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观点,即美国咖啡价格上升可能与关税战有关,并且美国民众是最大受害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关于关税战对美国咖啡价格的影响:"
"确实存在间接影响:" 关税战,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确实对美国咖啡产业产生了一些间接影响。
"全球供应链波动:" 关税战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和不确定性增加,这可能会影响咖啡豆的运输成本和效率,进而推高价格。
"货币汇率波动:" 贸易紧张局势会导致货币汇率波动,美元走强可能会使进口咖啡豆的成本上升。
"其他国家贸易政策:" 美国对某些国家的关税报复措施,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对美国咖啡产品采取反制措施,影响美国咖啡出口。
"影响有限且复杂:" 需要指出的是,咖啡豆本身并不是主要的关税目标,美国对咖啡豆的进口关税率相对较低。因此,关税战对美国咖啡价格的影响是间接且复杂的,并非主要因素。
"关于美国咖啡成“奢侈品”:"
"定义模糊:" “奢侈品”的定义比较模糊,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咖啡仍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而非奢侈品。
"价格相对稳定:" 尽管咖啡价格有所波动,但与美国人的收入水平相比,咖啡支出仍然占比较小,总体价格水平相对稳定。
相关内容:
美国的咖啡爱好者最近迎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 —— 在品尝第一口咖啡之前,钱包就要先受 “冲击”。不少人发现,常去的咖啡馆菜单悄悄换了新价签,超市货架上熟悉的咖啡罐价格比年初高了一大截,就连自动售货机里的速溶咖啡都涨了五毛钱。
根据最新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2025 年 8 月美国零售咖啡价格同比上涨近 21%,创下自 1997 年 10 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环比上涨也达到 4%,为 14 年来最高水平。
超市里的研磨咖啡已经涨到了每磅 8.87 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价格,相当于一杯手冲咖啡的原料成本就比去年多了近三分之一。

关税政策成涨价关键推手
价格的飙升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密切相关。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进口国,美国几乎完全依赖外国供应,约 99% 的消费咖啡来自进口,本土产量连 1% 都不到。
亚利桑那州的咖啡店老板盖布・哈根对此深有体会,他坦言大部分咖啡豆都不在美国种植,关税政策一开始就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

巴西是美国最大的咖啡来源国,却也是受到关税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与定罪激怒了特朗普,美国对巴西咖啡加征了高达 50% 的关税,这几乎是美国对任何国家商品征收的最高税率之一。
受此影响,8 月美国从巴西进口的咖啡同比减少了 46%,环比也下降了 26%。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预测,随着这一关税全面传导到市场,咖啡零售价格将 “轻松突破历史纪录”。

荷兰国际集团的食品农业专家也提到,之前积累的库存还能缓冲一阵,但按照美国人喝咖啡的速度,库存迟早会见底,到时候进口压力更大,价格恐怕还得往上走。
大小商家难扛成本压力
除巴西外,其他主要咖啡出口国也难以幸免。美国从哥伦比亚进口的咖啡被加征 10% 关税,从越南进口的则被加征 20% 关税。咖啡与茶叶店主阿比盖尔的店从 14 个国家进口原料,每一个都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上,涨价已经成了必然。

面对高企的成本,大品牌和小型咖啡馆此前一直试图自行消化,但如今大多撑不住了。福爵咖啡的母公司 J.M. Smucker 已明确表示,将在今冬第三次上调旗下零售咖啡产品价格,其中包括 Café Bustelo,今年 5 月和 8 月,公司已经分别上调过两次。
在新奥尔良,当地连锁店 French Truck Coffee 甚至直接在订单中增加了 4% 的关税附加费,明明白白把成本转嫁了出去。另一家咖啡店的罗伯托说得很实在,以前咖啡利润就低,10% 的关税就能让利润大打折扣,现在根本没法自己消化成本。

有人曾说关税能扶植美国本土咖啡种植业,但种植者们自己并不认可。他们直言美国的气候和海拔条件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种咖啡,就算扩产,成本也远高于进口,产量更填不上 99% 的进口缺口。
盖布・哈根已经在紧急寻找关税生效前的库存,就怕不得不涨价或裁员,无论哪种选择都对社区没好处。

涨价潮远未到尽头
相比之下,星巴克则选择观望。公司高管在 7 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解释称,由于其独特的采购策略,关税对成本的影响会滞后显现,预计咖啡成本的同比涨幅要到 2026 年才会达到高峰。
这意味着,美国咖啡消费者面临的价格上涨远未到头。眼下 8 月的 CPI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生鲜牛排、鸡肉和鸡蛋都在涨价,咖啡只是其中之一。

对普通家庭来说,每天一杯咖啡的开销正在悄悄侵蚀预算,而这种压力可能还要持续好几年,未来喝一杯咖啡或许真的要付出更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