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手店传奇Joyce连续四年亏损,内地门店悉数撤退,行业巨变引关注”

香港买手店鼻祖Joyce连续4年亏损,再无内地门店
近日,香港买手店巨头Joyce宣布,由于连续四年亏损,公司决定关闭其在中国内地的所有门店。这一消息震惊了零售界,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Joyce作为香港买手店的鼻祖,自2002年创立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选品和品牌组合,吸引了众多追求时尚的消费者。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Joyce的业绩逐渐下滑。
据Joyce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过去四个财年中的累计亏损额已超过10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是主要的亏损来源,占到了总亏损额的70%以上。面对如此严重的亏损,Joyce不得不做出关闭内地门店的艰难决定。
关闭内地门店后,Joyce将专注于香港本土市场,并计划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升级等措施,来提升其竞争力。然而,这一决定也意味着Joyce将失去中国内地这一重要的市场,对其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一事件也给中国内地的零售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Joyce的失败,正是由于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其在竞争中逐渐落伍。

相关内容:

香港买手店鼻祖Joyce在内地市场的最后一家门店如今已悄然落幕。



12月28日,商业那点事儿小编在Joyce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看到,Joyce位于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广场的门店将在2023年1月15日结束营业。


而Joyce在北京国贸商城的旗舰店已经在2021年停业,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连卡佛内的Joyce Trunk也消失在官网列表中,自上海恒隆广场店正式停止营业后,Joyce在内地市场将不再设有门店。


在各大社交媒体中,有不少消费者对于Joyce的评价并不高,“sales服务差、摆脸色”、“价格偏高,选品跟不上时代了”等评论不绝于耳。

作为香港第一代买手店,如今Joyce的境况难免让人唏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贯追求个性、自由的氛围为潮流买手店的发展提供了适宜土壤。1971年,Joyce在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成立和发展,这座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城市在那个年代热衷于时装上的创新,而庞大的中产阶级则提供了不容小觑的购买力。


1970年,马郭志清(Joyce Ma)在文华东方酒店开设了一家用自己英文名命名的买手店。作为香港望族郭沛勋家族的继承人,马郭志清的财力、人脉让她能够在奢侈品行业还未进行全球扩张的时代,就将阿玛尼、Prada等品牌带到香港。


不可多得的时尚资源一向是买手店Joyce的“王炸”。例如Joyce中环旗舰店在2007年重装开业时,山本耀司就曾罕见地带着母亲出席开业典礼;入驻Joyce的设计师品牌曾专门在被挑选出售的衣服标签中绣上Joyce的Logo。


但Joyce的盛况在2015年之后却逐渐耗尽。据其2020年正式从港交所退市前的最后一份财报显示,Joyce在2018-2019财年收入同比下跌2.1%至8.42亿港元,连续4年亏损,并且净关闭5家店铺,其中4家位于品牌大本营香港。


实际上,以Joyce为代表的传统买手店通常规模庞大,占据城市黄金商圈的大面积零售空间,销售涵盖时装、家居和美妆在内的多种产品。但这种模式成本极高,对消费者意识以及物业水平等诸多因素都有着较高要求,这也使得Joyce们难以在内地奢侈品市场迅猛发展之际,将步伐迈向更多的城市。自成立至今,Joyce在内地市场的门店仅涉猎了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


而如今随着内地潮流市场的兴盛,各类买手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着。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买手店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多达5000多家,买手店的城市分布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成都、杭州、南京、苏州等二、三线城市扩张。


以北京市场为例,白噪音、西有全球好物等买手店正在逐步占据市场,其中西有全球好物已在北京三里屯、芳草地、SKP、金融街购物中心开设了共计四家线下买手店。


相比于一直走高端路线的Joyce,新兴买手店们引入的品牌也更贴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下至售价千元的国内外小众设计师品牌,上至华伦天奴、Jimmy choo等奢侈品牌都囊括其中。尤其是小众设计师品牌,由于品牌本身往往并无独立门店,这也就给了消费者们更多走进买手店的理由。


但反观Joyce,却一直仍延续着高端奢华的调性,直到街头潮流红利已经快被耗尽,才开始将部分日常化的街头产品引入店内。MONCLER、Maison Martin Margiela等奢侈品牌在20世纪70年代还未有独立门店之际,在Joyce这样的买手店自然可以大放异彩,然而时至今日,各大奢侈品们早已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Joyce曾经汇聚诸多奢侈品大牌的顶流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在社交媒体媒体和线上电商蓬勃发展数年后,沉浸在线下大店和奢华橱窗模式中的Joyce才如梦初醒,开始运营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和电商渠道,但此时显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在互联网时代和奢侈品全球化的趋势下,Joyce们曾因市场空白而获得的“中介”红利正在流失,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还会有新的大型百货式买手店推陈出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复兴传统业态。


但对于目前的Joyce们来说,曾经独占鳌头的黄金时代已然结束。




- END -


文字|蔺雨葳

编辑|蔺雨葳

图片来源|JOYCE官方微博、小红书截图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