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非遗|‘漆’彩华章”的主题,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非遗|“漆”彩华章"
"引言:"
中国漆器,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器物,更承载着古老的智慧、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审美意趣。从新石器时代的朴素尝试,到战国秦汉的辉煌发展,再到唐宋的鼎盛与雅致,以及明清的繁复与精致,漆器始终以其独特的“漆”彩,在中国历史长卷中绘制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漆器技艺正焕发新的生机,续写着“漆”彩华章。
"一、 漆之魅力:千年传承的“东方韵味”"
"材质之奇:" 漆,源于天然,取自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的汁液。这种天然生漆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酸碱、不易变形、不易开裂、不易褪色、散发着独特幽香的特性。它是唯一能在木器上形成坚硬保护膜并兼具装饰性的天然材料。
"工艺之精:" 漆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堪称“工艺之母”。从选木、制胎、上生漆、打磨、髹饰(运用各种
相关内容:
即便工业化机械生产早已代替了手工成为时尚行业的主流选择,但近些年,非遗的浪潮重新涌起,时尚界对这些文明瑰宝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中国服饰》2024年度开启系列话题讨论,希望为行业及社会提供关于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启发,引发当代关于东方美学的情感共鸣。当这些有着千百年历史、历经数代薪火相传的非遗被拂去时光的尘埃,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即使斗转星移,也依旧意趣盎然。当现代服装与传统非遗碰撞出火花,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就具有了创新意义。在本年度专题中,我们将转换设计语言,重新审视时尚的可能性。

11月中旬,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最新作品在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新视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漆器的独特美学和工艺之美。
李子柒漆器视频中“雕花隐漆”的技艺,来自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的传授。对此,尹利萍表示:“李子柒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项濒临失传的技艺”。
髹漆成器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经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将漆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传统漆器工艺已有八千多年历史,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中发现了精美的漆弓、朱漆木碗和筒等。这些早期的漆器虽然工艺相对简单,但已经展现出漆作为防水、防腐材料的优越性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工艺逐渐发展成熟。商、西周、春秋时期,我国镶嵌、螺钿、彩绘漆器已达到较高水平。到了汉代,漆器工艺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漆器品种繁多,出现了很多大件器物,如漆鼎、漆棺等。唐宋时期,随着金银平脱技术盛行,雕漆工艺也开始兴起。明代漆器的生产更趋于繁盛,品目繁多,制作工艺有很大发展,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制漆艺人。清代漆艺在全国各地继续发展,形成了各制作中心和地方特色。
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日晒脱水后,即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作漆器时,以木、竹蔑、麻布等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其外表,干燥后即可使用。制作时,工匠首先对基础材料进行打磨、刮平,确保表面光滑平整。接着,工匠将漆涂抹在器物表面,通常要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涂抹和打磨,才能达到理想的厚度和光泽。

漆器的装饰方式有雕漆、螺钿、描金等,雕漆是在多层漆面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形成立体感强的装饰效果;螺钿是将珍珠母、贝壳等材料切割成薄片,镶嵌在漆面上,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描金是在漆面上用金粉或金箔绘制图案,增加器物的华丽感。最后还需进行细致的打磨和抛光,直至漆器表面光滑如镜,光彩照人。
中国漆器影响深远,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其他东亚国家的漆器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截止目前,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漆工艺已有十四项,包括成都漆艺、厦门漆线雕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北京雕漆技艺、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等。
“漆”韵流光
李子柒将漆器带到大众视野中,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非遗之美。当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时尚行业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些本土服装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

“美源自不完美”,这句格言为设计师王逢陈的同名品牌Feng Chen Wang2022年秋冬系列奠定了基调。本季中,一种缺憾的美学触动了品牌设计师王逢陈,她以“缺憾亦美”为题构造了系列作品。


延续品牌以传统中国文化作为灵感的来源,此次王逢陈将目光聚焦始于南宋的脱胎漆器,将脱胎漆器的精妙工艺和视觉效果转换成品牌独有的设计语言。翡翠绿色的漆器集轻盈与瑰丽于一身,王逢陈将这种银河般的图案演绎到夹克、衬衫和短裤上,呈现出轻微迷幻的视觉效果,集聚着一种非凡的艺术质感和魅力。在服装裁剪上,她运用了解构手法,将羊毛和尼龙等不同材料通过裁剪拼搭转换出独有的特色,并巧妙用颜色和质地相撞产生出一种先锋未来感。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由北京舞蹈学院创立的“忙碌舞者的陪伴”(Busy Dancer’s Accompany)品牌以楚式漆器纹样为灵感,于2024年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舞之,蹈之”系列作品。品牌联合创始人、品牌设计总监孙佳慧表示,楚式漆器以红、黑、金三色为主色调,以云纹、凤鸟、几何图样等为主要纹样,将其融合到舞蹈练功服、舞台服装和日常服装的设计中,拓宽了非遗元素的运用场景。

重庆设计师胡艺舰于2022年成立的同名男装品牌HOOYOJIM,致力于以中国南方城市的男孩为形象,探索男装中刚毅而温柔的力量。2024年春夏系列中,胡艺舰与漆器艺术家易熙云进行了一次跨界合作,将漆器与时装结合,推出一款漆艺马甲。

易熙云先用脱胎漆艺的创作手法,再用暗红色的漆液进行素髹,并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打磨。最后,他在漆液中镶嵌螺钿,暗红色的大漆和螺钿组合成深邃而神秘的宇宙星空。
《考工记》中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的说法,“慢工出细活”而成的漆器技艺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珍贵。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重要组成,是每一位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共鸣。让非遗在时装上鲜活起来,成为可穿的时尚单品,这也是当下中国设计师的努力之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