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提到的消息是准确的。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曾经被誉为“鞋王”的香港鞋业巨头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Bell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简称百丽国际)正在考虑将其运动业务分拆,并计划重返香港交易所(HKEX)独立上市。
以下是关于此事的一些关键信息点:
1. "分拆对象":分拆的对象是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业务部门,名为 "Belle Sports"。这个部门旗下拥有多个运动品牌,包括 Veja、Diadora、K1X(前身为Kappa)、Fila(中国区)、Kolon Sport 以及自有运动品牌等。
2. "分拆目的":
"聚焦核心业务":百丽国际希望将资源更集中于其核心的时尚女鞋业务。
"提升估值":市场分析认为,运动业务(尤其是 Veja 和 Diadora)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独立上市可能有助于其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并使其价值不再被整体公司的综合表现所稀释。
"独立发展":为运动业务提供更灵活的战略发展空间。
3. "重返港股":百丽国际最初在 2012 年于香港上市。后来,为了筹集发展资金(尤其是在收购 Fila 中国业务后),该公司在 2022 年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形成了 A+H 股的架构
相关内容:
凭借近年中国市场健康风潮的红利,在百丽集团内部,该运动业务营收已经超过传统鞋履,不过受制于代理业务的品牌控制权较弱、对品牌依赖较大以及竞争对手等问题,滔搏国际并非没有挑战和风险。
招股书显示,百丽国际是滔搏国际的控股股东,且滔搏国际自2006年起一直作为百丽国际的一项独立业务在运营,代理品牌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范斯等。截至2019年2月28日,滔搏国际有8343家直营门店,其中98.8%为单一品牌门店,目前主要通过“Topsports”和“Foss”经营多品牌门店。2018年,百丽鞋类事业部总裁兼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表示,集团运动业务在过去一年利润和销售预计超过了20%以上的增长。
近年来选择拆分业务的方式,以寻求新发展的鞋服企业并不止百丽。Gap今年初称,将分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一家是Old Navy,另一家是尚未命名的公司。此外,杉杉股份也是在退市后拆分服装业务,服装经营业务将完全由H股上市公司经营。
在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唐小唐看来,拆分运动业务IPO为意料之中。“两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来就是不同的,百丽传统的女鞋业务在变差,但运动业务的发展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从财报便能看出这项业务的贡献,从2011财年到2014财年,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的销售增幅从13.5%发展至17.2%。2015财年,百丽净利润虽然同比下滑,但在运动服饰业务的帮助下,百丽总体收入同比微增了2%。在2012年,百丽的鞋类业务和运动服饰类业务的销售规模比例是64∶36,来到2016财年,运动服饰类业务的收入反倒成为鞋类业务的1.2倍,占据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国外品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内地,主要是发展代理,后继进入的快时尚品牌以自营居多,运动品牌还是主要发展代理。国际品牌商采取的是同一市场授权多个渠道,让渠道之间相互竞争,从而提高进货量。在运动品牌的代理上,百丽和宝胜两家最大,且百丽和宝胜都在整合其他代理商,谋求更大市场份额。”服装行业人士马岗说。
百丽在运动方面布局由来已久。2001年百丽体育事业部成立,最初百丽以“滔搏体育”来经营代理运动品牌,在其上市前就已经开设了1000多家体育专卖店和近50家专业运动城。2006年,它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之一。
随后,百丽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张。2011年百丽将深圳领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收入麾下。2012年百丽再度出手,收购耐克和阿迪达斯代理商Big Step。Big Step旗下拥有600家门店,而深圳领跑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运动品牌代理企业,这使得百丽在体育渠道的布局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