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马祖国际艺术岛 秋日跳岛庆典正式开展!超过50件作品亮点一次看

由连江县政府及文化总会共同主办的,今年迈入第三届,以为主题,展期从9月5日开始到11月16日,共73天是历届最长,邀集来自台湾、日本、韩国、香港、马来西亚、澳洲、美国、西班牙与加拿大等9个国家与地区、至少55组国内外艺术团队,于四乡五岛展出超过50件作品,是台湾规模最大的跳岛艺术庆典。

以五届十年为计划的艺术岛,慢慢耕耘的长期计画,就像外来的风,将各方事物吹到在地的土,持续将各种可能的连结带进岛上。今年艺术岛持续与许多大众生活中常见的品牌跨界结合,例如全家便利商店、台虎精酿、iPASS一卡通、去趣、yoxi、iRent,还有马祖人引以为傲的马祖高粱。即使不曾踏上马祖,也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艺术岛的存在。

2025第三届马祖国际艺术

今年最大亮点年度策展主题作品主轴 1:作品介绍主轴 2:作品介绍主轴 3:作品介绍更多展览资讯


最大亮点之一:首次启动国际徵件,建构冷战文化地景的国际识别

今年马祖国际艺术岛最大亮点之一,是累积前两届的口碑与经验后,首次启动国际徵件,共获得213件六大洲各国艺术家的参与。其中加拿大籍的台裔创作者李佩珊,将在南竿26据点展出《不是谁的棋子,我们是…》,让世界看见权力对弈下,们独特的美丽与哀愁。

NA15_李佩珊Lee Panthea《不是谁的棋子,我们是⋯ NOBODY_S PAWN, WE ARE⋯》|来源:Troels Steenholdt Heiredal

NA15_李佩珊Lee Panthea《不是谁的棋子,我们是⋯ NOBODY_S PAWN, WE ARE⋯》|来源:Troels Steenholdt Heiredal

NA15_李佩珊Lee Panthea《不是谁的棋子,我们是⋯ NOBODY_S PAWN, WE ARE⋯》|来源:Troels Steenholdt Heiredal

日本的艺术家双人组米谷健、茱莉亚(Ken Yonetani & Julia Yonetani),在南竿山陇排练场展出《生命之网》,以钓鱼线为媒材,颂扬世间万物生命系统紧密不可分割,也说明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依存。

NA11_米谷健+茱莉亚 Ken+Julia YONETANI《生命之网Web of Life》|来源:Julia YONETANI

NA11_米谷健+茱莉亚 Ken+Julia YONETANI《生命之网Web of Life》|来源:Julia YONETANI


台湾艺术家彭雅伦则以《白马非马》为题,在南竿梅石营区特约茶室,探讨女性角色在岛屿的生命叙事与记忆。

NA17_彭雅伦Peng Ellen Ya-lun《白马非马 The M word of Matzu》

除了徵件作品之外,亦有西班牙艺术家胡安.萨摩拉(Juan Zamora)远眺北竿岛的《梦之亭》,透过潜意识的梦境,映照出马祖岛屿的自然与历史,邀请观众感受与海洋同梦共眠的空间经验。

NA07_胡安‧萨摩拉Juan Zamora《梦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

NA07_胡安‧萨摩拉Juan Zamora《梦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

日本艺术家木村崇人《和两座岛屿一同化为云朵的日子》携手东莒与男木岛举办共创工作坊,製成乘载两地梦想和祝福的蓝晒风筝,透过艺术连结台日跨国的美好情谊。

DJ01_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两座岛屿一同化为云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

DJ01_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两座岛屿一同化为云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

加拿大艺术家 Pierre & Marie 则在西莒展出其吸睛代表作《Big Other》,带领我们重新观看与反思岛屿边界与他者的关係。

XJ02_皮耶尔&玛莉Pierre&Marie《在他眼中Big Other》|来源:潘羽祐

XJ02_皮耶尔&玛莉Pierre&Marie《在他眼中Big Other》|来源:潘羽祐

XJ02_皮耶尔&玛莉Pierre&Marie《在他眼中Big Other》|来源:潘羽祐

XJ02_皮耶尔&玛莉Pierre&Marie《在他眼中Big Other》|来源:潘羽祐


年度主题:

