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关于欧洲奢侈品巨头业绩疲软的西媒报道:
"1. 法新社 (AFP):"
标题:欧洲奢侈品巨头业绩疲软,受通胀和消费者信心下降影响
摘要:受高通胀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影响,欧洲奢侈品巨头们正在经历业绩疲软。路透社报道称,开云集团 (Kering) 和历峰集团 (LVMH) 等公司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销售额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滑。
"2. 路透社 (Reuters):"
标题:欧洲奢侈品巨头第二季度业绩疲软,受高通胀和消费者支出放缓影响
摘要:路透社报道,欧洲最大的奢侈品集团开云和历峰在第二季度报告了业绩疲软。开云集团的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为2%,低于市场预期;历峰集团的销售额增长率为5%,也低于市场预期。两家公司都将业绩下降归因于高通胀和消费者支出放缓。
"3. 彭博社 (Bloomberg):"
标题:欧洲奢侈品行业面临挑战,业绩疲软迹象显现
摘要:彭博社报道,欧洲奢侈品行业正在面临挑战,业绩疲软的迹象日益明显。分析师表示,高通胀、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消费者信心下降正在打击奢侈品需求。一些高端
相关内容:
在资产由华尔街流向欧洲的背景下,资金正转向与经济周期和国防更为密切的产业,例如莱茵金属公司和德国商业银行,并逐渐远离路威酩轩或彪马等名牌企业。今年4月奢侈品行业股价仅比2022年创下的最低值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和美国保护主义威胁引发的抛售潮,以及重新激发的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最新一轮的财报证实了奢侈品行业的疲软现象:路威酩轩集团时装与皮革制品部门的营收额下降9%;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利润额暴跌46%;彪马公司累计亏损额达2.466亿欧元。
就连在年初取代路威酩轩成为欧洲最大奢侈品企业的爱马仕公司也未能避开本次股价修正。自7月底财报发布以来,其股价已下跌12%,抵消了今年全部增长量。
奢侈品的矛盾在于,昔日保卫它抵御通胀的光环——全球规模和吸引力,如今却可能成为它的软肋。奢侈品的独特性是它此前能够应对行业放缓的关键。限制产量和选择性提高售价的策略使得爱马仕即使在股价逼近3000欧元时依然能够保持吸引力。然而一旦它的产品不再象征尊贵,那么其股票溢价也可能不再合理。
此外,新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使得短期内任何复苏预期都变得更为复杂。分析师指出,奢侈品行业本质上是出口产业。瑞银解释说:“由于产品几乎全部在欧洲生产,关税可能会对其利润造成直接影响。”
各类品牌中,爱马仕和普拉达这种顶级品牌有能力将关税成本转移给消费者。据瑞银计算,这些品牌只需在美国涨价2%或者在全球范围涨价1%就足以抵消新关税给它们带来的影响。与之相反的是博柏利、胡戈·博斯这些中低端品牌,它们可能将因操作空间减小而被迫削减成本。
奢侈品巨头的传统优势在于其稳定价格、抵御危机和维持稀缺性表象的能力。但在当今关税压力增加、消费模式转变和欧元走强的背景下,即使是曾经最稳固的行业标杆也开始出现裂痕。市场变得更加理性,不再愿意为任何“独特性”买单。在这个欲望至上的行业,最危险的不是利润下降,而是奢侈品失去它的光环。(编译/丁泓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