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永远不会迟到,徐冰梦的舞蹈诗篇

这句话很有意境,充满了力量和诗意。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梦想永远不会迟到”": 这句话传递了一种信念和决心:无论梦想看起来多么遥远,无论实现它需要多少时间、多么艰难,它终将到来。它鼓励人们不要放弃,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和梦想的必然性。 它也暗示着,实现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使路途漫长,也不应气馁。
2. "“徐冰梦的舞蹈里藏着诗”": 这句话将抽象的“梦想”与具体的“舞蹈”联系起来,特别是与“徐冰”这位艺术家的“舞蹈”联系起来。徐冰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哲学意味。 将徐冰的“舞蹈”比作“诗”,是说他的艺术表达方式是精炼、富有表现力且充满内涵的。他的肢体动作、姿态、乃至整个表演过程,都像诗歌一样,能够引发观众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传递着某种意境和哲理。 这里的“徐冰梦”可以理解为徐冰本人的艺术追求、精神境界,或者他作品中所体现的那种探索、反思、融合的梦想。
"综合起来理解":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实现梦想(无论是个人的还是

相关内容:

“初夏时分:清晨微凉,开窗写字或下楼打网球,都甚为美妙;午间小睡,枕微风送鸟鸣;傍晚余晖温柔,落在树上、屋顶上与天上,尽是朱色,只要一阵风,我就可以起舞。入夜蛙鸣又起,更静,能见远处的星星和近处的灯火,我便作画。”徐冰梦说,夏浅胜春,最为可人。

昨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她时,一袭古风装扮,长及腰身的黑发,撑着一把油纸伞缓缓走来,曼妙身姿犹如画中女子。22年来,徐冰梦坚持舞中有诗,诗里有梦。

舞者愿望 破土而出

“这幅小楷,要送给爷爷;这幅防疫宣传画要挂在舞蹈教室……”徐冰梦说,60多幅字画都是她宅家这几月潜心创作的,她还在家开了“个人书画展”。

重拾书画,对她来说并不难。“我的父亲是位教育工作者,尤爱书画,读小学时,每逢寒暑假就被父亲要求,每天完成一幅字、一幅画。每到过年还会为我举办一次家庭书画展。”徐冰梦说,在父母的培养下,她成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但在她心里一直有个舞者梦、明星梦。因当时社会背景限制,乐清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和学习机会,无法实现梦想,也曾和母亲谈起演员梦,还被母亲笑话:傻不傻。

“小时候喜舞蹈和表演,十来岁就自编自演,带着邻居家一群孩子演‘戏’,喜欢设计衣服,画出来找裁缝定做。”徐冰梦说,机缘巧合,28岁那年,她已是4岁孩子的母亲,在一家理发店,得知北京舞蹈学院开放成人进修资格,她的开心溢于言表:当时内心就起舞了。得到家人支持,她向幼儿园提出申请远赴北京。

“这些年,丈夫尊重我的梦想,把我宠上天。前不久疫情有所好转,家中宣纸用完了,丈夫满大街帮我买宣纸……”徐冰梦说,这也许就是追梦的动力。

心无旁骛 刻苦练舞

1997年,徐冰梦拖着一只箱子,只身从乐清来到北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会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但她却选择实现自己未触碰的梦。用她的话来说,这个梦“迟到”20年。

“在班里进修的多是专业舞蹈演员,而我是零基础,不怕被笑话,特别刻苦,同学一天只练习三个小时,而我尽可能找更多机会练习,还利用双休日抓紧考取舞蹈教师资格证。一年来除了寒暑假都没有回家。舞蹈房有学生,我就在楼道练;别的班级有课,我就在一旁观看。不仅学习中国舞,还学习芭蕾舞、拉丁舞。”徐冰梦回忆,当时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乐趣。

第一个学期,徐冰梦住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地下室,四人一间,一天10元。第二个学期,住宿条件改善,两人一间,一天15元。没有手机,学院地下室只有一部公用电话,同学们都围着等,她一周一次和家人通话,聊天短短几分钟,但每次电话后,都有新动力。在徐冰梦看来,这像极电影《芳华》里等电话的场景。她也以该影片为主题拍了一组照片,怀恋一路走来的舞蹈经历,也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一年的学习时光,除了舞蹈水平及审美的提高,她也结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精英,见识了真正的舞蹈课程,同时,她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芭蕾舞考级教材带回乐清。

爱我所爱 炙热如初

1998年,从北京回乐清后的暑假,徐冰梦利用双休日时间,借用乐成二小舞蹈房授课,让更多有舞蹈梦的孩子学习。”虽然没有成为一名真正舞者,但每次上课都穿着舞裙,哪怕声音教到嘶哑,她也感觉很幸福。

“当时舞蹈房没有空调,母亲搬来几枚镜子,那个年代的人对学舞没有任何概念,但在当天母亲召集10多名孩子,来听课时,家长也在教室,反响挺好。第二天就来了30多名孩子。之后,报名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名还考上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附中。”徐冰梦说,当时双休日每天都要教10个小时以上,母亲当后勤,哪怕发烧,自己也顶着。22年来,她培养出的很多孩子一个个实现舞蹈梦。

近年来,徐冰梦经常在市总工会、市文化馆开设公益舞蹈课。不少学员从最初都不知道怎么捏“兰花指”到可以摆出婀娜多姿的造型,徐冰梦仿佛看到当年在舞房练舞时,自己汗水浸湿衣衫的样子。她说,学舞不分年龄。

徐冰梦说,教舞时,她心无旁骛,炙热如初。不去想什么,跳就是了。没什么急迫与纠结,享受这一分钟就是了。就像席慕蓉说的,“‘此刻’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是,‘此刻’又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依恋与不舍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给这一分钟命名,徐冰梦会称之为:爱我所爱,随心起舞。

激扬活力 诗意生活

在徐冰梦的办公室,有一张她和杨丽萍的合影。她曾千里迢迢去观看杨丽萍自导主演的舞剧《孔雀之冬》,之后杨丽萍旗下服装品牌,也经常她作模特。前不久,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旗袍照,获得不少称赞。她说,因为被朋友当模特,第一次穿旗袍。其实,这几年也经常有朋友她拍摄宣传片圆“演员梦”。“如果你的心是鲜活的,那么你一定能够倾听得到春、夏、秋、冬的生命节奏。”徐冰梦说。

喜欢古风,热爱自然,过着琴棋书画花一般的生活。其实除了热爱舞蹈,她还喜欢旅行、游泳、网球,玄武剑……有人形容自带仙气纤弱的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徐冰梦用笔写下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初夏后说,夏天,花有牡丹、蔷薇;果有樱桃、梅子;景有雨打芭蕉、浮翠新荷、扇里麦香……每次她驻足欣赏后,都感觉这是自然长成后的显现,身体里有起舞的愿望破土而出。

在徐冰梦看来,四时智慧,春去夏来,从不迟疑,倘若我们也能安住其中,便可和它同在,与万物一起,共为四季。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