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台北,现旅居伦敦,黄郁媚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女装针织硕士,现为针织艺术家。结合传统技艺结合实验性材料,她以针织手法重塑纺织技艺,探讨材料与艺术间的情感。
今(2024)年5月12日至6月30日,黄郁媚以为题于 ss space space 举行台湾首次大型个展,展出为艺术家与荷兰纺织博物馆(TextielMuseum)合作的新系列作品,展览同时结合近年的创作,共同探索传达感性的方法,以及其如何回应不同⽂化脉络下个⼈与周遭环境存在状态的探问。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放大知觉,感性诠释
黄郁媚近年经常往返在不同语⾔⽂化脉络之间,从中发现了许多语⾔中的诠释差异和沟通断层,引发她思考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个体的⾏为和思维状态。如同展名中的在中⽂中可以译作漫游、游蕩或漫步,但经由对个⼈对语⾔的经验差异会有不同的感性诠释;另⼀⽅⾯,展名中所使⽤的符号是中⽂使⽤者在⽂字对话中经常藉以表达轻柔、增添情感或延续对话的⽅法。
然⽽,这在艺术家的旅居英国并经常使⽤英⽂的经验中,其语境并无相对应的符号能诠释或翻译中⽂中的相似意涵。对艺术家⽽⾔,在切换语⾔、⽂化及环境的同时,更能放⼤感官知觉,打开重新认识既有事物的可能。
流动视角,更迭维度
此次展出的新系列作品源于 2023 年夏天郁媚于荷兰纺织博物馆驻村期间,她时常透过⾃⾏⾞穿梭在荷兰的街道,在⾏⾞途中以带有、及具的视⾓认识周遭环境。 街道上分明的道路标示、鲜豔的交通号誌与鲜活的城市氛围皆成为她的创作灵感。
当郁媚回到⼯作室时,她也将城市中来回穿梭、重複经过的经验化作为针线的流动,在材料与⾃⾝⽣命经验的交织里,将周遭环境化作抽象符号与精神。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感受艺术家透过针线的流动、材质的变化、维度的更迭及⾊块形态的差异构筑出充满动态的诗意世界。
针织实验,自我探索
⽽环境的转换也反映于黄郁媚在创作⽅法的改变。在与荷兰纺织博物馆的合作中,郁媚与 TextielLab 的技术人员 Yani Chuang 与 Damien Semerdjian 共同研发了不同的针织织造技法,在不断来回织造实验中使她更专注地将⾝体感知及情感与思维融入作品之中。创作布料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与不同的技术⼈员与针织製造场所合作,因而在布料生成的过程中,更凸显在不同语言及环境下沟通成为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黄郁媚⽽⾔,这不仅是创作⽅法上的转变,同时也是她重新思考语⾔作为沟通媒介所引发的⾏为和思维状态的跳脱,激励她持续通过创作来探索个体的多重⾯向及⾃我⾝份的探索。
Roaming ~~~~:Yu-Mei Huang Solo Show 黄郁媚个展
展览日期|5.12 – 6.30
展览地点|ss space space(新北市八里区中华路二段 199 号)
延伸阅读:
【设计说:身体的故事】黄郁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