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周年庆揭秘,酝酿一年兄弟品牌盛大上线,特色体验项目敬请期待

这个情况确实很常见,也容易让关注者感到有些失落。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这个情况:
1. "“酝酿一年”的重要性:" 这表明新的兄弟品牌经过了充分的策划、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甚至可能是内部测试。这通常意味着品牌方对产品/服务的信心较高,希望它能带来差异化的体验或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这一年时间也可能包含了寻找合适的开业时机、装修、设备安装、人员招聘与培训等准备工作。
2. "“体验项目却还需等待”的原因:" "建设/装修周期长:" 特别是体验项目,可能涉及复杂的结构搭建、特殊设备安装调试(如VR设备、大型游乐设施、专业厨房、定制化体验区等),这比简单的零售店装修要耗时得多。 "供应链/物料问题:" 依赖特定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材料或定制化产品,可能因生产周期、物流或其他因素而延迟。 "审批/合规流程:" 某些项目可能需要通过消防、安全、卫生等部门的审批,流程可能比预期更长。 "人员到位与培训:" 运营体验项目需要具备特定技能的员工,招聘和系统化培训需要时间。 "系统/技术调试:" 如果项目涉及复杂的软件系统、网络连接或互动技术,调试和测试也需要时间

相关内容:

至年末,酝酿一年的大悦城兄弟品牌“大悦春风里(Joy Breeze)”终于揭开面纱。

日前,大悦城发布了首批即将落地的大悦春风里项目,四个项目分别位于北京、苏州和青岛。这是大悦城品牌成立十多年来,首次有除大悦城之外的商业产品线正式落地。

有了产品线,但最终的项目落地还要继续等待。预计最早落地的北京两个大悦春分里项目也要在2020年,大兴区黄村项目和丰台区公益西桥项目的开业时间分别为2020年9月和2021年5月。苏州大悦春风里和青岛大悦春风里则计划于2021年和2022年12月开业。

与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大悦城相比,大悦春风里有着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客群。

在定位上,大悦城偏向潮流、时尚品牌等强目的性消费,而大悦春风里将更侧重生活及延伸为主的高性价比、高频次消费业态。同时,大悦城侧重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大悦春风里则侧重一线城市非核心商圈和二线城市核心商圈。两者的目标客群也有所不同,大悦城聚焦18至35岁的新兴中产阶级,而大悦春风里瞄准的是25至45岁的年轻及成熟中产。

这也意味着,不再以单一品牌拓展规模,大悦城未来将形成以大悦城(Joy City)和大悦春风里(Joy Breeze)为主的双线发展局面。

2017年12月,大悦城首次宣布将推出第二条产品线大悦春风里。当时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地产董事长周政曾表示,大悦春风里未来会进入一、二线城市,实现5年50家、10年100家的开店目标。

这样的目标对于大悦城来说无疑是一次狂奔。由于对运营能力和资金周转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商业地产的开发速度通常远远慢于追求快速去化、高周转模式的住宅地产。

彼时的情况是,品牌成立十年,大悦城正式开业的项目只有8家。直到2015年,大悦城才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开业20家的全国布局。

更重要的是,有别于以轻资产模式运营、规模扩张迅速的商业地产商,重资产模式运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大悦城的扩张步伐。

不过,进入2018年,大悦城的速度显然快起来了。上海长风大悦城、杭州大悦城和昆明大悦城三个项目已在年内开业,12月16日西安大悦城也将开业。

这离不开大悦城正在设法让自己变“轻”的策略。2016年10月,大悦城宣布由开发运营商向资产管理商转型,并推出“大资管”计划。当年年底,大悦城开业了首个轻资产项目天津和平大悦城;贵阳大悦城和刚刚开业的昆明大悦城也属于轻资产项目。

除了扩张速度的提升,大悦城的业绩数据增长也提高。2017年的年报显示,大悦城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16.58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为25.75亿元,同比增长101.9%。

大悦春风里的诞生,一定程度上能为大悦城此前庞大的扩张目标提供助力。在大悦城和大悦春风里的双线发展战略下,周政此次表示将以每年3到5个新项目的速度,力争在2020年布局30个商业项目。

虽然大悦春风里的前四个项目已基本敲定,但这条全新的产品线能否达到预期的规划和扩展速度,在项目实际投入运营之前,一切都还没有定论。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