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精品交织在文化脉络里生命故事,以阿美族工艺谱写生活之美

来吧来吧,就这样住下来吧!

採访的那个週末恰好是与丹麦多元生活品牌 Frama 联合快闪的日子。随处可见的工艺品与古老文献书籍,交错在木製的架子或长椅上,整个工作室给人一种幽静的气息,挥别了外头大街上的繁忙,让每个到访门店的人们,有个空间可以静下来,好好了解产品的故事与渊源,呼应品牌名称在阿美族语中的意思。

Kamaro'an 与丹麦多元生活品牌 Frama 联合快闪首日,店内充满清爽香气,工艺师在店里手作,人们在店里翻阅书籍,惬意舒适。

每个创作者开始创作的原因都不太一样,有些人是从小就对设计充满兴趣,有些则是在某个瞬间发现了自己的热情。Imay 放下手中的针线,侃侃而谈:他笑说:

位于台北的。

Nacu 表示: 

编织的相关书籍。



延伸阅读:

独家专访|巴黎圣罗兰博物馆总监 Elsa Janssen:



闲话家常就是动力来源

当我们提起灵感,往往会想到一些大师创作、美术参考等等,但更多的时候,最真挚的灵感其实是来自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像是家乡的土地、日常的习惯,甚至是某个童年记忆中的角落。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些细腻的文化印记,或许会不小心渗入作品里,成为风格的一部分。也许是一片曾经奔跑过的山林,一场传统祭典的热闹场景,或是某种老家的气味与色彩,影响创作也为作品注入一丝熟悉的温度。

云帆笑说:我望向右边的 Imay,他指了指我身后的一颗灯:

浪草灯。

Nacu 分享:Imay 点头补充:Nacu 接着:Imay 说,他们工作时的聊天内容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像是今天煮了什么、吃了什么。云帆则在一边打趣地说,他们聊得越起劲,手动得越快,编织起来更有效率。 

最受欢迎的皮革三角包。


生活经验的时空累积

对不少人来说,包袋是一个私密空间,不论是每天随身携带的必需品,还是随手放进去的一封信、一个小纪念品,它不只是装载物品的容器,更承载了个人的习惯与期待,像是一个无法被衡量的宇宙。而在设计时,不晓得工艺师们是否也会思考空间的层次,或是如何在有限的範围内创造更多可能性?云帆思考了一下:

包袋在长椅上晒着太阳,每一颗都有自己专属的色泽,等待有缘人来把自己接回家。

Nacu 也说,所做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物件,像是藤器或一些家用器皿,在创作时就是很自然地让这些生活记忆灌入,并非刻意为之。Imay 接着继续说: 

Kamaro'an House 的空间除了是工作室,也像是个迷你展厅,利用作品传递文化故事,让人有种走进邻居阿姨家的感觉。


把土地故事编进包里

的作品总带着一种独特的气息,像是能把土地的故事悄悄编织进设计里。如果要选出一件最能代表他们对这片土地情感的作品,Nacu 说他会选轮伞草编织,因为那是他第一个学习的作品,当时就在自己家做的,是他探索文化与手工艺的开端。云帆则分享,自己很喜欢草木染系列,利用薯榔、槟榔等天然植物染色的编织包,依照季节、温度、太阳日照等製作时间当下的因素而有不同的效果,让每一颗包包都成为一则独立的故事。

花器摆设。

未来会把亚洲人熟悉的米食文化放入作品中,再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或器物,整理成小册子、展览推广出去。而花莲的工作室,则会慢慢茁壮成一个文化的聚会所,摆放古书、资料,以及团队在做田调时搜集到的物件,让每个对岛屿、海洋或原民文化有兴趣的人们,都能更方便地接触到这类文献。

工作室一隅。

工作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气氛轻鬆又带着思考的重量。对来说,创作从来不只是设计物件,而是一种与土地、文化、人群连结的方式。他们不急着定义自己的边界,而是希望透过材料、技法和故事的交会,让每件作品谱出自己的故事。 

未来会把亚洲人熟悉的米食文化放入作品中,再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或器物,整理成小册子、展览推广出去。






本次受访者为品牌设计师云帆,以及两位阿美族的工艺师,分别是来自花莲丰滨乡港口部落的 Nacu Dongi,从小在大自然和海洋的环境中成长,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与文化,以及来自花莲县丰滨乡静浦部落的 Imay‧Apong(伊麦‧阿蹦),目前是实习海女,并与 Selal 共同学习部落生活。


Kamaro'an

106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三段11巷2号

www.kamaroan.com/posts/ss25-rice-fields

FB/IG

延伸阅读:

独家专访|走进瑞典设计师 Gustaf Westman 的工作室,用设计诉说日常生活的幽默可爱独家专访|巴黎圣母院礼拜椅设计师 Ionna Vautrin: 独家专访|巴黎人气餐酒馆:汇集全球主厨驻店创作与自然酒共谱美好的初夏回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