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私房书单|蕾拉司利马尼 Leïla Slimani《温柔之歌》:与,多重矛盾筑起的残酷童话

路易丝慢慢地让这孩子变得顺服。日复一日,她向蜜拉述说着一个个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人物总是相同,不是孤儿、迷路的小女孩,就是被囚禁的公主,或是被可怕妖怪遗弃的城堡。(⋯⋯)这些故事,无须思考,也无须回想或想像,便从她的口中滔滔不绝地倾泻而出。然而,她是从哪座黑色的湖、哪个深密的森林,採集到这些好人到最后还没能拯救便死去的残酷童话呢?

《温柔之歌》(Chanson douce)一书中,职业妇女的真实心理变化被细细解剖,男性在家庭分工中刻意缺席的情形也不再被隐蔽。作者蕾拉・司利马尼(Leïla Slimani)以细緻的书写还原角色的内心,让我们用另一种视野看见在现代社会持续冲撞的母职议题。的出现似乎暂时解除了原本的家庭难题,然而,人心终将发动猜忌的本能。当信任渐渐瓦解,已和家庭建立起某种亲密默契的保母又再度被视为外人。保母一职的过渡性质无法改变,不仅带出无法抹去的阶级难题,也让我们以更多视角探知这起杀婴事件的动机。



——不能辜负的神圣身份


女权作家维尔日妮・德庞特(Virginie Despentes)曾直言,那社会眼光投射出的理想女人典範————从来就不存在。

读《温柔之歌》,我们遁入一位母亲内心世界的黑暗面。米丽安没有被塑造成神圣地不切实际的——她深爱她的孩子,但把屎把尿的日常生活却让她感到无比压抑。曾经,她是个为资格考试熬尽苦头,最后骄傲地穿起律师袍而心中满怀憧憬的高材生。然而,在生下孩子后,那些精彩的过去彷彿被掏空,光是顶着这个庞大标籤就让她喘不过气。夜里,当丈夫工作返家倒在一旁沈沈大睡,她难以入眠,内心被强烈的酸涩与悔恨来回侵蚀。


好几个月的时间,她假装自己承受得住这样的处境,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告诉保罗自己有多麽羞耻,也不知道如何告诉他自己有多麽痛苦,因为除了孩子的逗趣,以及在超市偷听到陌生人对话之外,她的生活实在没什么话题可聊。于是她开始拒绝所有的晚餐邀约,也不再回朋友的电话。她对有时可以变得很残酷的女性尤其防备;心里很想掐死那些假装崇拜她,甚至羡慕她的女人,因为他们会不知情地问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然后在她提起家庭生活时,别过头去。



——暂时的第二母亲


保母路易丝的出现彷彿天使降临,家中一切被打理得井井有序,夫妻俩能够放心工作,回到家还能吃到美味的饭菜,原本混乱的生活终于释出空间,甚至有余裕参加社交活动。然而,母亲与保母之间角色重叠的冲突终将浮出檯面。起初相互扶持的同理渐渐转变成彼此妒忌的敌意,矛盾不断增生,成为一块无以消除的茧。

出身贫寒的路易丝一生都在为人奉献,从未得到过幸福的她享受着和孩子之间的秘密,同时也极力讨好雇主,试图成为无可取代的一角。然而,她也慢慢意识到这的身份无法改变,保母一职始终只是个暂时的过渡角色。她睡在雇主家的客厅,彷彿蹭得一夜来自家庭的温暖;事实上,她从来不属于任何地方。为了延续在这个家庭的地位,路易丝甚至暗中计画让女主人再怀上一个孩子,这样的病态心理反映出来的是她内心的孤寂。谁没有被需要的渴望呢?


《温柔之歌》全书不见任何血腥暴力的书写,却用冷冽的笔触带出同等骇人的残酷事实。到底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读到悲惨的结局,我们不得不思考背后複杂难解的人性矛盾。

作者|蕾拉・司利马尼 Leïla Slimani

出生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17岁时赴巴黎求学,从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毕业后,于《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杂誌担任记者,负责北非领域。2011年在报导阿拉伯之春期间被逮捕,随后辞去工作,专职写作。曾任法国总统马克宏OIF(法语圈国际组织)的个人代表、2023年国际布克奖评委主席。首部作品《食人魔的花园》(Dans le jardin de l'ogre)于2014年一出版便广受好评。第二部小说《温柔之歌》在2016年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迴响,更赢得法国龚固尔文学大奖。


延伸阅读:

编辑私房书单|《夹心》:摊开一本少女成为母亲的日记,甜蜜与崩溃都是生命里的紧紧相依编辑私房书单|《妈妈们》韩网超高评价9.3颗星!妈妈的爱恨情仇写实幽默全纪录,原来妈妈们还有我所不知的这一面!?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