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为学专家:沟通效果最好的人,都懂在说话时

国着名行为学博士黛安·汉弥尔顿(Lachlan Brown)近期在《富比世》发表了一篇文章,于文中强调了在谈话中的力量。黛安过去40年来专注于开发好奇心、知觉力、情绪智商与行为科学,并着有5本美国畅销书,被誉为是业界的思想领袖。她致力于提高人类好奇心,来激发企业的创造力、提升员工参与度,以及减少公司的内部冲突。

黛安目前在美国多间大学开课,某次她在卢森堡商学院(LSB)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时,她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黛安还提到,她曾经看过某位人资寄给朋友一份面试对话要点,里面写满了该讲的话,以及该如何表达的诀窍。这让她不禁怀疑,我们是否常常照着一个无形脚本进行对话,以致于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为了填满对话空白说的话,反而模糊重点

沉默,有时候感觉就像被聚光灯照在身上一样,让人不舒服。黛安表示,人们往往试图填满每个对话的。大家通常认为,聊天不能出现尴尬的沉默,尤其在进行採访的对话中沉默,往往会让人不自在。对外向的E人来说,要让谈话继续进行,他们就必须插嘴说点话,有时候甚至会偏离原本在讲的话题。

黛安分析,这种为了填补空白所说的话,只会模糊对话重点,让双方更加困惑。卢森堡商学院学生也向她坦承,如果面试时对话停顿下来,他们会觉得有压力而强迫自己说点什么。学生们担心,沉默会让人显得犹豫不决。

然而,多年的观察下来,黛安意识到,让对话喘口气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进行採访时,适时的停顿下来,可以给人一种深思熟虑与镇定的感觉。同时也给对方沉澱的时间,让他们好好消化一下接收到的资讯。

停顿的力量,比说话更强大

黛安表示,过度解释其实会降低沟通的效益。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显示,人一次能处理的资讯量是固定的。当对话中充满着解释句子时,听众常常会分心或恍神。

有效的沟通,并不代表用大量细节让听众不知所措;而是凸显你的对话重点。当你说出一段重要观点后,试着停顿下来,让每个人都有时间消化,这能让你要传达的讯息更清晰、更令人难忘。如果可以善用停顿,就能製造对话的抑扬顿挫,让你的下一句话更有力量。

黛安在课堂中,总是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把刚听到的内容重新叙述一遍。黛安表示,这个简单作法可以帮助她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她所说的内容。适时停下来思考说过的话,可以帮助你釐清思绪,也能给人一种被倾听理解的感受。对话的停顿,不仅是为了理解对方的意图,同时也让对方有时间理解你的想法。

善用让对话有喘息

黛安提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沟通方式。

对内向的人而言,回话前先沉默一下是很自然的事;不过,在一些特殊的高压情况下,沉默也很容易让人误解。相反的,在外向的人眼里,这种停顿如同犹豫不决,外向人会误以为对方需要帮助,于是抢先发言给建议。黛安表示,像这种情况,你可以用这样的简单用语回应对方,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参与对话,让对话有喘息空档的同时,也不会让人觉得压力。

外向E人也可以从对方的肢体语言或脸部表情,观察到一些非语言暗示。这些细微的动作,可以让你知道何时应该停顿一下,让对方说话。

当你注意到这些细节时,不仅能在对话里展现出自信,还能创造平衡、尊重的沟通。

把停顿当成日常沟通的一部分,拉近彼此距离

在日常沟通中适时的融入停顿,可以是一个微小但有力的转变。 

当你说完一个想法后,稍微停顿一下,让对方有消化的时间,这样能够凸显沟通的重点。特别是在面试中,更要按耐住想要说话填满每个空白的冲动。与其马上回应,不如提出后续问题,或简单的让沉默持续,将重点放在对话清楚与拉近彼此距离上。

黛安表示,以后当你想继续说话时,不妨考虑停顿一下。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自在,但留下的空白能创造真实的互动、清晰度和熟悉度。有效的沟通不在于多说,而在于适时的停顿,才能让对方有参与的空间。

在一个强调速度与不间断沟通的世界中,选择停顿,展现了另一种力量,是一种让对方成为对话参与者,而不仅是听众。黛安强调,若想提升沟通能力,不妨尝试用更少的话语和更多的倾听,你可能会惊讶于少说话的力量。

原文出处于此

延伸阅读:

成为,让好机会不请自来的12种方法4位科学家的实验:她们练习说不,一年后发生哪些惊人改变?别拿直性子骗自己,你只是不会说话罢了!说话是一种能力,决定你能抵达的高度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