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音×无独有偶《甜眼泪》,童话包裹的女性原欲|两厅院驻馆艺术家幕后揭密 I

郑嘉音与各有专擅的友人们联合创立二十余年来,製偶,操偶,无物不成偶的实验精神,在剧场空间营造形体与物件的前卫美学。

郑嘉音形象照(国家两厅院提供/摄影:林轩朗)

近年他们受邀成为两厅院驻馆艺术家(2023-2024),是两厅院史上首度邀请驻馆,为台湾艺文环境共同探索的工作方法。这段期间,与金钟编剧詹杰合作的最新作品《甜眼泪》,也即将在2025 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与大家见面。


串接小美人鱼、白雪公主、糖果屋意象,挖掘内心深层的冲突

潜藏在台湾众人记忆深处的一记警醒,可能源自一九八○年代末,发生在屏东枋寮的真实社会案件:一名女性杀人犯,将毒物伪装为糖果,连续随机杀害了七名学童。

詹杰曾花时间田调此案并採集素材,在两厅院担任驻馆艺术家时期(2021-2022)製作声音装置展览。这次他以编剧身分与无独有偶合作,不仅延续对女性加害者心境与处境的探究,也因为的特殊,展现与过去写实风格不同的剧本面向。郑嘉音说:

2024年12月开放工作室,郑嘉音×无独有偶《甜眼泪》试演(国家两厅院提供/摄影:朱特)

剧本以三个童话故事──小美人鱼、白雪公主、糖果屋的元素,去串接整个事件。前期研发的时候,无独有偶的工作方式有如 hashtag,知道很多童话影射着人类内在深层的冲突,他们先把童话相关的意象提取出来。例如从美人鱼的故事提取出,从糖果屋的香甜,想像会吸引。接着利用废材快速做出,给一些情境让演员即兴发挥,实验看看意象在舞台上的排列并置,会产生什么关係;或是改变戏偶的比例,也会产生某些讯息。如同自由书写般,在排练场上开放碰撞的空间,希望作品呈现的是直接的感受与联想,而非要理性看懂故事发展的情节线。

《甜眼泪》另外虚构出犯罪者女儿的角色,透过女儿回忆碎片的视角,去看妈妈怪异的行为。艺术总监郑嘉音是如何看待母女关係,并把它运用在作品当中呢?

2024年12月开放工作室,郑嘉音×无独有偶《甜眼泪》试演(国家两厅院提供/摄影:朱特)


从更好的作品到更好的环境,驻馆经验共创

在《甜眼泪》深入心理的微观之外,通过两厅院驻馆经验,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也将目光望向宏观的表演艺术产业。

2015年联合国提出17项永续发展目标,2019年英国国家剧院发布剧场绿皮书以来,两厅院致力推动剧场长远发展的可能。这两年,无独有偶展开阅读,聆听讲座,并参访台湾不同剧团、布景工厂及学术单位。他们不仅调整剧团自身的工作方式,也将心得撰写成,献给台湾剧场美术製作相关行业,以及剧场中的各个角色。

郑嘉音(摄影:林韶安)

郑嘉音分享:除了与环境相关的戏偶设计、製造、採购、演出与退役,他们更有机会关注团队本身的状态与运作。她说,

更重视一起工作的人,有没有好的教育成长机会,或者设备是不是安全。从作品深入心理,也从作品回到外围环境,整合资源与经验。毕竟投入表演艺术创作的大家,都希望剧场可以长长久久下去。


延伸阅读:

李屏瑶《仙女三重奏》,为台湾女鬼写故事|两厅院驻馆艺术家幕后揭密 II光影与偶戏的魔法师 石佩玉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