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绿星餐厅以95%国产食材打造循环料理,开幕菜单重现台湾人的办桌饮食记忆

以探索台湾食材为使命的米其林绿星餐厅(HOSU),在2023年9月挥别了餐厅旧址后,历经近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在近日宣布于仁爱路新址重新开幕。餐厅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展现台湾食材、文化的精緻料理,并以为主要概念、结合供应商、生产者为目标,开展了全新的餐饮道路,更在2023年获得米其林绿星的肯定。

米其林绿星餐厅(HOSU)重新开幕。

延伸阅读:

2022夏季全新菜单以台湾海味物产诉说岛屿跟海洋的故事


循环理念的源头

关于的循环理念,或许要从主厨李易晏(Ian Lee)的厨艺人生开始说起。五岁前他与祖母同住于云林元长乡,深受家庭食物风味的熏陶,开启了这段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成长经验,除了与家带来深厚情感,也奠定了他对自然与在地的重视。虽然没有接受正统厨艺训练,却凭藉走访产地、贴近土地的方式,深入了解食材来源与特色,将台湾食材巧妙融入西式料理中,展现出对在地资源的创新运用,这也为他后来对概念的实践打下根基。从创立起步,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料理风格,并在成立后,将理念深化为品牌核心,结合供应商与生产者,携手打造一个友善土地、永续经营的餐饮模式。

主厨李易晏(Ian Lee)。
从创立起步,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料理风格。


从食材到土地完整循环的美味哲学

延续如此理念,将循环融入每一道料理与每一个步骤,重新定义了精緻料理的价值。尤其是 Fine Dining 常面临的困境,好屿选择以全面性的技法,实现食材的完整利用,像是将蔬果边角熬成高汤、蛤蜊汤汁浓缩成酱料,或是将蔬菜皮乾燥磨粉呈现在菜色中,而外型不完美的食材则可透过发酵、腌渍保存,成为菜品的元素之一并以不同形式重回到餐盘。

将循环融入每一道料理与每一个步骤。

不仅如此,好屿也将延伸至食材的生产过程,与有机农家合作,将餐厅厨余回收为堆肥,栽种出餐厅所需的原料,将过去我们常听到的进化成为的循环。设置的能将果皮蔬菜经由蚯蚓分解后转化为养分,再送往合作农家使用,进一步推动友善土地的可持续农业。更计画在2025年将所选用食材超过95%来自台湾本土,除了能减少空运与船运的高碳排食材,并导向优先选择本土优良农家,持续朝超过85%的无毒农业与有机食材比例迈进。Chef Ian 的愿景不仅限于,还希望吸引更多台湾餐厅加入这场循环计画,让这个美好理念被传递扩散。

更计画在2025年将所选用食材超过95%来自台湾本土。


空间传递的温暖

全新空间同样延续的概念,打破一般 Fine Dining 餐厅带来的拘束、严谨的氛围,由设计师高周骏亲自操刀。餐厅位置紧邻巷弄街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庭院,翠绿的台湾原生五叶松随风摇曳,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玄关的柜檯是以台湾传统灶台为原型打造,用餐空间前的门槛、传统的墙角、花砖墙将夕阳剪影洒落空间,处处都有着传统台式建筑元素,带着宾客回到一般的熟悉与温暖。

全新空间延续的概念,打破 Fine Dining 通常带来的拘束、严谨的氛围。
餐厅玄关。

用餐空间则分为三个区块,其一为紧邻开放厨房的板前位置,念旧的主厨将过去旧空间的木料成为吧台桌面,搭配上台南的订製高脚椅,延续了材质的生命与旧空间的回忆。第二个为主要的用餐桌区,使用来自台南的订製餐桌、餐椅,同样也藏匿着呼应台湾的元素,像是来自花莲的蛇纹石桌面、办桌文化中的圆桌、手工藤製品等等。壁面则使用加入研磨牡蛎壳粉末作为涂料,不仅能防潮,还带着天然的纹理与色泽,为空间增添一股生气。最后是保有私密空间的包厢,可容纳8人,满足不同的用餐需求。

主要的用餐桌区。
包厢空间。

除了空间,在餐具器皿上也与台湾、香港职人们合作,像是来自莺歌的的订製饭碗、的主餐刀、来自香港的山海餐盘,甚至连空间都有专属香气,由为餐厅打造的香氛。种种细节紧扣着的理念,无一不体现了与的精神。

的主餐刀。


重新开幕的

此次重新开幕的菜单虽然看似西餐的 Testing Menu,内容却是贴近台湾传统的办桌形式,从拼盘、冷前菜到热前菜,每一道都承载着台湾的饮食记忆。呼应贴近的精神,将过去 Fine Dining 搭配麵包的惯例改以台湾人熟悉的穀物作为主食。主餐以满载山海川原滋味的当季食材为主轴,展现收穫的喜悦;甜点则选用应季素材,自头到尾,都希望能唤醒在地食客的童年记忆,同时让外国客人在一次用餐体验中感受到台湾的食材之美与文化故事,在如家般的空间里,品味与众不同的台湾风情。

此次重新开幕的菜单虽然看似西餐的 Testing Menu,内容却是贴近台湾传统的办桌形式。


前菜 Amuse bouche

以台湾产螃蟹製成,并取螃蟹形状做成薄饼夹着螃蟹肉以及传统小吃。也有外省族群入秋品嚐蟹宴的意涵,因此也添加少许的传统绍兴醋作为提味。

结合台湾传统乌鱼子搭配白萝蔔的经典前菜,呈现属于闽南族群宴请贵宾办桌必备佳餚。转化白萝蔔为萝蔔小球,迸发的汁液搭配烘烤过的乌鱼子,是记忆中办桌的美好风味。

以老菜脯製作的酥脆塔壳,盛载油封鸭肉、鸭血慕斯和自製鸭火腿,再搭配韭菜与柚子果肉,结合两种不同发酵而成的酱汁,完美诠释客家族群的风味。每一种鸭肉製法都带来独特的口感与记忆,像是法式油封鸭腿的香气,与新竹韭菜炒鸭血的熟悉味道相互辉映,加上老菜脯的醇厚气息在鼻腔中久久不散。