(pha-jiu)源自闽东语,是一种世代传承、需集结众人之力的捕鱼工法,每年8、9月,全村动员邀请众多男丁劳力,连续出海十多天,将巨大的竹桩打入海底,为渔网定锚,也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策展人那高.卜沌(Nakaw Putun)以为题,展现讨海人的生计型态、工艺技艺与生态知识。延续常设经典作品伊祐.噶照(Iyo Kacaw)《海就是我的陆》的海洋精神,另外也邀请竹编艺术家甘铭源在铁板澳口带来竹编大型装置《拍楸-篓光・竹影》,马来西亚艺术家朱威龙亦在山陇澳口以风动装置《渔梦》重构马祖渔村的意象,呈现过往渔人顺应海流、与海共生的记忆。康雅筑《解编那回返之径》在牛角澳口呈现,聚焦女性在渔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劳动与编织智慧,也撑持起网目之间的关係网络。

NA25_甘铭源Kan Ming-Yuan《拍楸- 篓光‧竹影 Glow of the Basket, Shadows of Bamboo》

NA16_朱威龙Chee Wai-Loong《渔梦 Fishing Dream》

NA08_康雅筑Kang Ya-chu《解编那回返之径 Unraveling and Weaving the Way Back》

此外,艺术家刘致宏与策展人黄贞燕、郭美君共同策划民俗文物馆特展,由原典创思统筹执行,邀请音乐製作人张子霁、摄影师张良一,分别以声音影像补捉马祖人、海、渔的声音地景与日常风景,并与地方师生共创描绘马祖常见渔种,传承地方渔业的文化记忆。刘致宏也在桥仔五间排延续其过往两届《渔火》、《渔光》的创作脉络,推出新作《渔汐》,以草绳编结技艺串连潮汐、日光与水下漂浮的意象,探索拍楸文化中的物质语言与手工痕迹;另一件作品《鱼渍》则转化鱼露与做鹹文化,呈现海洋记忆的味觉符号。

BE05_刘致宏 Liu Chih-Hung《渔汐 Tide & Time》|来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BE05_刘致宏 Liu Chih-Hung《渔汐 Tide & Time》|来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NA01_刘致宏Liu Chih-Hung《渔光2.0 The Floating Lights 2.0》|来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BE06_刘致宏 Liu Chih-Hung《鱼渍 Pickled & Steeped》|来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BE06_刘致宏 Liu Chih-Hung《鱼渍 Pickled & Steeped》|来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马祖国际艺术岛以双年展节奏,走入第三届动员跨村落、跨世代、跨部门的力量,编织出马祖自己的文化语言。今年策展聚焦于三大主轴:、、,从讨海的网目到艺术的网络,将海洋智慧、前线记忆与在地文化交织成一场跨越历史与未来、自然与社群的文化行动。


主轴 1:|从冷战时期的台湾前线,到当代的故事

回应的精神,这份同岛一命的集体经验,如今转化为艺术转译的扩大参与。马祖作为冷战时期的台湾前线,岛屿承载了特殊的战地文化与国际局势交织的历史。今日,艺术岛将这些前线故事转化为策展的田野、脉络及创作现场,让边陲据点摇身成为文化节点,带领观众重新理解外来势力在地留下的痕迹,并开启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南竿旧体育场在拆除改建前最后一次开放,由长期关注地缘政治及能源环境议题的日本重量级艺术家柳幸典,带来其经典代表作《哥吉拉计画 ー 健康岛屿幸福马祖》,将废弃的旧体育馆改造为独特的空间经验,形塑新的地景记忆。透过凝视作品中央眼球的,观众将看到广岛原爆与太平洋核试验影像,与庞大的空间装置互文:影像承载全球灾难记忆,物件映照马祖在地经验,由大量改涂以核能警示黄色的废弃燃料桶组成,结合台电提供的废弃电箱、电桿、管线,及体育场角力垫与回收场收集的旧衣、洗衣机、脚踏车、渔船等物件,将地方集体经验纳入全球地缘关係下的能源灾难史对话。两者交织出制度与日常的张力,让观众在此同时凝视历史与当下。

