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Other Spaces(直译为,简称 SOS)由丹麦裔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与德国建筑师塞巴斯蒂安・贝曼(Sebastian Behmann)于2014年在柏林创立。这两位大师的合作,来自彼此对的共同热情,对他们来说,创造与设计空间不只是要探讨物理的结构,更是要建立一个承载情感、历史记忆与自然现象的场景。
透过建筑,他们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可被亲身感知的体验,让人在行走和驻足间,体会并重思与环境的关係。因此,SOS 在公共场域中建成的作品,都体现并强调着的特质。这些作品不只是要被观看,而是要开启一场新的对话,每一位踏入的访者,都将成为共创者,让空间因人的感知和行动而不断生成,持续流动。
在城与天空之间重新看见
2014 年,巴黎市政府发起(Réinventer Paris)城市创新计画,位于莫兰大道(Boulevard Morland)的旧市政大楼也在此计画中彻底翻新为(Morland Mixité Capitale)。Studio Other Spaces 受邀参与其中,打造出顶层的沉浸式艺术装置《看见之城》(Seeing City)。
这件作品宛如一座大型光学装置,15楼的镜面天花板将巴黎街头的日常映射至屋顶与室内空间,而16楼则化为一个万花筒般的场域,天空的色彩随光线流转渗入室内,街道的景象经由镜面反射至露天阳台,一抬头,便能看到一座颠倒运动的城市。巴黎的脉动在此融入建筑里的节奏,形成一种前所未见的魔幻景象,让人彷彿遁入迷离幻境。
让光成为表演者
坐拥美国加州索诺玛(Sonoma)谷地最美葡萄园景观的 The Donum Estate 酒庄不只有美酒,还有一座巧夺天工的斑斓之作。这对大师组合受到古老圆形曆法的启发,打造出一座由八百多片彩色玻璃组成的锥形品酒亭。《垂直全景亭》(Vertical Panorama Pavilion)在不同角度光线的照射下,透映出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彩色光影。
它的高度被刻意设计,为的是让入座者的身体贴近地面,得以更亲近的感知泥土的气息和周围物种的动态,毕竟,这些都是孕育好酒的必须要素。来到这里的人们靠在座椅上放鬆,置身在一场壮观的光影秀,视线逐渐上移,经过彩色穹顶,最终停留在更高远的神秘天空。
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
在纽约水牛城 AKG 艺术博物馆(Buffalo AKG Art Museum)的翻新计划中,SOS 献上了璀璨的《共同天空》(Common Sky)。他们把这片视为共享资源(commons),把它纳入建筑结构的怀抱,但不隔绝周遭的自然景致。镜子和玻璃板交叠出的穹顶,透过反射,为观者创造出变化多端的视野。
这件庞大的精美雕塑造型独特,树木状的结构其实是对当地历史的致敬——在60年代,该地曾是山楂树竖立之处。设计选择不採用全玻璃屋顶,而以镜面反射阳光,不仅赋予视觉层次,也达到隔热效果,减少室内空调需求,展现了对环境永续的深刻承诺。
延伸阅读:
北美馆重量级国际巡展《奥拉弗・埃利亚松:你的好奇旅程》亮点先看!殿堂级艺术大师 Olafur Eliasson 来了,2025下半年北美馆5个关键字抢先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