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疑论者的通灵观察《月老营业中》、出版社/三采文化
关于月老开示的7种姻缘类型,首先第一种是类型的姻缘。
月老说,人只要想要改变生活、想要迎接新的生活,就会展开一个新的世界。所以如果正好有适合的两个人都想要进入新的生命状态,这两个人就会被排进系统里,透过电脑把他们配对出来,再交给月老盖章批准,接着祂就会安排相遇的情节。
所以,任何人其实都可以随着意愿创造出新的感情事件,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限制。一个人可以选择什么感情都不要,也可以选择要有很多感情,只要电脑能配对的出来,而且在月老的能力许可内,那就能办到。
一般人去庙里拜月老求到的就是这一种,而且月老大力推荐拜拜很有效,因为祂还是比较喜欢用正规的方式来做事。
月老又说明,姻缘对应到一个人的内在状态,以及内在的开启程度,各式各样的感情关係就是在检验人处理感情的能耐,以及他们愿意接受的挑战。
月老这样形容:人一生的感情,就好像去上地球村(对,祂真的说地球村),你可以选择上一堂课就好,也可以选择上很多堂课。有些人不喜欢太多的感情关係,但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複杂而缤纷的感情世界。
无论如何,这些选择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状态,以及他个人的想望。
月老的角色就是帮忙看一下大家递交的申请书,祂觉得可行就帮你打个勾,然后再去设计相遇的桥段。
接着,第二种是。这种情况是,伴侣双方对世界都有某种奉献服务的使命,那么神明就乾脆把这两个人组成一队,让他们互相协助,把服务的效果最大化。
在现实中常见的实现方式,就是夫妻或伴侣从事同样的工作,比如说在同一家公司或是同一个行业,而且双方会维持一种在工作、生活和情感上都很紧密的关係。
我举手发问,这种姻缘,就像是总统和总统夫人那样的关係吗?
月老回答我说,没有那么大啦,通常就是一个公司或小店的老闆跟老闆娘,或者夫妻都是神职人员那样。既然两人都有服务的愿,那就这样安排,让他们可以交流资源,在日常生活上又能互相照顾。这么一来,他们想做的事情就能运作得更顺畅。
第三种是类型。这种属于因缘相逢,是菩萨安排的实现。
比如说,你真的很希望跟某个人在一起,所以上辈子许下这样一个愿,那么这辈子菩萨就圆你的梦,让你们有机会一起经验一些事,也藉由这个过程让你的祈愿做个完结。
这一类的姻缘通常比较短暂,可能会是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的能量交流,很快又分道扬镳。
时间之所以短暂,是因为一旦时间长了,人就要开始做功课了;但这种姻缘不是一种功课,而是你之前种下的祈愿种子在现世开出的一朵花,是一种。
虽然短暂,但这种类型通常是相当美好的情感(或甚至肉体)关係,分开后,彼此对这段感情也不会有什么罣碍或想念,只会觉得是一段美好的人生体验。
第四种是类型,也就是在个人出厂的上面,一开始就被填好了某个人的名字。
这种类型到底是谁安排的,月老说没人知道。而且不只月老不知道,祂说整间庙里的所有神明,就连菩蕯都不知道。对月老来说,这种就是无法变动的设定,想改也没办法改。
听起来很浪漫,好像缘定三生,但是这种姻缘跟现实生活中是否幸福美满其实并无关联,只代表这两个人是注定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但是在一起之后过得怎样,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关係会维持多久,也没有保证。
这一种姻缘的结果,有很幸福的,但也有互相毁灭的,当然也有跟其他人状况差不多的。
再来是第五种和第六种是类型,这两种概念基本上一样,所以一起讲。
这两种是姻缘里的最大宗,是神明在安排时的首要选项,简单来说,就是把具有因果关係的两个人凑在一起。由于每个人累世以来,都跟数不尽的人有各种因果,所以不怕找不到人选,对神明来说不太会出错,是轻鬆愉快的工作。
但是因为配对出来的两个人之间存在因果,所以这两种姻缘都是功课型,两个人会互相成为对方的难题。让这样的两个人再次接触,就有机会透过彼此学习自己的人生功课。
那第五种和第六种的差别在哪呢?差别在于当事人的意愿,但我觉得这只是定义问题。
如果现在是其中一方去求姻缘,月老主动帮你从因果关联人物中选出一个来跟你搭配,那就是第五种姻缘;如果有因果关係的两个人正好都在差不多的时候求姻缘,那月老就顺水推舟把你们凑成一对(反正你们本来就是因缘人),这就是第六种。
第五、六这两类的重点在于。
换句话说,可能两个人在关係的过程中都会有些痛苦,但痛苦正是重点,毕竟不经历痛苦就学不到功课了。
听起来很像婚姻,也的确是这样,大多数人的婚姻都属于这两种状况,相爱相杀,但也互相成就。
更明确来说,表面上虽然是相爱相杀,但背后的目的终究是为了互相成就对方的功课(不过参与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两种姻缘通常会有一种常见的结果,就是当双方都完成功课之后,他们就可以决定接下来的感情状态,可能选择终老,但当然也可能选择分开。
不过,因为这时功课已经完成,就算分开,也通常是很平静的。如果两个人分开时可以是这种状态,那就表示他们所学有成,值得恭喜。
第七种是(欸不是)。
这一种是为了报恩才出现的,比如说,一方在过去世曾经受过某种恩惠,那在这一世就以成为对方伴侣的方式来回报。
但是月老补充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这个类型的姻缘愈来愈少了。因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报恩,有点不符合比例原则,神明开始觉得这样操作太过头了(我忍不住想像祂们有一个业务检讨会议,这一题被拿出来投影在白板上讨论)。
月老又说,现代的报恩需求通常都改用别的方式实现,像是朋友、亲子、事业上的贵人等等,也有可能是宠物。
总之,报个恩就以身相许,也许真的是太累人了。
月老说明了人世间姻缘的类型,祂会把符合特定类型的人凑对,安排相遇的情节,但遇见之后的故事仍然要看双方的造化。月老向我表达了好几次,祂并不能安排整个故事的发展—一段爱情故事,其实是月老和故事主角双方的。
以譬喻来说,月老的工作就好像是在撰写一篇爱情故事的开头,而后面的发展得由主角自行决定。
延伸阅读:
中秋节求姻缘最有效!全台13间拜月老超灵验的庙,脱单参拜攻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