纵火行为表演,及烧毁的现代主义建筑新闻报导图片,呈现反乌托邦和后末日世界叙事,探讨当今全球动荡的环境、政治与社会议题。

凯萨琳.欧佩,《现代主义者》,2017,影片,21分44秒。图像由艺术家、洛杉矶Regen Projects画廊及纽约、首尔、伦敦立木画廊提供。


:反映摄影者的内省与感知

透过相机裁切的现实片段,揭示观看的深层意识,也反映摄影者的内省与感知。

森山大道《记录:台湾》以直觉快速捕捉台湾街景的风貌,以其代表性的高反差、粗颗粒与倾斜失焦的黑白影像构图,带着深刻的视觉印记,亦反映社会变迁与文化流动的历程。

森山大道,《记录:台湾》,2011、2014,数位输出,100 公分×150公分。图像由艺术家、 Akio Nagasawa及亚纪画廊提供。

森山大道展出现场,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西野壮平交织身体经验与环境的图谱,《山线,富士》将其漫游城市所见不同视角的风景影像,拼组成具多向度的人文地貌;另透过曝光GPS记录日常行走的轨迹,以光点纪录个体与城市之间的连结与脉动。

西野壮平,《山线,富士》,2021,喷墨输出、相纸,227公分×152.3公分。图像由艺术家及伦敦Michael Hoppen画廊提供。

出自对于百年后人们如何看待现在记录的好奇,全明远《时空胶囊—VR摄影计画》以虚拟实境整合技术,再现台湾着名的市集、观光地标和大型活动的纪实影像,观者透过头戴显示装置重返既熟悉又陌生的特定时空,从封存的视觉叙事中延续身历其境的体验,进而探索过往与想像未来。

全明远,《时空胶囊—VR摄影计画》,2020,VR 装置,尺寸依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安娜.里德勒探讨时间、记忆与数位媒材的关係,《昼夜曲》透过AI生成夜间绽放的花朵影像,以非人类的时间呈现生命的韵律,开展自然与数位影像融合的感知维度。

Melody TU 採访拍摄

Melody TU 採访拍摄

罗晟文关注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生存关係,《Watch Out》透过看似诗意的风景影像,引领观者寻找藏匿其中的— 那些根据路杀动物残躯设计的珠宝,凸显现代公路与生态栖地的矛盾,促使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关係。

罗晟文,《看路》,2024,寻宝游戏:摄影、录像装置、珠宝饰品、印刷品,尺寸依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提供。

Melody TU 採访拍摄


时代剧场:当代影像的複数演绎

展期|2025.03.29-2025.07.13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3A、3B展览室  

展览期间规划有座谈系列、、等活动,由艺术家、策展人、影像评论人带领观众探究当代摄影的创作观。详细活动讯息请参见北美馆网页。

延伸阅读:

《水泥动物园》现身北美馆!儿艺中心带大人小孩一起创意认识静物画Art Talk|北美馆《黑潮:赖纯纯回顾展》专访:将世界变成一座模型!融合纸雕与摄影 北美馆 展览5大看点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