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生活型态的镜子
癌症,这个让无数家庭心怀恐惧的词彙,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是我们生活型态的直接反映。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历史学家尤瓦尔·哈拉瑞在《人类大历史》中提到,虽然我们身处高科技时代,但人类的基因依然受到古代狩猎採集生活方式的影响,让我们在面对健康时常常迷失方向。
陈月卿的故事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她的丈夫被诊断出癌症后,这个问题变得无法迴避,直接挑战了她的生活。这段经历让她重新思考健康,最终促使她带领癌症关怀基金会,专注于提升大众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与实践。
爱是奇蹟:理解真相到奇蹟就是累积-从绝望到希望
“因挚爱而产生的智慧:实践实践实践-奇蹟就是每一天的累积“__陈月卿
在2024年TEDxXinyi正向传承国际论坛上,陈月卿分享了她如何踏上健康促进的旅程。面对丈夫的癌症,无助和绝望如浪潮般袭来,但她选择了不退缩,深入研究癌症的知识,探索治疗的可能性。这段求知之旅让她发现,许多疾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选择。她坚信,回顾人类历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健康的本质。早期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选择新鲜多样的食物,这些选择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健康。重新审视这些饮食哲学,或许能为现代人提供新的启示。
陈月卿认识到,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 更具有强大的自癒功能 。 在基金会中 , 她和营养师推动了一系列针对癌症病友的饮食计划,强调全食物和生机饮食的重要性。她向病友们介绍富含 维生素、矿物质和植化素的食材,如新鲜的蔬菜、芽苗和水果、豆类与全穀 ,这些食物能 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并降低发炎反应。特别是发芽三天的青花椰苗,因为富含萝蔔硫素,有助于减少身体的发炎反应,对癌症病友尤其重要。陈月卿常常提醒 病友:,这些食材不仅能增强免疫系统,还能促进整体健康,并鼓励病友们将芽苗纳入日常饮食。
癌症关怀基金会:传承与共善重生的希望
在这段追寻健康的旅程中,陈月卿受到圣严法师、林碧霞老师和李秋凉女士的启发。她回忆起与圣严法师打禅的经历,学会放鬆和反思,这使她在打完禅后的三个月怀上了女儿。林碧霞博士的名言:“给土地更多的生机,才能促进我们的健康”,也让她认识到,健康不仅来自个体的努力,也带着众人的善念,把健康推广到大众。
2010年陈月卿因为圣严法师捨报,发愿追随师父,帮助众生减少病苦,毅然接手当时正待重组的癌症关怀基金会。她和董事会成员期待能建立,相信关怀和支持能为癌症病友带来好的转变。严谨的课程设计、营养师的爱心、康复的志工用生命影响生命,燃起新进癌友的信心和希望。陈月卿透过大量演讲、上电视、广播、写书跟大众分享这些有效的健康促进方法。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个案和动人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加入,并参与这个充满希望的社群。
在这几年中,陈月卿感受到社群的力量,尤其是抗癌者的生命力让她深深感动,而一位参与课程的癌友也往往是全家人改善饮食和生活型态的种子,更让人感动的是癌友家属对癌友的支持,这种情感的连结让癌友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更坚定求生的勇气与意志。
广为流传的故事:全民运动的开始-从营养师到社会贤达深信饮食的力量
癌友们经常分享他们的进步,,,!癌症基金会开创了以 ”全食物"为核心的癌症饮食指导专班,带领一群营养师,运用温暖的手,火热的心,科学的方法,协助癌症病友改变饮食、饮水、运动甚至思维习惯 ,为期12週的营养指导,配合正统治疗,帮助病友们建立长期健康的饮食习惯,稳步走上健康之路。
翻转一种你从未想过的饮食纪录:重新演绎饮食记录与营养师的陪跑
在建立健康饮食与生活型态的过程中,更重视让大家深入内化理解“食物摄取”的重要
01.我手写我口:早晚两杯绿拿铁,或者是说手写饮食纪录,踏实做好每一件事。02. 建立身体以及心理韧性:学习聆听,敬重自己的身体,建立伙伴关係。
在实施饮食计划的过程中, 癌症关怀基金会引入了“饮食记录表”,帮助每位参与者清楚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这一设计的初衷是希望病友们能够明白哪些食物促进健康,哪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透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介入方式 ,基金会已经服务了近1,000位癌症病友,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支持。营养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提供专业建议,还成为病友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陈月卿老师告诉我们,健康促进的力量不仅来自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在于我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改变。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出发,理解健康的根本,或许能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找到更多的希望与可能。癌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活出最健康的自己。如同这次癌症关怀基金会五位癌友参加2024裙襬澎澎RUN一样,带着决心跟毅力,背靠背心对心在一寸鲜支持下互助合作,完成癌友独一无二人生赛事。
陈月卿的生平简介
陈月卿,1953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1982至1991年间,她担任《华视新闻杂誌》的主持人曁製作人,除个人获得5座金钟奖,并带领团队赢得11座金钟奖。1991年,她的丈夫罹患肝癌,这一事件促使她深入研究生机饮食与全食物养生法。2005年,她出版《全食物密码》,并于2010年接手癌症关怀基金会,专注于支持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此后,她持续出版相关书籍,如《 他的癌细胞消失了 》和《时时刻刻微养生》,并在电视上推广健康理念,成为癌症关怀与健康促进的知名倡导者。
延伸阅读:
人体衰老速度在生命的三个关键年龄会有明显的变化!专家建议应多摄取萝蔔硫素 分享绿拿铁食谱 助于抗老、维持肌肤弹性和紧緻度!挑战癌症跑道的另一道处方:一寸鲜携手癌症关怀基金会与国际抗癌慈善组织 The Tutu Project用营养与关怀,陪伴 5 位癌友一起完成人生第一场赛事2024美丽佳人裙襬澎澎 RUN 十週年特辑 - 爱是奇蹟 健康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