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用一部剧来折射一个行业的变迁,确实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脉动。以《爱在平凡》这部聚焦普通家庭生活的剧集为例,来探讨“童装之都”(通常指浙江永康)的蝶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爱在平凡》与永康童装之都的关联性:"
1. "时间背景的契合:" 《爱在平凡》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1世纪初至2010年代,这与永康童装产业高速发展、从传统作坊向品牌化、规模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高度重合。剧中可能展现的家庭创业、打工、小作坊协作等情节,正是永康童装产业早期发展的缩影。
2. "人物命运的隐喻:" 剧中人物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围绕服装生意展开的情节,可以看作是永康无数童装企业主、工人、创业者缩影。他们的梦想、汗水、挫折、成功,映射了永康童装人从“为生存而做”到“为市场而创”的心路历程。
3. "地域文化的折射:" 永康素有“五金之都”的美誉,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永康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童装产业。剧中展现的勤劳、务实、坚韧的品格,与永康人的精神特质一脉相承
相关内容:
中新网湖州9月23日电(胡丰盛)这段时间,电视剧《爱在平凡》让海内外观众将目光聚焦中国童装之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从童装产业到社会治理,从王金法广播到吴美丽工作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织里人靠着“一根扁担两只包,大江南北闯市场”的干劲,书写着传奇故事。
“故事围绕环境问题展开,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与其说这部剧展现的是社会治理,不如说讲的就是发生在湖州的生动实践。”吴兴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无论是剧情还是场景,都会让当地人觉得亲切又熟悉。
《爱在平凡》由陈炜坤担任总制片人,高锋编剧,王义明导演,左小青、夏德俊领衔主演。该剧从开拍之初就备受瞩目,是一部深刻反映当代社会现实、探讨人性光辉的文艺作品。该剧讲述的是退役运动员曲小河(左小青饰)回归故土,面对环境污染、企业违规等问题,毅然决定投身家乡建设,历经风雨,最终引领织女镇(原型织里镇)走向新生的故事。

《爱在平凡》剧组采访现场。吴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艺术源于生活,剧情源自现实。剧中的许多情节都源自真实的故事,主要以织里镇近些年的发展成就和治理经验为蓝本,借鉴湖州这些年在社会治理上的扎实举措和创新做法。”陈炜坤在接受中新网采访表示,剧中的人物,不少是1:1复刻现实生活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如夏正阳的角色原型就是织里“永不消失的电波”王金法,齐美丽复刻的就是织里解决社会基层矛盾的吴美丽,剧中“三合一”厂房改造的事情,也折射了织里童装的转型故事。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童装产业集群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织里已经拥有从童装创意、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到线上线下销售、物流、品牌运营等全流程产业生态圈,拥有童装生产经营主体超1.4万家,年产各类童装20亿件(套),2023年销售额达到800亿元,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二。
占地25平方公里、集聚45万人口,作为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小镇,织里人口密度是浙江省平均人口密度的30多倍,一度面临“成长的烦恼”:各种矛盾叠加、各种事故频发。痛定思痛后,织里人转变观念、创新治理,用绣花功夫解决治理的短板,成功把一个环境差、秩序乱的“大工厂”转变为百姓安居乐业的产业新城。
2019年11月18日,吴兴区织里镇迎来了20个国家200多位智库专家和国际学者。当天,“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在这里举行,织里被赞誉为高质量“中国之治”的微缩版。
“平凡人创造了不一样的成就!”作为制片人,陈炜坤有着自己的使命感。他透露,有一年自己去德国一个小镇探亲访友,在那里看到了通过义新欧通道出去的织里童装,惊讶的同时感到非常振奋。“童装是织里的名片,我希望通过《爱在平凡》这部剧让织里童装品牌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能够真正走向全世界,在巴黎的街头看到我们的服装。”陈炜坤说。
“将这部剧取名为《爱在平凡》,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我觉得一个平凡人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导演王义明表示,这也是自己拍这部戏的宗旨,通过叙述退役女运动员曲小河在织女镇带领干部群众走上“凤凰涅槃”新路,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努力、青年人的活力,可以让许多织里人、吴兴人、湖州人都在这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换而言之,或许,年轻的你我都可以像曲小河、夏正阳、齐美丽一样,在平凡世界里努力不平庸。(完)