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馨在社工服务现场,常常听见服务对象面对时的纠结。儘管《跟蹤骚扰防制法》在2022年6月正式上路,新法也定义出针对特定人的掌握行蹤、尾随接近、言语骚扰等八类行为属于。两年来,在服务工作中仍看见:民众对于跟骚行为的想像,多停留在、、。而当事人在抉择是否要报案时,能否成案、成案是否会引来攻击、后续又该如何处理人际关係等,每位案主都有不同的疑虑与担忧。
这算犯法吗?还是我想太多?
来到励馨晤谈室的小瑜,难掩紧张神色。原来数月前,小瑜在公司十多年前曾追求过自己的大学同学阿龙。原以为事隔多年,双方或可维持同事间基本的礼貌互动,然而没过多久,阿龙便开始传讯、寄email追求小瑜。突如其来的热情让小瑜感到不适,尤其阿龙信中倾诉自己从未忘记小瑜、费尽心思透过亲友打探小瑜工作,努力进入同间公司…想到这一切都是阿龙计画好的,小瑜顿觉脊背发凉。小瑜不堪其扰,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频频解释自己已有家庭,无法回应阿龙的追求。解释并不奏效,到后来,小瑜时常觉得不安,每天上下班或外出时,总紧张兮兮地怀疑阿龙是否在某处窥探或跟蹤自己,日常生活的失控感,让她觉得自己快要窒息。几番波折后,小瑜辗转至励馨求助,她缓缓说出遭遇,偶尔不住喃喃自语:
相信自己不孤单,更有行动的可能
社工在倾听、陪伴小瑜的过程中发现,小瑜虽然不知如何处理眼下困境,但她其实对于恶性跟骚事件很敏锐。小瑜说,只要一想到登上新闻的伤人案件,例如2017年世新大学女生遭前男友刺伤、2020年长荣大学女生夜间遭强掳杀害、2021年屏东通讯行女店员遭掳丧命,就惊恐不已。有时小瑜反复陷入焦虑,无法停止担忧:阿龙到底从公司处得知多少自己的个资?阿龙会不会有更激进的行为?这件事会不会波及年幼的女儿? 小瑜以为自己反应过度,但从社工角度看来,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小瑜描述了在夜半人静时,无限混乱的思绪推着自己就像站在悬崖边缘,只差一步就要坠落,不断重现的场景就像跳针似的,反覆在脑海里浮现,每晚在战战兢兢之下入睡,让她白天精神不济、魂不守舍,更导致生活失序。社工先提供情绪支持,接纳小瑜饱受性骚扰、跟蹤骚扰的焦虑,肯定她的感受,也认同处理相关事务实属不易。在小瑜的陈述中,社工也感受到难以言喻的伤痛无声无息地蔓延在整个会谈室之中,世界彷彿乌云密布,而在这无边黑暗之中,小瑜强忍许久的泪水终于抑制不住,社工陪伴小瑜在这痛苦的黑洞中,等待泪水缓缓的洗涤了伤口。
励馨发现被跟蹤骚扰,往往造成当事人社会心理环境的适应不良,有些人因长期承受超过自身所能负荷的心理压力,再加上未能适当的抒解,而形成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社工在接案之后,首先会让当事人了解自身法律权益,接续会陪伴当事人面对事件后的创伤、法律等议题,以协助身心的稳定适应。
成案犹如定心丸
在安定小瑜的情绪后,社工进一步说明及的相关资讯,与小瑜讨论是否报案,以公权力吓阻阿龙的过度追求。其实,自《跟蹤骚扰防制法》2022 年 6 月实施起,跟蹤骚扰不再是的行为,阿龙过度追求、反覆骚扰小瑜的行为,小瑜完全可以就此报警、要求核发书面告诫警告给阿龙,听到这里,小瑜的眼神也亮了起来。
励馨社工接续亦陪同小瑜报案,警方在了解案情并检视小瑜提供阿龙的信件/简讯等资讯后,确认阿龙已涉及跟蹤骚扰要件。当场受理小瑜报案,并说明会开立书面告诫单,如果阿龙在两年内再次跟蹤骚扰,小瑜还可以声请保护令,此外,小瑜也可考虑提告阿龙。
,小瑜最后决定报案,但不提告。虽然完成笔录花费了小瑜和社工整整一个下午,但小瑜未见疲态,反是信心大增,她告诉社工,这正是自己最需要的。
事隔一週,小瑜主动来找社工,因警方告知小瑜,阿龙已到案完成笔录,坦承对小瑜种种追求之举,警方也向阿龙说明其触及《跟蹤骚扰防制法》并开立书面告诫单。阿龙在警政说明下才知道事态严重,也承诺不会再逾矩了。社工看见原本终日愁眉不展、心思忧愁的小瑜,终于卸下心中的大石头,露出了久违的笑颜。
预防胜于治疗,情感教育从校园出发
励馨观察,当受害者发现时,他们会更愿意相信跟骚困扰是有机会解除的。
虽然《跟骚法》的施行,又为防制性别暴力添加了一块法案拼图,但预防胜于治疗,立法之外,推动性别平等教育、情感教育的落实更是重点。跟蹤骚扰是可以预防的,政府应该要投注更多资源,与专业团体一起从社会结构改善着手,如在校园落实情感教育,就是最好的策略。
从励馨服务经验与国内外研究中皆可发现,若能在校园中提供情感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在自由、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与他人沟通协商,探索彼此界限,他们今后在面对追求、告白、相处、冲突甚至分手等人际互动时,更能破除亲密关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当青少年们知道,他们在亲密关係中感到不适时,也更有能力判别是非,不将控制、打压、过度追求美化为,进而增加对外求助意愿,减少受暴情形发生。我们才更有可能不因为新闻媒体中密集出现蹤骚扰、情杀、分手暴力、约会冲突的报导而掩面叹息。
延伸阅读:
裂缝中的光照亮我心里的黑暗,用谘商为生命撑起一道光让性骚扰不再是跨不过去的坎,重建信任与安全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支持者亲密关係暴力样态转变,遇熟人跟蹤骚扰该怎么办?个案与求救途径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