这道料理灵感来自越南蛋饼,将其解构再创作。取姜黄香气的酥脆饼皮为基底,搭配越南料理中常见的香草,结合台湾产的生态虾和三重特製的鱼露,展现新住民越南族群的独特风味。清新的草本香气与海鲜的鲜美完美融合,层次丰富迷人。


冷前菜 Cold Dish

传统阿美族的渔夫会将当天捕捞的海鱼生切,搭配用海水和小米辣椒製成的一起享用,这样的吃法展现了海鲜的鲜美与盐辣的刺激,同时带来最原始的风味。主厨选用了来自屏东满丰定置渔场以友善海洋的方式捕捞的鱼生,为了提升风味,特製了,使用发酵小米辣椒、米麴和盐水发酵一週製成,带有自然发酵的气息,让传统的野味渔夫料理变得更加温和且富有层次感,且充满新鲜感。

选用台湾近海捕捞的章鱼,经过长时间的烹煮,使之变得柔软却又保有咬劲。接着将章鱼切成薄片,精细的摆放在盘中,为打破常见口味的习惯,因此主厨缀以苦、酸、涩味的酱汁,让苦味带来浓郁的海洋气息。最后洒上少许海茄苳粉,这是生长在红树林潮间带的海生植物,具有抹茶和海藻的风味,再加上淡淡的海风鹹味,为整道料理增添了更多层次。


热前菜 Hot Dish

台湾传统的办桌料理中一定有的羹汤,多样的蔬菜、食材飘蕩在浓郁的芡汁中,醋的酸气、胡椒的馨香,与食材经过一同烹煮后美妙至极的鲜美汤头。主厨将台湾产黑鳗鱼直火烘烤,搭配大量蔬菜,并以红麴的甘、康普茶醋酸作为底蕴,成为有点熟悉又有新意的羹汤料理。 

既然是,那么就不能少了,这同时也代表着的谐音。挑选红羽土鸡的胸、翅、腿等部位结合,呈现鸡肉、鸡翅的料理呈现,展现好屿专属的鸡肉双重奏。鸡翅填入发酵香菇、翅小腿肉与香料,低温油炸后烘烤在直火碳烤,呈现台湾土鸡的弹牙、香菇鸡汤的隐味。

主菜 Main Dish

此为米饭、来米做的粿还有包着蜗牛和小米的小米粽的主食盘,同时也代表了台湾的多元主食,承载着不同族群的饮食文化。

代表了在办桌宴席菜中不可或缺的猪蹄膀,他象徵着圆满与丰收,并搭配上传统酸笋,这道菜有着发酵酸香、浓郁酱香、肉质软烂以及油润胶滑。主厨将传统猪蹄膀改造,保留下酱香和酸香,改用乳猪搭配自家发酵的酸笋,并加入花莲的有机百合根与青江菜,也有期望延续团圆的文化氛围的意思。

在办桌宴席中如果上了鱼,就代表宴席即将结束。主厨选用澎湖的,搭配传统天然腌渍的破布子,再加入台湾国产的瑞可达起司与文蛤,完美结合秋姑的独特口感、瑞可达的清香乳味,以及破布子特有的风味,最后淋上姜油,葱姜香气再度扑鼻而来。


甜点 Dessert

办桌鹹食结束,就是冰品甜点上桌的时候。主厨选用酿酒后的酒梅,保留果肉,作为风味的增色。以乾净水域生长的大叶田香、恆器製酒的酒梅、台东初力酿的三年小米酒粕製成如 Sorbet,带有八角、梅子、甘酒风味,成为美好的清口前甜点。 

主甜点 麻荖代表着延年益寿、好运到来的传统甜点。甜点主厨将传统作法作细微调整,保留完整的酥香、麻香,并且搭配时令的栗子与冬果花生,小小球的冰淇淋,将台湾各色甜点集合,来传递。

茶点 Petit four

选用台湾秋日盛产的水果,有口感与风味独特的柿子,与水份充沛、甜香爽脆的水梨,再添加姜糖的辛辣甘甜,与九层塔草本芬芳所製作成小的点心。 

爱玉,是台湾原生种重要的物产,也是台湾人共同的味觉记忆。使用矿泉水与巨峰葡萄汁洗爱玉,让爱玉的风味层次昇华,搭配洛神冰沙,作为的结尾,在冰凉清爽中迎接月色。


好屿 HOSU

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四段300巷20弄17号

营业时间:週二至週六(第一时段 18:30;第二时段 19:00)

套餐价位: NT3,480起(另计10%服务费)

Inlin inline.app/booking/hosu

FB/IG

延伸阅读:

2024圣诞跨年餐厅推荐—新主厨上任,同步推出耶诞限定盛宴、复古之夜跨年派对蔬食餐厅开幕!融合多元文化创作地中海风格菜色、巨型玛德莲礼盒,让fine dining 等级食材走入日常《黑白大厨》安成宰唯一海外餐厅,重塑韩食艺术体验展现传统与创新的味蕾之花屏东新派欧陆餐厅:产地食材优雅变奏,国境之南绝美轻盈 fine dining 体验高雄米其林一星中餐厅,打破传统框架推出独创粤菜板前料理台北米其林一星晚夏菜单轻盈上桌,透过食材本质真味描绘山海美馔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