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摩托车销量排行,本田领跑14亿大关,铃木第八,中国品牌强势占据三甲

这是一份根据近年(特别是2023年)全球摩托车销量数据整理的全球十大摩托车品牌排名。请注意,具体排名和销量数字会因统计机构、统计时间和计算方法(如是否包含三轮车)略有差异,以下排名是基于广泛引用的数据得出的普遍看法:
"最新全球十大摩托车品牌排名(基于近年数据参考):"
1. "本田 (Honda)" - 日本 销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全球销量普遍认为超过 "140万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 "雅马哈 (Yamaha)" - 日本 仅次于本田,2023年全球销量也常被报道超过 "100万辆"。 3. "川崎 (Kawasaki)" - 日本 全球销量稳定在前三,2023年销量通常在 "70-80万辆" 左右。 4. "宝马 (BMW)" - 德国 在欧洲市场尤其强势,全球销量稳步增长,2023年常在 "50-60万辆" 范围。 5. "杜卡迪 (Ducati)" - 意大利 高端摩托车市场的领导者,销量虽不及前几名,但品牌价值高,2023年全球销量约 "15-16万辆"。 6. " Triumph" - 英国 英国老牌摩托车制造商,近年来在全球市场表现

相关内容:

去年全球卖出5600万辆摩托车,本田一家就装进四分之一的钱包,剩下的人只能抢骨头。

榜单出来那天,很多车友以为会看到欧洲贵族,结果前十全是亚洲面孔。

本田26.6%的份额把第二名英雄摩托甩出三倍差距,雅马哈8.1%排在第三,再往后是印度TVS、巴贾杰,中国豪爵、隆鑫、宗申挤在2%到4%的夹缝里。

欧美品牌集体失踪,哈雷、杜卡迪、KTM连门槛都摸不到。

原因简单:亚洲人把车当代步货,欧美人把车当玩具。

一辆本田125在越南跑外卖,一天赚一百块,两年回本;一辆哈雷883在美国晒太阳,一年跑不到两千公里。

销量数字面前,情怀没有投票权。

中国三家加在一起7.4%,看着寒酸,却比五年前多了2.3个百分点。

出口更是疯狂,去年1449万辆出海,占总量73%,主要流向非洲、拉美、东南亚。

豪爵在墨西哥卖断货,隆鑫给宝马代工650发动机,宗申把三轮摩托改成农用抽水机,一车顶三机,Haitian农民排队抢。

利润薄得像纸,一架车挣三百块,靠走量硬熬。

印度人更狠。

英雄、TVS、巴贾杰三家合计19%,国内年销一度突破2200万辆。

新德里街头贴着摩托叫客厅,一家五口一辆车,丈夫上班、妻子买菜、孩子上学,全靠它。

提高汽车关税,把摩托税率压在12%,就是给老百姓留活路。

日本玩法不同。

本田、雅马哈、铃木加起来36.8%,不把鸡蛋放一个篮。

本田在泰国工厂年产200万辆,雅马哈在越南设研发中心,铃木把印度当第二本土,出口退税一分不少。

更关键的是专利墙,电喷、ABS、小排量涡轮,一页纸就能卡死后来者。

国内车企想绕开,得先交学费。

电动化来了,学费可能翻番。

雅迪、台铃已经在越南、印尼布体验店,换电池比加油便宜一半。

本田发布电动PCX,售价折合人民币两万七,比燃油版贵六千,仍然排号提车。

电池成本一日不降,传统车企就还有时间窗口,只是窗口越来越窄。

有人算过账,一辆150燃油摩托跑十万公里,油费一万二;同级电动车跑同样里程,电费不到两千。

差价一万块,足够东南亚工人干三个月。

市场不会等情怀,谁把电池价格打下来,谁就拿到下一轮门票。

中国品牌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继续低价抢地盘,在别人的规则里卷到死;一条咬牙砸研发,把电机、电控、电池包全吃透,哪怕十年不赚钱。

第一条路能看到头,第二条路看不到头,却可能通向顶端。

榜单年年更新,名字进进出出,唯一不变的是铁律:技术在手,销量才有意义,否则数字只是别人盘里的菜。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