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馆《黑潮:赖纯纯回顾展》三大看点!走入光与色彩的美好精神世界

存在与变化为生命与自然的本质。就是的无限延续,存在的实质就是无限的变化。 ——赖纯纯

从平面延伸至複合媒材等不同形式,赖纯纯的作品总是保有悠然与自若,藉由满溢着光与色彩的视野,传达生命存在与变化的哲思。3月1日至5月25日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二楼正式开幕,展出艺术家赖纯纯横跨各时期的複合媒材绘画、立体雕塑、空间装置,以及创作历程的相关档案与文件等,完整呈现艺术家的美学精神与创作历程。

子题,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认识艺术家赖纯纯

除作为艺术家早期创作的启蒙观点之一,也是其创作生涯不断探究的提问。赖纯纯的作品从不设限,无惧地探寻世界于心的触动,化为造形。

赖纯纯(1953-)出生于台北,自中国文化学院美术系(今中国文化大学)毕业后,1978年取得日本多摩美术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赖纯纯,《阳明黄昏》,1975,油彩、画布,113 × 163公分,艺术家自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1975年大学毕业创作《阳明黄昏》,在完成后经指导教授廖继春细心修改,使其领略到色彩即为表现主体的可能;随后赴日本学习,建立了日后空间创作的基础观念。

1980年代,她接连于(1986)、(1987)等重要竞赛获奖,并于1986年成立推展前卫艺术,不仅是台湾的先声,也影响多位强调实践精神的创作者。2000年代起,赖纯纯开始大量投入公共艺术并发起台湾女性艺术协会,2007年后,再将生活与创作的重心转向台东都兰,企盼让更多艺术翩然的想像于东海岸盛放。

赖纯纯,《月光下女妖漫舞》,2007,压克力颜料、画布,193.5 × 86公分、193.5 × 130公分(×2),艺术家自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赖纯纯的早期创作将油画颜料延伸至画布边界、或加入版画的拓、印手法及木板、纸张等複合媒材,往后则运用可同步表现抽象结构与色彩自由度的透明材质,用以强调光线与立体关係。随着时间推移,她也更加明确地从原先对二度空间的思考,延伸到对三度空间的想像,在物件、材质、颜色、形体的转化中,探索存在与变化的理念,并显露出她个人明亮而自由的独特内蕴。

延伸必读:

北美馆《黑潮:赖纯纯回顾展》专访抢先看:


流动与循环:三大看点

回顾展由策展人张晴文策画,展览标题以为名,呼应艺术家从1980年代起透过和多变的色彩树立自我风格,同时藉黑潮的流动性与循环的力量,反映出赖纯纯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与探索,变迁、重生与寻找和谐的过程。

展览透过四个子题梳理赖纯纯1980年代至今的创作脉络:、、、,试图回望她自低限主义的精神观念至个人主体的追求,再至海洋美学与人文脉络之连结,与公共艺术的社会性等议题,多面相地折射出艺术家对于文化、身分与生命的探索核心。

看点一:坚持创作的原创性,确立个人风格

子题展示赖纯纯早年师承廖继春、日本及纽约学习阶段为起点的绘画作品,以及1980年代开展出个人风格的系列。她在此一时期的创作深受林寿宇启发,在造形与观念上探索空间与存有的向度,其代表作《无去无来》(1986)以圆形切分的八块压克力板组合,并使用红、绿、黄、黑等色相成为环境场域装置,藉由捨去雕塑的恆定而成就空间的变化。此外,本次也特别将其1986年获得优选作品《讚美诗》拆分于各展间,回应黑潮的流动意象,并企图打造有别过往布局的视觉风貌;观者在行走游移中,也可窥见一与多、有形与无限之间的辩证。

赖纯纯,《无去无来》,1985,有机玻璃、环氧树脂,尺寸依场地而定,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子题关注赖纯纯1990年代初起,重新受到东方美学与自然素材启发的绘画及装置创作。这段期间她的绘画採取拼贴手法,例如《天仪》(1989)等作品结合中国书画的卷轴形式,但不拘泥于结构的规範。立体作品则多从媒材语言出发,找寻自身与土地的关联。《心器》(1997)结合雕塑和行为展演,表现佛教心经的教义;青、红、黄、白、黑的佛像,象徵着元素五行及构成空间的五方,除表现出富有空间张力的叙事外,也暗喻社会性的观照与回返自我的沉潜。

赖纯纯,《心器》,1997,塑钢、铅皮,尺寸依场地而定,国立台湾美术馆典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看点二:从色彩提炼,触动生命之源

子题以三个展间呈现2000年之后赖纯纯重回色彩的种种创作。此时颜料的独立表现,呼应着她内在女性觉醒、于都兰长住之后对于自然更为深层的嚮往和安住的心境。太平洋以其纯净、无尽敞开的本质,对她示现宇宙的存有与变化。例如,系列为彩色环氧树脂泼洒滴流在镜版之上构成的诸多画作,将光线、水分、色彩、物相融合于抽象的画面之中,展现出富饶、充满生活感的肌理。《奇花仙境》(2019)等大型雕塑延续使用彩度及明度较高的原色,透过色彩本身的直观性和表现性,藉此传递对于女性觉醒的自信,与似花朵般绽放的自然礼讚。

赖纯纯,《奇花仙境》,2019,空间装置,尺寸依场地而定,艺术家自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艺术家也将在本次展览带来两件新作,包含展览同名作品《黑潮》与《黑潮流光:边陲的无限可能》。前者利用心型的压克力雕塑,回应她自1995年起的系列创作,藉由媒材的透明特性,折射出色光的斑斓绚丽及海波的轻盈柔软。后者则透过压克力、漂流木、钢雕与镜面的组件,搭配光源塑造出空间肌理中的相互叠映与反射,同时也体现出艺术家于背倚山脉与面俯太平洋的都兰,每日放眼的景象变化;彷若消融了原有的疆界,暗示一种更为自由、流动的自然意识场域。

赖纯纯,《黑潮流光:边陲的无限可能》,2025,空间装置,尺寸依场地而定,艺术家自藏。图像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看点三:开展自我,艺术作为公共实践的可能

子题则配合年表梳理赖纯纯不同时期的创作相关档案与文件,并聚焦于SOCA现代艺术工作室。作为90年代盛极一时的滥觞,SOCA的创始核心成员、学员们也先后活跃于艺术领域,对台湾前卫社群的引领、国际交流的促进具备先行作用。2000年之后,赖纯纯更透过各地的公共艺术竞图开拓视野,不仅让她的创作屡有新媒材的尝试与挑战,同时使她与这片土地的联繫日益紧密。除此之外,她在同一时期发起作为社会参与的多元推动迹痕——艺术,不仅是赖纯纯对生命的践行,更是她带着理想投射自我与投身社会的坚定追求。

由庄普设计的SOCA开幕展文宣。

黑潮:赖纯纯回顾展


黑潮:赖纯纯回顾展
Jun T. LAI: A Retrospective

展期|2025/03/01-2025/05/25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二楼2A&2B 

展览将于3月22日、4月19日、5月3日规划有展览漫游活动,分别由策展人张晴文、独立文字记者吴垠慧、艺评人许远达,带领观众一同凝观艺术家灵动明灿的创作观。

更多资讯

延伸阅读:

北美馆《黑潮:赖纯纯回顾展》专访抢先看:将世界变成一座模型!融合纸雕与摄影 北美馆 展览5大看点2025北美馆展览一次看 | 2档重量级国际大展、6档跨世代台湾艺术家个展与压轴台北双年展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