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迪奥抄袭”事件引发热议,传统文化被盗现象应引起正视与反思

我们来解读一下“迪奥抄袭”事件及其引发的热议,特别是“传统文化被盗”这一观点。
"事件回顾:" 近期,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推出的一系列香水包装设计被指大量“借鉴”或“抄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敦煌壁画图案、苗族银饰纹样、中国山水画意境等。这些设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迅速登上热搜,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
"核心争议点:"
1. "“借鉴”与“抄袭”的界限:" 支持者可能认为迪奥是在“东方主义”背景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创作”和“时尚化”表达,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而批评者则认为,这种未经许可、缺乏深度理解、仅取其表面符号进行商业利用的行为,是对中国文化的“挪用”(Appropriation),尤其是当品牌方可能并未给予相应尊重或说明时,更易被视为“抄袭”。 2. "商业利益与文化价值的失衡:" 批评者指出,迪奥等西方品牌频繁从非西方文化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高利润的商品,但往往忽视了原文化的历史、工艺和象征意义,甚至可能对原文化造成伤害(如破坏性地获取素材)。这种做法被质疑为一种文化霸权,即用西方的审美和商业逻辑来“消费”和“矮化”其他文化。

相关内容:

经记者:王郁彪

每经评论员 王郁彪

近日,“迪奥抄袭”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事情起因是,有网友质疑迪奥(dior)一条新上市的标价2.9万元的裙子抄袭中国的马面裙。而在迪奥官网产品介绍里,这条裙子的设计灵感被称为“dior标志性廓形”。而中国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裙子形制一般为两片式,左右打褶,前后光面,罕见而典型。

截至目前,迪奥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值得注意的是,迪奥中国官网已无法搜索到这条裙子,迪奥海外地区官网上,这款半身裙仍在销售。人民网评也就此事发文质疑,迪奥此次风波是否涉及版权保护?究竟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合不合情理?迪奥需回应舆论关切。

近年来,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时装、秀品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笔者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国际大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产品本无可厚非,但品牌在产品标注中不承认设计灵感来自中国马面裙,却自称是“全新设计”和具有独创性的“标志性设计”,这样的行为太过恶劣。

一方面,在时装产业高速运转的市场周期中,设计师和品牌的创作也变得“快节奏”;另一方面,异域文化在时尚界大放异彩的B面,“文化挪用”的争端也甚嚣尘上,相关争议也频频出现。

不只是多次踩红线的迪奥,去年末,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发布声明称,“追光动画及《白蛇:缘起》日本周边开发公司TEAM JOY涉嫌抄袭花西子旗下产品‘同心锁口红’”,并呼吁后者停止侵权行为。山寨无分国界,海外品牌照猫画虎,“模仿”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元素创作的国货也渐渐成为一种常态。

从目前迪奥的做法及态度上看,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借鉴”二字可以解释的了,不少网友声讨迪奥挪用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挪用”一般指挪用方在不理解和不尊重被挪用方文化的情况下,将本不属于本地的文化资源借用过来,从而对本地文化产生影响,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现象。笔者认为,“传统文化被盗”应该被正视并加以严肃对待。文化元素的借鉴本质上并不是坏事,这从侧面说明,中国文化正在被全世界所认可,但这绝不代表中国文化可以被简单、粗暴地挪用,甚至被挪用方据为己有。

相反,借鉴的初衷是对这种文化的赞同和尊重,但是野蛮地将其据为己有,永远无法被理解。对于迪奥而言,一个轻率、简单的解释已经无法弥补文化层面的价值损失。一个品牌想要立足,需要恪守道德底线,对异域文化、元素符号,以及其涉及的差异,收起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心怀敬意、时刻保持尊重是基本素养。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