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揭示了市场上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打假”现象,即以高昂价格销售“品牌限定款”,但产品却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所谓的“限定款”实际上是“真鞋底假鞋面”。
1299元的价格对于一个品牌的“限定款”来说并不算低,但这个价格与产品实际的质量和构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真鞋底假鞋面”的做法,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损害了品牌的声誉。
上海警方的介入“打假”,涉及金额逾3000万,显示了监管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商品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产品的质量和真实性。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各种形式的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起事件也提醒了品牌方,在推出“限定款”等特殊产品时,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真实性,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相关内容:
3月13日上午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日前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
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
全链条摧毁“设计仿制、
拆解生产、多渠分销”
制假售假犯罪团伙
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
查获假冒品牌运动鞋3400余双
涉案金额逾3000万元

△在发布会现场,民警向记者展示涉事的部分假冒品牌运动鞋(蔡黄浩/摄)

2024年7月,上海杨浦警方接市民徐先生报案称,其爱好收藏鞋款,之前在某承诺“官方正品”“假一罚三”的直播间,以1299元购买了某品牌“限定款”运动鞋。收到货后,徐先生发现这双鞋气味刺鼻,鞋面喷漆颜色不均匀,但鞋底的纹路、品牌标志却十分清晰,与正品无异,仔细查看后发现鞋面和鞋底拼接处有异常,怀疑自己买到假货,遂向警方报案。 接报后,警方即将鞋品交由品牌方鉴定,发现此鞋竟是将“真鞋底”与“假鞋面”混搭的假冒品。

△直播间画面截图(上海警方供图,同下)
杨浦警方随即开展深入侦查,从直播平台和网店入手,很快锁定了一个以犯罪嫌疑人郑某为首的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犯罪团伙,并组织警力赴外省市将其一网打尽。

△民警对直播场所现场开展搜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原经营一家生产鞋底的公司,为牟取不法利益,自2024年2月起,以所谓“限量款、改装款、定制款”为噱头,生产、销售假冒品牌运动鞋,从而吸引消费力强且追求个性的专业爱好者。郑某指使其妻子龚某设计仿版鞋样、创作鞋款,委托曾某团伙采购品牌标识等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为了扰乱买家视线,郑某指示曾某团伙将生产的“假鞋”与其低价购买来的二手“真鞋”进行拆分组装,采用“真鞋面”与“假鞋底”、“假鞋面”与“真鞋底”混合搭配的方式,拆底换皮、贴皮改色、喷涂,试图“以假乱真”。

△民警捣毁犯罪窝点

△制作假鞋现场
而犯罪嫌疑人谢某、黄某二人,则在明知郑某生产、销售的是假冒品牌运动鞋的情况下,根据郑某指令,分别负责直播网店的运营以及仓储发货工作,以每双1000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大肆对外销售。

△仓库外堆积的假冒品牌运动鞋
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龚某、曾某、黄某、谢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警方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另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上海杨浦警方将继续对假冒品牌商标的供货源头进行追查打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东方网
阅读推荐
海底捞再发声明:起诉追责!向4109单顾客提供10倍赔偿
上海公布重要进展!机器人来抢保姆饭碗了,5年左右开卖,预计30万元+!已练习“冲咖啡”上千次
张文宏:这样的大肚子,是主要目标!上海将向2500万市民免费发放→
爆了!上海确认:1天涌入超4万人!有人天天被骂...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