A12_柳幸典 Yukinori Yanagi《哥吉拉计画 ー 健康岛屿幸福马祖 Project God-zilla – Healthy Islands Happy Matsu》|製作 VERA design,摄影 崔明杰

A12_柳幸典 Yukinori Yanagi《哥吉拉计画 ー 健康岛屿幸福马祖 Project God-zilla – Healthy Islands Happy Matsu》|製作 VERA design,摄影 崔明杰

西莒的进驻到后期美军顾问团的南竿驻扎的历史脉络,也成为关键议题。在过去前线电影院所在的西莒中正堂,国际级艺术家陈界仁展出《帝国边界II-西方公司》,透过半虚构自传的寻父旅程,重返冷战时期的寓意现场。加拿大艺术家 Pierre & Marie 在西莒多处历史场域展出《Big Other》,引领观众反思岛屿边界与他者的关係。

另一条叙事线索从战地政务下的日常叙事显影出发。马祖日报故事馆中,吴柏葳的照相馆装置《行吧行吧,依哥依爸》邀请观众重返战地政务时期的军旅纪念及全家福场景;在53据点中,策展人洪榆橙策划,展出张致中的《家书》,以感湿油墨呈现军旅书信的浮现与消逝。

NA27_张致中Chang Chih-Chung 《家书 Residential Narratives》

NA27_张致中Chang Chih-Chung 《家书 Residential Narratives》

日本艺术家狩野朋子与中坪多恵子的《马祖岛来信》,则结合徵集而来的书信、古老羊皮纸与手工明信片,并融入 cajon 木箱鼓的声响巧思,将只字片语化为感官体验。观众可在营舍中阅读军人书信,或于岛民椅上亲手书写明信片,体验寄信的情思;同时,《临时邮政代办所》也将巡迴各岛,延续冷战通信的文化记忆。

NA28_狩野 朋子Tomoko Kano|中坪 多恵子Taeko Nakatsubo 《马祖岛来信 Letters from Matsu》

同样回应战地政务的,是艸非火团队(辛绮、陈隽中)策划的。计画与总营运团队及在地店家合作,将艺术带入餐厅与旅宿等公共空间。艺术家辛绮与设计师徐景亭亦分别于南竿、北竿、东引,以作品再现的日常场景,让冷战阴影在今日化为独特的文化风景。

辛绮Xin Qi 《为光所致:泰利 Confined in Light:Tai Li Restaurant》

NA09_辛绮 Xin Qi《为光所制:依嬷 Confined in Light:Yima Kitchen》与在地店家合作

NA09_辛绮 Xin Qi《为光所制:依嬷 Confined in Light:Yima Kitchen》

BE08_徐景亭Hsu Gina 《暗光屋瓦 Dim Roofs》

BE08_徐景亭Hsu Gina 《暗光屋瓦 Dim Roofs》

曾获 CNN、AFP 力推,北竿最具前线与历史张力的空间的今年再度开放,由台电公共艺术以为题,邀集多组艺术家共同进驻创作,回应自1975年马祖来电半世纪的时代记忆:一隐照明设计的《军魂之光》、王榆钧的声音地景《洋放之后,轰鸣与防空洞》,再次鼓动电厂的心脏;驫舞剧场统筹的《时间行者》,将于 9–11 月周末带来 11 组舞者的现地演出,接力带领观众穿越光阴;电厂一楼更有摄影师阮义忠的作品投影《北竿1979》,映照往日北竿荣光。

BE13_一隐照明设计顾问 YI.ng Lighting Design Consultant《军魂之光Glory of Jun Hun (military spirit)》

BE15_驫舞剧场HORSE《时间行者 The Time Traveler》

同样由台电公共艺术策画的作品也延伸至其他据点与岛屿。北竿40据点中,张立人以《FM81.11》加长完整版与重返战地;倪祥《外传-[欠打]》则以荒谬视角回望备战日常。而张立人的新作《岛屿叙事三则》则在东引展出与岛民之间交织的故事。

