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门舞集艺术总监郑宗龙:

去年底才结束云门横跨欧亚10座城市,长达40天,共25场巡演,风尘僕僕回到台湾的郑宗龙,对于能在大疫之后各国边境重启,再到国际舞台完成演出,心中那份开心仍余悸犹存,

因为不论是他首度带团赴中国四城演出的《霞》,或是《十三声》《毛月亮》同时出征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等不同城市交替表演,都有优异票房成绩,座无虚席,他说,听闻台下观众如此反应,也给了团队很大信心,郑宗龙不居功谦称。

记住青春时的勇敢热情

他心有所感苦笑说,

郑宗龙分享,2016年首演的《十三声》,不仅是他这位艋舺囝仔从小生长的民间风景,也连结昔日父母辈传递下来的俚俗文化记忆,不管是声音、色彩、影像,甚至是身体,都有浓厚台湾元素的独特存在,正如现任坎城双年舞蹈节(Festival de Danse Cannes)艺术总监迪迪埃.德尚(Didier Deschamps)所说,这样的反馈却直击他的心,不爱重複创作的未知渴望挑战,此刻油然在郑宗龙的编舞宇宙爆发了心念。

至于2019年台湾首演的《毛月亮》也于去年2023在伦敦首度亮相,到了第二站,到达了对郑宗龙来说别具意义的德国路易士哈芬市法兹堡剧院(Theater im Pfalzbau)演出,他百感交集道述,他重回故地勾起记忆,

希望我和云门的伙伴们,可以永远都像年轻时那样不知道天高地厚往外闯的心态,凭着一股热情和不顾一切的信念冲劲,持续创作舞动吧!

17年过去,舞台上令人屏息观赏的《毛月亮》史诗般狂野的身体语法,像是早以寓言式地情诉郑宗龙与这座剧院第二次交汇一言难尽的心情絮语,但,再次踏进剧院令他涌上心头,他感慨地说,难过伤心有之,

真实与虚构的肢体语彙

被称作的月晕,引自宋朝诗人苏洵古语,象徵事物即将转变的徵兆。时隔五年,在今年跨越半世纪的云门50+1,《毛月亮》将于三月一路从台北国家戏剧院、台中国家歌剧院、台南文化中心巡演,令人再度心领神会郑宗龙结合科技与怪、乱、狂、野的肢体舞蹈张力,再搭配冰岛摇滚乐团 Sigur Rós 空灵神性的音乐,所创造出真实与虚构的身体语彙,捕捉原始与现代及未来多重宇宙的魔幻震撼。

谈及这部在躁动数位时代下自然产物的表演艺术舞作,同样期待《十三声》《毛月亮》在年底前往北美洲巡演的他这么说。

身体是人类存在的唯一证明,舞作则是把这个存在的事物,用身体表现出来,歌咏生命。

在此同时,等着你我进剧院看舞作里,自然、科技与人一起舞动出身体记得的灵魂故事,郑宗龙也有鉴于他进一步阐述,一副身体在不同的创作者,跟不一样的文化、环境脉络下,成品又会非常不一样,

如同茄冬树扎根茁壮

而后想做野性一点的舞作,便有了《毛月亮》,较无规则的跳舞方式,编舞时打开自我,呈现最真实内在心意的郑宗龙说,此时,他话峰一转,惊呼自己又还没50岁,怎么可能会有五十肩的他体悟到,人总是在生病时,才会感觉到身体给我们的提醒。

我的舞作探索之路还在路上继续努力冒险,带有一种来自台湾的身体语言,但是连结环境,与世界对话。

正经话里又略带无厘头反骨地呢喃,郑宗龙接着透露,不是很久前的去年过年,朋友约他去苏澳海边钓鱼,必需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的岸边礁岩海域,,给了他满大的警讯,比喻自己要如同他所喜欢的茄冬树,长得健壮、枝繁叶茂,给人安全依靠的感觉。

藉由月晕唤醒身体涌动

一向把成长的生命经验,与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关怀作为编舞灵感来源,同时又着迷人体做不到的科技领域,郑宗龙对此坦言,如今回望《毛月亮》这齣作品,他嚷嚷,

