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以载道"新篇章,例外品牌闪耀大阪世博中国馆首秀

这个标题信息量很足,结合了中国的文化理念、一个特定的品牌名称以及一个具体的地标性事件。我们可以解读一下:
1. "衣以载道 (yī yǐ zài dào):" 这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概念。 “衣” 指衣服,是日常可见的物品。 “载” 指承载、蕴含。 “道” 指大道、法则、理念、精神或价值观。 合在一起,“衣以载道” 意味着衣服不仅仅是蔽体御寒的物品,更可以承载和传达某种思想、理念、文化或精神追求。设计师通过服装来表达对世界、社会、文化或美学的理解。
2. "例外 (L'EXCEPTION):" 这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中国高端设计师品牌,由张弛(Cheung Chik)创立。 “例外”品牌本身就蕴含着对传统工艺、文化符号(如榫卯结构、中式元素)、现代审美以及独立精神的探索和表达。它常常被视为“衣以载道”理念的实践者,通过服装展现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设计哲学。
3. "亮相 (liàng xiàng):" 指公开露面、展示、登场。通常带有一定的正式性和关注度。
4. "大阪

相关内容:

经纬,是服饰的脉络,亦是文明的纲维;经线,是传承,更是流淌千年的文脉根系。

8月20日,日本大阪世博园中国馆内,中国原创设计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作为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服指定合作品牌,于中国馆荣誉呈现“经纬共生”例外主题日。

搭建一场“当代丝路”对话舞台

走入非遗展区,由“例外”创作的中国馆馆服牵动观者目光。面料精妙转译唐代缭绫,千年丝路记忆如幽光浮动,焕发古老技艺的当代生命力;墨竹刺绣图案与现场来自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的北宋文同《墨竹图》展品遥相呼应;联动《上城士》打造的时装影像展,以东方美学的镜头叙事呈现非遗的时尚表达,营造可感知、可触摸的东方氛围。

主题日上,“例外”从丝、茶、瓷、诗这些承载着丝绸之路文明记忆的符号出发,搭建了一场“当代丝路”的对话舞台。

“在创造中活化,在使用中传承。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时尚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文化自信的延伸。”例外时尚创始人、行人文化董事长毛继鸿深度解读中国馆馆服的创作故事,以及“经纬共生”背后的文化思考与实践。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例外主题日活动发布会暨《掬水月在手》(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传记电影)日文版新书首发仪式上,各国嘉宾荟萃一堂,大阪世博协会代表,以及2027年贝尔格莱德世博会国际参展方代表也到场出席了活动,共话文明交融。

同时,发布会上,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长、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副部长章书靖为「例外」颁发“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服指定供应商”荣誉牌匾,毛继鸿先生则为本次例外主题日合作伙伴——富川乌龙、君山银针、熊猫工厂、陶润会和《上城士》授牌致谢。

流动的当代美学盛筵

暮色渐笼世博园,中国馆悄然卸下展馆的边界,化身为连接古今、融汇东西的沉浸式东方美学时装发布大秀现场。

以“桃夭”“暮山紫”“松花绿”“玄青”—— 四时之色描绘的秀道,如历史长河蜿蜒流淌,见证东方生命力的永恒流转,文明跨越四季轮回,丝缕不绝,丝路精神奔涌不息。

随着模特从中国馆的阶梯缓缓走下,「例外」东方美学时装发布以一场深入东方精神腹地溯源与新生的盛景展开。

循唐代缭绫、宋代墨竹的精神而上,融入非遗植物染的创新表达,赋予面料不可复制的色彩纹理与文化温度;吊染工艺与桑蚕丝相融,与水痕冲刷后的清浅构成天然的层次感,流动中见沉静,尽显宋人“平淡天真”的审美。精雅纹样与洛可可风格的泡泡袖、飞片、毛边等元素大胆碰撞,流畅的线条、打破常规的不对称剪裁与自然舒展的曲线,营造浪漫优雅之境。东西方美学的和谐共振、古典与当代的交融,指向一种既植根于东方血脉、又面向未来的生命姿态。

毛继鸿强调,“例外”始终肩负“当代丝路文化使者”的责任,此次以“经纬共生”为主题,正是对古丝路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精神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期望通过服饰美学,连接多元文明,共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南方+记者 李劼

【作者】 李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