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咖啡烘焙实验所:从自家烘豆室到现场沖煮,打造全方位品饮体验

在台北大安区的巷弄里,悄悄诞生了一间有点特别的空间,它试图重塑消费者理解咖啡的方式,将咖啡从挑选、烘焙到沖煮,完整呈现在同一空间里的场域。就像座小型的实验室,也像咖啡的舞台,将每颗豆子尽力展现独特的样子。

延伸阅读:

台南店开箱|世界冠军咖啡师、香甜可丽露、职人建筑美学交织老城新风景



期望开枝散叶的

在英文中有的意思,也可以代表或。品牌以此为名,也放进三位幕后推手罗可恬(Tien)、Ethan 与 Louis 的期待,他们希望每一杯咖啡都来自枝枒间孕育的果实,而树枝象徵咖啡最直觉的起点。其次,团队夜希望这家店能不断生长开枝散叶,成为新的咖啡能量据点。

Tien 也是士林餐饮空间的创办人,这里结合音乐、选物与餐饮,展现他对生活美学的敏锐感知。而 Ethan 则来自的主理人,以科学化的态度研究烘焙,擅长用数据与实验揭开豆子背后的可能性。咖啡师 Louis 对沖煮与品饮有着独到理解。虽然三个人背景截然不同,却又着同样对咖啡的热情而交集,最终也共同孵育的。



北欧式的咖啡舞台

的外观,可以看见透明橱窗里的烘豆区,而室内空间不大,一眼就能望穿。最醒目的就属中央那座开放式吧台,所有沖煮、萃取、特调的过程都在这里展演,就像是咖啡的舞台,客人能透过观赏参与正个製作过程。

空间色调则以橘红和木质搭配,再加入铜片老件点缀,简约又不失温暖。此外,墙上还挂着 Katherine Bernhardt 的版画《ET Phone Home, 2019》,为整体氛围添上活泼的感受。座位则由板凳、旋转椅组合而成,少了制式桌椅的距离感,鼓励人们以放鬆姿态与咖啡对话,整体轻鬆又自在。


滚动式调整的豆单

而最核心的咖啡,由烘豆师 Ethan 每三个月更新一次豆单,选项横跨传统处理法、独立庄园到竞赛级生豆,让消费者能在不同层次的风味之间游走。在这里,你可以喝到平衡、易饮的配方豆,也能选择单一产区的浓缩,体会某片土地最直接的气味。如果偏好层次鲜明,浅焙会展现花果香与酸值;想要兼顾酸甜,中焙则是柔和的选项;若喜欢浓郁,深焙能带来可可与焦糖般的醇厚感。

更特别的是豆单,是专门挑战小众风味或比赛型的豆子。除了是团队的野心,也想传达咖啡的面貌绝多元,除了安全选项,也可以透过风味来场冒险。不过 Tien 也认为降低门槛同样重要,所以店里设计了形式的一套流程,让初学者一次比较不同豆子的特性,不需要过于专业就能体验差异。若没有磨豆机,也能直接在现场购买,请店员协助磨好,甚至选择浸泡包带回家。透过许多细节,期望让更多人走进精品咖啡的世界。



饮品延伸自咖啡豆多样性

希望待过 Branch 的经验,能成为一种无形的,有个人的底气,也成为品牌的养分。

在饮品选项上则紧扣豆单变化,像是 Espresso、黑咖啡、奶咖等经典品项,都会随豆款不同呈现新意。其中最有趣的是,他们使用同一款豆子做成浓缩、奶咖与特调,让客人在三种风貌中自由切换。

手沖则是团队投注最多心力的部分,他们以科学化的方式测试不同参数,却又不失职人手感。奶咖则会根据不同豆子,挑选最适配的鲜乳搭配,也展现了对的深度理解。除了咖啡,店里也供应康普茶、轻食,例如可颂、牛肉鹹派与自製费南雪,甚至有 Louis 发想的生火腿三明治,把法国麵包、生火腿与自製起司组合出意想不到的层次。

此外,Tien 也提到,他们希望这里不只是零售的空间,也能向外延伸到 B to B 的合作。从设计公司给员工订购的日常豆子,到企业级的客製化配方,再到完整的设备与谘询。对他来说,的意义不只是经营一门生意,而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希望待过这里的人,未来可能带着豆子、带着记忆,把这段经历延伸出去:在咖啡厅林立的台北,要说的故事,是一颗豆子就像店名般有各种延伸的可能。




Branch Coffee Roasters

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四段345巷15弄2号1楼

营业时间:週三至週一 10:00–17:00(週二公休)

IG:@branchroasters

延伸阅读:

士林早午餐夏季菜单 × 中秋礼盒同步登场:翻玩冷麵、西瓜调酒、咖啡蛋黄酥的多重滋味用咖啡书写诗意!(beanroom) 联手咖啡职人Silence,推出期间限定品饮体验美丽佳人31週年携手重本书店、咖啡职人Silence推出期间限定CAFÉ DINING 2.0零时差的手沖咖啡新体验重本书店推出向银座琥珀咖啡関口一郎咖啡大师致敬江振诚为 Belmond掌舵,以美食重塑奢华列车之旅演绎真正的 Slow Luxury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