打破舞蹈想像与 AI 共舞的痛并快乐着,尤其在去年推出的新作《波》更显见这样开眼界的独特,携手日本新媒体艺术家真锅大度的跨界合作,让像是永远带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郑宗龙,不禁直呼超痛苦的啊!他自述,当初只是单纯意识到结合生成式 AI 技术,呈现舞蹈纯粹的身体共感,是这时代应该要尝试的事,就没想太多一股恼地栽进去这浩瀚的数码世界,

世间所有事波波相连

他譬如,AI 变成机器人或其他物件,真实存在于舞台上和舞者互动,这就很令人期待,但可能还是要取决于技术怎么前进。

显然今后也没要放过自己的郑宗龙娓娓道来,虽然这次《波》的全新概念舞作,有收到满多观众鼓励,在从人开始的起心动念里,感受到既像是现在,却又好似流动到未来的无法预知,他接着表明,

郑宗龙补充,今年七月《波》也获邀前往威尼斯双年展舞蹈节,于超过300年历史的义大利马里布兰剧院(Teatro Malibran)演出,阶段性挑战在有三度倾斜坡度、舞台口至底有近60公分之差的剧院舞台表演;紧接着八月,回应自然生态的《定光》也将于德国威玛艺术节的开幕週打头阵上演。

新世代的春斗再启

郑宗龙随着今年2024云门剧场迈入第十年,再次重启编创平台。因而在历经三年疫情、舞团两团合併,现在春斗再启,将让更多年轻创作者能在云门剧场的滋养下,稳健地去发展作品。

今年春斗2024即邀请了编舞家苏文琪与王宇光,分别带来《可以是无题》和《BE THERE》的新作,两人在尝试编创多人的舞作中,找出身体新的语彙可能。郑宗龙则与影像创作者全明远合作,联手老搭档音乐人林强,以首支微距高速摄影技术拍摄的身体影像电影实验作品《身土》加入春斗行列,用另种视野一窥细緻而壮阔的身体景观(Cinematic Spectacle)。

延伸阅读:

云门剧场10週年再启!郑宗龙、苏文琪、王宇光发表3档新舞作,找出身体新的可能性


守静笃的至诚灵感

从八岁开始跳舞至今成为编舞家的40年,郑宗龙聊起自己在舞作之外的日常生活,问及有因此感到遗憾吗?他语带豁达地说。

形容近日心境满安静的郑宗龙,自认外表看起来很沉静,珍惜这段宁静时光的他,每日生活几近三芝山屋、淡水舞团两点一线的移动,笑言自己的生活俨然已形成这样纯粹的规律状态,早睡早起,在家时,与玳瑁、Gnocchi 跟 Madame 三只猫咪为伍,工作就待在舞团,週间反覆处于这样的生活常态;闲暇之余倒是满常发呆独处,

用身体和舞蹈探索世界

眼神微透天蝎座若有所思的神秘,偶尔蕴含禅意又平易近人的幽默话语,郑宗龙直言,这时见他侃侃而谈,

心无旁骛成为他多年来不变的特质,在每日舞动的节奏中,从未停下步伐,自2020接掌云门舞集艺术总监一职,至今快四年,云门51岁了,疫情年代让他感悟到,

心如水之源的郑宗龙,满怀感恩之心地说,去年底到那么多国家剧院演出,舞作都受到大家欢迎,机运真的很好,人生发生的每件事,好的坏的,都是生命自我解答的过程。

永远要充满感谢,不要认为很多事都是理所当然,特别是现在未知世代,时刻都要赋有感激之情。

每一个舞作与身体每一次对话,都会带往渴求的境地,与世界沟通,创造时代的语彙,将人生看得淡泊的他,留心身体奥妙的可能性,在生活上将自己全然打开和放下的来回里,继续编织有无尽生命力想像的舞。

延伸阅读:

郑宗龙《毛月亮》睽违五年再掀热潮!台北完售再加开,携手好丘推出联名贝果云门50週年!郑宗龙《波》真锅大度AI让舞作不往习惯的那边走,感受波涛翻腾云门50周年!郑宗龙X真锅大度 AI 编舞新作《波》振荡打开身体可能的事【The Future IS】舞蹈圈的漂丿编舞家,郑宗龙新一波舞蹈势力!郑宗龙《毛月亮》携手摇滚天团SIGUR RÓS,彻底反思科技意涵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