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描述了一种现象:"某种商品或服务数量激增,并且价格非常低廉,以至于令人感到“惊人”。同时,这些商品或服务在多个主流电商平台(京东、美团、盒马)上都能找到。"
根据这些线索,最有可能指向以下几种情况:
1. "某种促销活动或“清仓甩卖”:" 可能是平台为了清理库存、吸引流量或推广新品而进行的大规模、低折扣促销。商品数量多,价格低到难以置信。
2. "新兴的、极具性价比的商品品类:" 比如某个领域的“爆款”产品,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改变或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大幅降低,导致价格非常亲民。这些产品在京东(综合电商)、美团(本地生活、外卖)、盒马(新零售,可能涉及生鲜、食品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平台都出现了。
3. "与“大量涌现”相关的特定商品:"
"可能是某种特定商品,比如特定品牌或类型的电子产品(如手机配件、入门级家电)、快消品(如纸巾、饮料)、或者生鲜农产品(盒马尤其可能)",因为季节性因素、产地直供、或者平台补贴等原因,价格被压到了极低水平。
"也可能是某种服务," 比如美团上的外卖、家政服务优惠券,或者京东上的某些数码产品维修服务等,因为
相关内容:


图源:随申Hi视频号截图
“外卖大战”的硝烟渐散当“巨头”们集体将目光调向硬折扣超市社区超市里的价格更加速“卷”了起来
9.9元一组的饮用水,竟有24瓶之多10元以内的巴氏杀菌鲜奶,价格一降再降9.9元的白酒、洗面奶、洗发水随处可见……
巨头们争相竞逐硬折扣赛道
近期,京东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共开出5家京东折扣超市,首个涿州京东折扣超市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8月正式开业。美团旗下聚焦硬折扣零售的“快乐猴”超市也于8月底在杭州开业,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未来计划要开1000家门店,前期扩张计划聚焦于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

图源:视频截图
更早之前,盒马推出的硬折扣零售超市品牌盒马NB也在加速扩张,目前盒马NB已经开出接近300家门店,多数分布于华东区域。
京东、美团与盒马,是互联网企业下场做硬折扣超市的典型。事实上,传统商超巨头物美,以及专攻这一赛道的奥乐齐、乐尔乐等,也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硬折扣超市为何成零售“新宠”?
有分析称,巨头们争相竞逐硬折扣赛道,是顺应消费者的行为做出的决策。硬折扣超市的核心在于“低价”。不过,虽然以“低价”作为竞争力,但对消费者而言,只有高性价比才是驱动消费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品质、品类上未能打动消费者,“低价”也不过是噱头。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黄颖表示,“当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愿为溢价买单,零售行业也需要新的增长点。硬折扣正好契合了这两点”。硬折扣通过精简SKU(库存量单位)、提高自有品牌比例、压缩中间环节,实现了高质低价,短时间内成为了市场“新宠”。
从外部环境来看,消费理性化与“分级”趋势为硬折扣模式提供了生长土壤。大众消费从过去的“符号消费”“冲动消费”转向务实消费。这并不是简单的“消费降级”,而是更理性的“消费分级”。在消费者对日常基础消费品的价格愈加敏感的背景下,硬折扣模式以“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了高质低价的商品,能迅速获得市场青睐。
对于层出不穷的低价,有些消费者颇有疑虑: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能有好货吗?对此,也有消费者反驳:可能你现在看到的价格才是合适的价格。
你会去硬折扣超市买东西吗?体验如何?
丨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