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新篇章,去年226家“首店”云集,魅力无限吸金力强劲

去年(2023年)吸引226家“首店”进入上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上海持续巩固国际消费中心地位的重要体现。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消费潜力:" "庞大且高消费能力的人口基础:"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超过2400万常住人口,以及庞大的流动人口,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市民和游客具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和较高的购买力。 "高端消费人群集中:" 上海聚集了大量国内外的高端消费人群,他们对新颖、独特、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有着旺盛的需求,为“首店”提供了理想的客群。
2. "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支持力度大:"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吸引首店,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政策,包括租金补贴、装修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支持等,显著降低了品牌进入上海的门槛和成本。 "高效的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一网通办”、“店店通”等服务,简化开店手续,提升了品牌方的办事效率和体验。 "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上海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增强了外商投资信心。
3. "领先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 "国际大都市形象: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品牌将“首店”放在上海。

5月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商委获悉,2017年有226家“首店”进入上海市场。所谓“首店”,是指在行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

上海市商委表示,上海的国际高端知名品牌聚集度超过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54.4%,中高端消费领域影响力强,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功能强。因此,国外品牌首次进入内地市场,或是新业态、新品牌的培育孵化和市场化,产品首发,往往会选择上海。

本土新兴品牌大胆试水“首店”

回到家后,对着机器人说“我回家了”,客厅窗帘自动拉开,电灯、风扇、空气净化器、电视都自动打开,电视机声音从环绕音箱传出。

这样的场景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4月28日,“有生品见”全球首家店在上海七宝万科广场正式开业。上海市商委编制的《上海全国首店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有226家“首店”进入上海市场。其中,全国首店有134家,全市首店的代表性品牌有92家。与2016年赢商网统计的“首店”情况对比,综述大幅增长125%。

根据上述报告,上海“首店”的业态分布日趋多样。其中,零售业态数量最多,约占48%。大数据服务平台中商数据称,本土新兴品牌在上海大胆试水,经品牌筛选,2017年有54家本土新兴品牌“首店”进入上海市场,约占进入上海市场“首店”总数的24%。例如,从后台走向生活的时尚专业彩妆品牌REC、全国首家裸足购物鞋履旗舰店LA RUTA DE VIA、中粮集团旗下全新服务品牌及体验平台雪宜茶声、收纳主题美学生活买手店Editor等。

“品质零售”引领新消费模式

2018年5月1日,上海长风大悦城开门迎客,体量达12万平方米。运营方表示,该商城近30家品牌更是首次亮相上海。

其中,首进中国的品牌有:中国唯一一家乐高探索中心、DKNY SPORT精品店、法国潮包品牌Cote&Ciel、时髦女性买手品牌集合店LOOK NOW、AGATHA跨界打造的浪漫法式空间Agatha Coffee、瑞士冰淇淋品牌Movenpick莫凡彼全品类店、ROOM PET宠物精品店、融合了法式时尚游戏屋的家庭小酒馆Ant&Grasshpper、精致日料昭和61等。

上海长风大悦城艺术街区布景。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

不仅如此,首个艺术暖心体验街区上线,提供精致女主生活方案。预计2018年夏天,商场还将开出国内首个屋顶凌空粉红跑道。以屋顶粉红色跑道为核心亮点,长风大悦城策划了国内购物中心首个屋顶综合性潮流运动空间:Gordon Park(高登公园)。

上海市商委透露,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往往不局限于“卖产品”,更多的是“卖生活方式”。研究分析, “品质零售”不仅吸引了更多国际化品牌入驻,也带动了本土品牌转型升级,引领消费模式从“买产品”向“买生活方式”转变。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