BE17_ 倪祥 Ni Hsiang《外传 - [欠打]_I Am Right_ Side Story – [Needs a Beating]》

随着南竿 26、53 与 77 据点于转译完工后首次全面开放,军事据点再生与打开的能量得以完整呈现,各处据点转译的建筑师透过不同的空间治理策略,将据点转化为食艺空间、钢琴吧、美术馆等,艺术成为连结历史、空间与未来想像的媒介。

据点内的创作更为这些空间注入新的生命。林铨居于坑道展出《菊花五千朵》,以数千朵陶瓷黄菊铺满地面,映照布满消音锥的砲台碉堡,象徵自 1949 年以来战地岁月中无数青春与生命的牺牲。台裔加拿大艺术家李佩珊于南竿 26 据点推出《不是谁的棋子,我们是…》,让观众看见地缘政治棋局下的美丽与哀愁;韩国艺术家郑然斗在八八坑道展出《第88号记忆的颤音》多频道录像,结合艺术家自身酿酒与从军站哨的经验,以其特有的诙谐创作手法,融入〈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曲,将酿酒发酵与火砲射击做连结,转译边境关係与前线生活记忆。

NA31_林铨居Lin Chuan-Chu《菊花五千朵 5000 Chrysanthemums》

NA10_郑然斗 Yeondoo Jung《第88号记忆的颤音 Tremolo No. 88》


主轴 2:|以艺术诠释岛屿的迷人文化

语言、信仰、饮食、家屋与劳动,这些常民的生活语彙透过艺术转化,重新诠释岛屿日常及闽东文化认同。

北竿作为今年策展的重镇,迎来《迴岛屿吧》策展计画轮值,马祖旅外摄影家陈敬宝重返北竿,以为题,邀请观众与他共同踏上一场漫长的归家旅程;他同时以艺术家身分,于坂里聚落展示最新《寻常人家》系列作品,透过八组地方耆老的影像,细腻描绘日常却不平凡的环境肖像。

BE01_陈敬宝Chen Chin-Pao《寻常人家Ordinary Household》

艺术家陈伯义于坂山大宅创作《摆暝嘉年华》,捕捉马祖重要信仰庆典的影像纪录。芹壁聚落迎来许家维曾登上威尼斯双年展的《铁甲元帅三部曲(龟岛、靖思村、神灵的书写)》及新作《御甲戏园》,回到艺术家创作初始的北竿正式展出;塘岐故事馆则由林羿绮的《岛上有声,雾里有人,梦中有神》以女性视角回望岛屿的神话与梦境。后沃聚落除了有陈以轩的《风化显影》的实验性摄影作品,捕捉岛上的气候与风化痕迹成为时间的影像语言之外,亦有陈伯义《据点的凝视》引领观众踏入过往封禁的15据点,以不同视角凝望射口外的岛屿日常;另外回应与延续历届艺术岛的,则有林圣峰的《海量》空间装置,以高低错落的酒瓮,回应闽东家屋叙事与家酿记忆,串连海面端景、据点到聚落家屋的后沃空间路径。

南竿同样以多件作品呈现岛屿文化的厚度。马祖雕塑家陈益辉在珠螺海湾长堤创作大型地景《筑巢》,将过往轨条砦的冷战语彙,转化为马祖人在不安定中谋求安居乐业的生活想像。梅石营区军官特约茶室里,彭雅伦《白马非马》探讨女性角色在信仰与劳动中的身影,透过椅轿与织品创造独特的身体经验,让观众亲身领略身分转换之间,那些只有神明知晓的女人心事;津沙聚落则有香港艺术家梁美萍带来《海之沥沥》,以听觉引领观众走入家户和澳口的浪涛记忆。值得一提的是,喜爱艺术岛海报的观众不妨走访日光春和,摄影师郑鼎在此展出延续第一届至第三届的系列摄影作品《鹹味的光》,搭配日光春和的大面落地窗海景,呈现更多摄影师镜头下更多迷人的岛屿风景。

