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聊聊这款备受期待的重返赛场——YETI SB130软尾山地车。时隔两年,这款经典的硬尾车再次进化,焕发新生,势必成为越野圈的热门话题。
"回归初心,进化不止:YETI SB130 的故事"
YETI SB130 曾经是硬尾山地车的标杆之一,以其简洁、可靠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众多车手的喜爱。两年前,YETI 对其进行了升级,推出了 SB130 RFA(Revamped For All),进一步提升了整车性能和适应性。而如今,SB130 再次进化,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继续引领硬尾山地车潮流。
"两年磨一剑:YETI SB130 的主要升级点"
虽然具体细节可能因市场地区和版本而有所差异,但根据 YETI 的产品路线和行业趋势,我们可以推测 SB130 的主要升级方向:
1. "更轻量化:" 这几乎是所有山地车厂商的共识。YETI 会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进一步优化,例如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或碳纤维部件,减轻整车重量,提升操控性和效率。
2. "更先进的几何结构:" YETI 会根据最新的运动科学和骑行数据,进一步优化 SB130 的几何结构,例如调整座管高度、前叉行程和车架角度等,以提供更舒适的骑行体验和更佳的操控性能。
3. "更
相关内容:
作者 : keiya345自从2019年把Knolly Warden放售后都没有再骑过山地了...... 最近又萌生再骑山地的想法,不过最近所有自行车的厂商全都缺货下想买也买不到。起初在12月的时候一直在看有什么车可以买,基本上大多的牌子都有看过。其中闪电的供货是比较稳定的,只要下订金基本上两个月左右就已经有,所以有考虑过买闪电的Enduro Comp。不过刚好有一朋友告知某牌子在做旧款式清货,实在是太巧了!!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开箱」了。
平常都是骑Enduro车款,这次反而选择了行程较短的Trail车款原因其实有二:一是我本来比较矮,假如组一台长行程的29,外观比例上会很奇怪;二是绝大部分的车厂都是缺货中,刚好SB130跟SB150在清货中,在不选长行程的前提下SB130看似是唯一选择。车架部分
这次清货的车款都是2019款,在几何方面2019-2021款都没有改变过,改变的就只有涂装。刚好这黑色款有配上一点YETI蓝,没有纯色的沉闷。这款是TURQ级,据YETI官方解释TURQ和Carbon两个分别是用的碳纤布不同,TURQ会比Carbon轻约250-300克,这也跟公路车的高模碳跟低模碳一样。
YETI“祖传”的Switch Infinity,向来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听到是怎么的好骑,是怎么神奇的一个转点。今天的小编终于能感受到那份神奇!非常柔顺、很线性的避震运作,没有传统转点的“死硬感”。
同时连杆的设计也改善了后三角的稳定性,据旧款YETI SB5.5C的车主说后三角比SB5.5C更硬更稳定。有改善的同时当然是有利亦有弊:Switch Infinity的部分清洁难度上升了,需要把后三角拆下来才能做更深层的清洁;连杆转点需要经常留意松紧。
避震部分
由于Switch Infinity是YETI托FOX造的,自然选配的避震也会是FOX。选金管主要是因为配色问题啦!
在Trail车款上FIT4是个好伙伴!FIT4的调较幅度虽然没有Grip2那么大,却拥有Grip 2没有的Open-Medium-Firm 3位一体的旋钮,上面还有低速压缩的调较旋钮。
是的,前叉也是老款2019的,性能依然是杠杠的,不比新款差!这次选配的是FOX 36 150mm长度,也是非常足够用了!
后避震也是来自于FOX的DXP2,SB130已经由老款的英制避震长度改成公制,长度为210mm x 52.5mm。小编曾用过单樽款的Float DPS,印象分挺高的!简易的调较、细腻的避震感,配搭在Switch Infinity上感受不到打底的感觉(虽然已经打底)。传动及刹车

小编向来都不太喜欢用“贵森森”的XX1,所以都是选配SRAM的GX套件。这次是2021款的SRAM GX Eagle,由以往高调的白字LOGO改成暗灰的LOGO,更好看更低调。飞轮也由老款的10-50T升级到10-52T,硬是要比日本蓝厂的飞轮多1T,哈哈!
而刹车则是SRAM的G2 R,虽然不是高级货不过也够用了,碟片是用上SRAM的CenterLine,前200mm 后180mm。只要把油打得好好的,这刹车还是有不错的手感,拉杆顺畅且没有硬硬的手感。
三件套
把横是小编最爱用的,来自英国的Renthal。长度是740mm(由780裁到740),只有他们家才做这种低调的金色,可以为黑色车款点缀却不会太过火。而把立是Raceface的Chester,长度是40mm,重得一铊不过挺实用。
坐管是来自FOX的Transfer,长度是100mm。全车的FOX都用上Kashima坐管却没有,是的!小编认为坐管不需要金闪闪所以没有升级到Factory版,黑管足矣。
坐包肯定用原装! YETI跟WTB定制的VOLT,VOLT也是挺好坐的一张“长青”坐包了,推出了那么多年还是有很多粉丝。轮组部分

轮组用上了DT Swiss的M1900 30mm,塔基里是3爪而不是Ratchet System,踏踩角度不够细,不过强度非常足够,能应付小编这边的林道有余了。而外胎的配搭是前轮Maxxis DHF 2.3,后轮Aggressor 2.3。没有用上2.5是因为考虑到重量、灵活性、滚动性等因素,在130行程上还是用2.3比较搭配,骑行感比较平衡。

其实我以前不喜欢YETI的,这个观念是建基于旧款的车架上。管形太圆润,避震反应不如想像。后来SB1XX系列推出后对YETI改观了,这台SB130的爬坡性能真的吓一跳,比起之前我骑过的更好爬;管形一改之前的圆润感,都改成比较直的管形, 很好看;还有可以在车架上安装水壶了,不用再用背囊骑车,解放背部!然而同是29er,卻比我之前骑过的Santa Cruz Hightower更灵活。避震虽然是横放连接上管,却没有一种不断前推的感觉,而是稳定地慢慢前推,这种感觉在爬坡特别明显。下坡有灵巧的感觉,可以贴地也可以跳!重量不算重,这套零件下得出13.6KG,有非常大的减重空间,已经算是挺可观了!后记在这次机缘巧合下入手,我觉得是个缘份。加上时下各种缺货的现状,想换车是个非常难的事,真要把这辆SB130多骑远点、高点,更珍惜一下现有!你最近有什么升级组车计划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