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隐身在仁爱圆环一带,要从摩天大楼林立的商区转进小巷,紧接着画风一转,大马路成了巷弄街区,就穿插在老公寓与日常餐厅之间,不到三米的门面完美融入街景和谐共存。推开大门、掀起暖帘,那是一眼就可望穿的迷你空间,怀旧古朴氛围浑然天成,时间彷彿凝结在板前、高脚椅、层叠堆起的餐盘、手写的日文菜单中。 与座位相望的则是一字型料理空间,也是的主人兼主厨 Joe 大展身手的舞台,所有工具皆安置在随手可得的位置,缜密的安排让他动作起来游刃有余,魔幻的氛围在营业灯亮起时,随着他行云流水间的动作中流淌。
延伸阅读:
美味不求人!台北三道小料理食谱:沖绳炒苦瓜、味噌绿竹笋、紫苏水蜜桃质朴无华的美味
成立于2013年,Joe 坦言起初的定位不明确,提供一般居酒屋都有的炸物、烤物等下酒料理。经过一年的摸索,Joe 开始频繁前往日本考察,为餐厅寻找更为合适的方向。最终,在京都与(こりょうり,读:koryouri)相遇。
小料理是日本独有的料理形式,有时会被提前料理好放置于大钵盛装,摆放在醒目的吧台,让客人一进门就能看见诱人的美味进而牵动食慾。另一种则是现场製作,通常会带入(かっぽう,读:kappou)料理概念,同时,因为指的是切割食材,代表了烹调,所以这类餐厅通常设置了开放式厨房,好让客人能观看料理的过程。通常质朴无华,不像怀石料理那样精緻澎湃,也不似寿司一口就可完食,份量足以让客人品嚐两三口。食材通常也不做过多的加工或装饰,能一眼就辨别出南瓜、豆腐或是萝蔔。
而一道再寻常不过的茶碗蒸,则让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品使用薄如纸片且正方形的玻璃杯盛装,底层有原味的蒸蛋,上方则加入四层以不同颜色的蔬菜蒸蛋,渐层的色泽绚丽斑斓,并能分别品嚐到每个色块的风味变化,有蔬菜、海鲜的鲜美,以及浓郁的蛋香,细腻至极且风味直击味蕾。另一道,则稍微炸过后浸泡在高汤中,与软烂的茄子不同的是带着清脆口感,加上细腻的刀功刻画在表面,洒上芝麻、紫苏,完全打破了对食材的刻板印象,体验到蔬菜的多样性。

Joe
创办人,师从日籍师傅学习会席料理,期间长达六年。集结了他所喜爱的割烹与家常料理形式,并加上自己对于食材的调味理解,打造出许多具特色且受欢迎的菜色,是饕客们口中预约困难的餐厅。
Joe 桑流小料理
在前,Joe 早已从事料理工作多年,拜师于日籍师傅并专注在会席料理上。为了升级版的餐厅,他将自己的料理资料库依照季节、料理手法、风味等等做了分类,接着再把食谱罗列出来,以此为基础精进提升。
许多看似随性毫无关联的食材,在他的构思下成了餐厅热烈受到欢迎的招牌菜,像是招牌菜,大胆的加入台湾人喜爱的臭豆腐,内馅气味浓郁醇厚,外皮焦脆,是一道没有人可以抗拒的美味,其他还有你不想错过的下酒良伴烤鸡肝,以及口感与风味都层次分明的海苔捲烤乌鱼子麻糬。 餐厅菜色定调后,Joe 更将会席料理讲究上菜的顺序原理放进用餐体验。通常会先从小菜、生鱼片和暖心的汤品开始,接着是炸烤或蒸煮的料理,并穿插了用来搭配招牌菜的下酒料理,最后端上带有酸味的菜品,为味觉带来舒缓清爽的体验,最后以主食澱粉、甜点与茶汤作做为完美的收尾。
此次《美丽佳人》也邀请 Joe 为我们示範三道小料理,不难发现这些大多是随手可得的食材,在家常菜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烹饪逻辑,大大突显了食物的美味。
以为例,这是一道相当符合夏季食用的小品,其关键是要将食材煸出香气,让洋葱、猪肉夹带焦香;则展现了对食材的处理细节,要先用洗米水和辣椒煮去涩味,并能保留笋子的甜味;则能看见 Joe 的搭配逻辑,以鹹味食物搭配带有甜度、酸味的食材,不仅能增加口感,再加上紫苏的草本香气、鲜奶油的乳香,创造了鹹、酸、甜和奶味之间的平衡。看似平凡的食材,透过他的细腻理解,寻找到不凡的搭配。
未来预想图
是指经历了大正时代的思想碰撞和中西文化融合下的年代,无一不展现细緻以及纯朴充满生命力的一面,一如小料理,微小,却有着不凡的美味。
虽然的美味无可挑剔,但仍旧维持着仅九个座位的规模,一天也只有一个用餐时段,加上熟客们往往在这次用餐结束后,立刻预约下一次的机会,因此毫无意外地还是成为了饕客口中的预约困难名店。即便如此,2022年疫情前开放的最后一次网路订位,仍然远超预期,电话声此起彼落,一小时内便预约额满。
困难点或许还不仅如此,Joe 还必须亲力亲为,许多客人都是专程为他而来。为了不影响用餐的心情与气氛,他几乎不能生病,成为了餐厅运营的关键。为此,Joe 一直在思考的未来发展,考虑以餐厅为基础延伸成食堂,或是提供单品料理专卖。最先着手的则是发展保存食,餐厅在一年前曾推出冷冻臭豆腐、香菜煎饺等产品,让那些无法亲临的顾客,也能透过这些招牌商品一探餐厅的美味。在瞬息万变的餐饮业中,Joe 希望能够走出舒适圈,透过多元经营让品牌在未来更加精彩延续。
是指经历了大正时代的思想碰撞和中西文化融合下的年代,无一不展现细緻以及纯朴充满生命力的一面,一如小料理,微小,却有着不凡的美味。
昭和食堂
成立于2013年,提供以季节食材打造的小料理,由店家亲自搭配,若开放预约将公布在脸书,未来计划以各种形式与大众见面,敬请期待。
FB/IG
延伸阅读:
与马卡龙王者 Pierre Hermé 的亲密接触,透过8个关键字一揭经典甜点美味之谜台南24/7完美日常|专访品牌总监毛钰婷,在渔光岛上的之国度米其林三星餐厅8週年限定菜单,主厨何顺凯将地方小吃到传统宴席创意重塑展现款待之心台中现代法料夏季菜单登场,港籍主厨融合季节食材转译凉麵、煲仔饭西班牙渥达尼斯磨坊主厨 David Yárnoz:情感与料理交织的美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