NA06_陈益辉Chen I-Hui《筑巢 Build a Nest》

乘夜船来到东引,马祖女儿林美玲以《微光·记忆》描绘渔船归港所见,中路上错落老屋的光影;祥记商店内则有走路草农/艺团的《常备记忆》,运用军粮罐头、台湾芒果与贝类等意象,延续刘星佑京都摄影展《我的父亲母亲》计画,回应冷战时期国族与家庭间的张力。而在新台马轮航程中,观众更能聆听由黄心健团队监製,艺术家林强、Ryan J Raffa 共同创作的声音作品《彼岸之声》,自海上开启一场听觉旅程;黄心健团队亦于南竿梅石有多组声音、 VR动画等多科技艺术装置,延伸马祖与世界的想像。

DY01_林美玲Lin Mei-Lin 《微光·记忆 Glimmering Memory》

DY04_走路草农_艺团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备记忆 Standby Memory》

在东莒,计画邀集林诗桦《屋顶》与徐林均《东莒名品店》,以日常物件重新拼凑家屋内外的生活想像。其中《屋顶》艺术家特别以在地俯拾所得的素材,重塑空间与感官的边界,让光、水和风都进入其中,延续闽东家屋遗址的另一段生命。同时,新竹生活美学馆更以为题,邀请邱雍晋、黄建寰、李奕芃、倪苑茹、李语晨、郑伊里等曾参与的艺术家重返东莒、西莒,以旧时物件或海废,探索岛屿记忆。

此外,南竿与北竿各有一台行驶,由插画家邹骏昇设计的《岛鱼行旅》穿梭于岛屿之间,成为流动的艺术载体。追随车身的黄鱼环岛奔行,彷彿连的日常也带着海的节奏与岛屿风情。而艺术岛正是如此,让马祖以自身的语言与记忆重新叙述,透过艺术共创串连岛民与关係人口,共同书写岛屿转身的故事。

NA13_邹骏昇Page Tsou《岛鱼行旅:Where Time Tastes the Sea》|来源:Alan Tsai_5

NA13_邹骏昇Page Tsou《岛鱼行旅:Where Time Tastes the Sea》|来源:社计事务所



主轴 3:|回归当地本质,连结马祖生活与世界的海洋

是马祖通往世界的道路,透过艺术岛找回海洋文化流动的情感与认同,反转以陆地为主体的思考;透过策展创作,让集体潜意识与个体生命叙事重新接轨,也让观者反思人与万物的关係与责任。

在南竿山陇排练场,日本艺术家双人组米谷健、茱莉亚(Ken Yonetani & Julia Yonetani)带来《生命之网》,以钓鱼线编织出庞大网状装置,象徵世间万物紧密相连,凸显人类与海洋相互依存的关係。西班牙艺术家胡安.萨摩拉(Juan Zamora)则在北竿以作品《梦之亭》打造潜意识的梦境场域,让观众远眺海岛景色,感受与海洋同梦共眠的空间经验。日本艺术家木村崇人于东莒推出《和两座岛屿一同化为云朵的日子》,邀集东莒与日本男木岛居民共创蓝晒风筝,承载两地的梦想与祝福,在天空中飞扬,象徵跨国情谊的连结。

回到南竿梅石士兵特约茶室,曹筱玥的作品《蓝眼泪》以诗意装置反思自然奇观与地方罗曼史,将马祖独特的海洋风景转化为浪漫与现实交织的文化符号。透过这些作品,海洋不再只是地理疆界,而是马祖走向世界的文化桥樑。

NA11_米谷健+茱莉亚 Ken+Julia YONETANI《生命之网Web of Life》|来源:Julia YONETANI

NA07_胡安‧萨摩拉Juan Zamora《梦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



2025第三届马祖国际艺术岛,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陆

展期|2025/9/5-11/16

为了更深入体验艺术岛,不仅有邹骏昇操刀的穿梭岛际,更开发了官方专属APP与多条主题导览路线,并与多元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老酒茶叶蛋、限定啤酒、高粱纪念酒与一卡通等多样化的联名商品,让艺术之旅充满惊喜。展期间,还有优人神鼓、纸风车剧团等国内外表演团体带来的逾15场精彩演出。

艺术岛各项资讯

延伸阅读:

2023马祖国际艺术岛9月一同登岛享受艺术之秋!大啖美食与老酒!蜕变的马祖:军事据点成为艺术展演场,2月六大亮点抢先看马祖国际艺术岛,邀您上岛来场艺术之旅!《岛屿酿》将于明年春天登场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