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建筑大师身影!香港M+博物馆《贝聿铭:人生如建筑》,重温贝聿铭5个经典作品

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2019)曾这么说。于是,他以时间打磨设计,透过超过半世纪的不懈创作,为世界留下一座座美好作品,并于1983年荣获建筑界至高荣耀。善用自然光源,与环境对话,以现代主义手笔结合洗鍊线条,大胆与细腻并具,如今全球各大城市几乎都能见到贝聿铭作品,好比巴黎地标、香港中银大厦、中国苏州博物馆,再到台湾路思义教堂、八里与新竹焚化厂⋯⋯等,都是贝聿铭留给世人的珍贵宝藏。

即将在六月底于香港M+揭幕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是这位最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首度回顾;展览消息一释出,不仅吸引全球媒体关注,亦被建筑迷奉为今年必访的展览盛典。

巴黎必访热点——罗浮宫金字塔

罗浮宫金字塔于1989年3月29日建成,当今名气之响亮,甚至可与罗浮宫馆藏珍品《蒙娜丽莎的微笑》互相竞逐;但当时,这座绽透光芒的巨大建筑曾遭到不小反对声浪。回顾上世纪八〇年代,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两百週年,法国政府于巴黎推出一系列工程,法国总统密特朗内定钦点贝聿铭设计,光是这一点就招来无数批评;要在历史悠久的罗浮宫前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这概念实在太过前卫,招致高达九成民意反对。至今三十多个年头过去,负面声浪逐渐平息、罗浮宫金字塔亦已成为当地地标,吸引不同艺术家来此创作,为它增添多元缤纷的样貌。

当东西方相遇——路思义教堂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为贝聿铭与台湾设计师陈其宽之作品,于1963年11月2日落成,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当年,由美国《时代》与《生活》杂誌创办人亨利・路思义(Mr. Henry R. Luce)为了纪念父亲与宣扬福音所捐款兴建。路思义教堂位处校园中心,建筑大块曲面朝向天空,上窄下宽的设计提供稳定视觉感,窗户透进的光线,则为前来民众带来一种神圣感受。如今历史超过半世纪的路思义教堂,已成为东方文化与西方设计于台湾相遇的美好证明。

香江地标——香港中银大厦

香港,是贝聿铭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不仅为他留下了许多珍贵回忆,而此地也留下了由贝聿铭设计的指标性建筑。1990年正式启用的香港中银大厦,楼高七十层,灵感源自竹子的,由四个不同高度的三角柱身组成,外型以多面菱形组成,而玻璃帷幕与铝合金的建构方式,让它在香港的摩天洋流中绽放光芒。在1989至1992年之间,它曾是香港甚至是全亚洲最高的建筑,亦曾荣获1999年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十大最佳建筑等多项大奖。

独具型格——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

上个世纪60年代,着名中国苏州博物馆成立,主体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政府特邀贝聿铭设计,地点与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州地景拙政园比邻,并融合现代化馆舍、创新员林山水、古建筑等三大特点于一体。苏州博物馆新馆以白色为主色调,而门、窗、瓦等细节,则以黑色作为对比;屋顶灵感源自苏州传统、建筑面大胆採用六角形、海棠形、长方形等几何图样,带给人们一种灵巧变化之感。值得一提的是,空间内也处处可见到的贝式巧思,敞开空间与自然、与时间对话的无限可能。

岛屿上的文化殿堂——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于2008年1月22日正式开放,占地四万五千平方公尺,是全球最全面、最完备的伊斯兰艺术主题博物馆。于此同时,它也是由建筑大师贝聿铭亲手打造的最后一座文化艺术建筑。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建筑灵感源自西元九世纪埃及开罗伊本・图伦清真寺内的洗礼用喷泉,并以传统伊斯兰图案,如穹顶、拱门、水井与几何图样作为妆点;博物馆位于杜哈海滨一座专门建造的岛屿上,与周遭现代建筑形成对比,成为当地的鲜明地标。

香港M+——《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本次展览是全球首见的贝聿铭回顾展,内容呈现、、、、以及此六大主题,细腻勾勒一代建筑大师七十载创作脉络。展出品项包括绘图草稿、模型、照片与录像⋯⋯等,许多珍贵资料皆为初次曝光、与贝聿铭人生相互参照,被视为2024年最受期待的建筑师特展。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9日开始
展览地点|香港M+博物馆
更多资讯|香港M+博物馆官方网站

延伸阅读:

云门回归!郑宗龙联手威尼斯影展得主全明远,微距高速摄影打造《身土》50余年创作淬炼!北美馆 ,感受水墨、油画、複合创作媒材的生命波动以针织为经纬,放大情感知觉!黄郁媚个展首度登台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